夫妻间相得益彰的年龄差——“微差”的欢喜与“代差”的烦恼

喜欢,就请关注“府右街二子”,不喜欢,划过去就是了,并不麻烦。

名词解释:
“代差”——指的是夫妻两人年龄相差12岁以上。
“微差”——指的是夫妻两人年龄小于12岁。
不负责任地说,老少配也是“情至灵魂”的夫妻感情;负责任地说,没有“代差”的夫妻,可能更“情至骨髓”。“灵魂”与“骨髓”,一个虚,一个实而已。不必怀疑或谩骂,“老夫少妻”的婚姻结构,的确存在生理年龄的“代差”,这是个不可否认的事实,你可以笑容和煦从容地说我少见多怪,也可以在心里讥笑我“以小人之心度‘老夫’之腹”,可是,科学就是科学,说自己能以年迈之身“宜将乘勇追穷寇”,很有可能真是1-2-3——complete的“秒完”,要不然,吃烧烤时,总会下意识的去点“羊外腰子”?

首先来说说生理年龄。众所周知,男人的生理机能相对于女性,比较慢熟,熟的晚,衰退也相对晚。如果没有西式文化的影响,包括含有激素的西式快餐的“催熟”作用,同龄的男性和女性,女性往往比男性稍早成熟,从生理特征就能看出一二,比如女孩子在15、6岁时,身体就开始显现女性特征;而男孩子大多要到17、8岁,嘴唇上才开始有柔软的“胡须”长出,喉结才开始凸出,包括变声。同龄男女生理年龄的落差,是这么对比而来的。法定婚龄把男性定在22岁,女性为20岁,这其中就有生理年龄这个因素考量。

那么好了,有了“生理年龄”这个现实因素,常态的夫妻年龄差便不难推算。年龄差可以没有,也就是同龄夫妻,而有年龄差的夫妻,可以从1放大至七八岁,再大两三岁也没问题。通俗地说,只要没有形成生理年龄的“代差”,一切皆可和谐。比如男比女大8岁,男人年长至60岁,女人也就是52岁,“老夫”年迈体衰,想“老骥伏枥”,大多时候也是心有余力不足,偶尔与老伴儿互动,还得看精气神允不允许。“老妻”同理,花期一过,有没有那些事儿无所谓,至少不会火烧火燎地去跟老头子“征粮”。年龄的“微差”,夫妻双方的“理解”和“体谅”,彼此融会贯通,高于一切。

“老夫少妻”呢?不说相差几十岁的“老少配”,只以某个圈内“名人”为例,两个相差16岁的老夫少妻,“老夫”现在年届古稀,“少妻”才53岁。还以男人60岁为节点,那时候的“少妻”才多大?44岁,那句以“狼”、“虎”、“豹”形容30、40和50岁的女人“精力”旺盛的俗语,虽然话糙,但理儿是那个理儿。花甲之年的男人用“老态龙钟”形容不过分吧?40出头的女人用“风韵正好”形容,绝对不夸张。别的不敢多说,没凭没据的,说了不负责任,但咱们不抬杠,“老夫”能像没有“代差”的丈夫那样随时送上“及时雨”吗?

生理年龄形成的差距,这只是“鱼和水”与“旱和涝”的关系,人的意志力不可小觑,渴的要命,忍忍还是熬得过去,有,聊胜于无嘛。但是,年龄差距同时还有“思维”、“思想”,以及对事物的认知落差,也就是人们嘴里常说的“代差”,两代人对事物的认知和接受程度,怎么可能一样?比如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出生的人,你和90后说“布票”、“粮票”,90后可能如听天书;可要是90后跟你谈《王者荣耀》,跟你聊wundows应用,你也可能听不明白。所以说,“代差”不仅仅限于生理方面的“心有余力不足”,还包括意识形态上“猴年马月”的巨大落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