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驹列传】皇帝的时代:鲁铎象征本纪(五)
第二章:不败神话(下)
“向皇帝,献上一切”
被认为备前锦最有机会的皐月赏。鲁铎象征也赢了。由于血统的原因,此前备前锦就被普遍认为是英里跑者(miler)。而在自己更擅长的2000米赛道上,备前锦输给了鲁铎象征两次。更何况是之后的日本德比和菊花赏呢? 因此当时的风评几乎全部倒向了鲁铎象征。
在皐月赏之后,备前锦又参加了NHK杯(Gll,今NHK一哩杯, 3岁限定Gl),即当时的日本德比试赛,如此一来,日本德比(5月末)就将会是它3岁的第6场比赛,这实在是太过勉强,许多人都对这样密集的赛程安排感到不解,有人猜想道“反正也赢不了鲁铎象征,所以不如利用较弱的对手来赚取奖金。” 从这种猜测中可以看出,大部分人都认为这两匹马之间已经决出了胜负。顺带一提,在NHK杯上,备前锦轻松取胜,让其他参赛马望尘莫及。而如果连接近备前锦都做不到,其余的3岁马又怎么可能和鲁铎象征抗衡呢?
在日本德比上,鲁铎象征理所当然地取得了压倒性的第一人气。第二人气的备前锦,虽然在NHK杯上展现出了与他马截然不同的强大实力,然而严酷的赛程带来的疲劳和2400米的距离,让它得到的支持远远称不上是“鲁铎象征的对手”,据说,这次出赛是因为马主的强烈要求。成宫明光曾经透露,考虑到备前锦的距离适性,“如果可能的话,不想参加德比”。比起弥生赏和皐月赏“两强争霸”的气氛,更加不利的条件让备前锦战胜鲁铎象征的希望微乎其微, “鲁铎象征的德比”的氛围支配着整个赛马场。
“知道如何取胜的马”
日本德比,是某种意义上最能反映鲁铎象征强大之处的一场比赛。这天的鲁铎象征,由于快速的先行马,开赛后处于比平时稍靠后的中团。
一向以冷静沉着著称的冈部幸雄,这次似乎有点着急了。如果与最前方的差距再继续扩大可就不妙了。在第2弯道附近,冈部幸雄做出了判断,于是他向鲁铎象征发出了向前冲的指示。
然而,与冈部幸雄的指示相反,鲁铎象征完全没有加速。这种事之前从未发生过。即使发出更强烈的指示,鲁铎象征还是毫无回应。
在马主席观看比赛的和田共弘,看到无视冈部幸雄的指示,维持原速的鲁铎象征,明白有异常情况发生了。
“连这么强的马也赢不了德比吗…!?”
这时,和田共弘已经做好了失败的心理准备,静静地闭上了眼睛。不顾绝望的和田共弘和鞍上冷汗直冒的冈部幸雄,转过第3弯道的鲁铎象征,仍然没有要加速的迹象。
就在冈部幸雄快要放弃的时候,鲁铎象征终于行动了。在第4弯道的时候,鲁铎象征在冈部幸雄没有指示的情况下向前进发,一个接一个地超越其他马。
跑起来之后,和往常一样,不,比往常更强的鲁铎象征出现了。在终点线前,鲁铎象征顺利地摆脱了马群。以不败战绩摘得双冠。这是一场着差无法显示的,压倒性的胜利。
首次德比制霸的冈部幸雄,在胜利的喜悦之余,也有一种脊背发寒的感觉。从新马战开始,野平祐二和冈部幸雄就一直试图告诉鲁铎象征赛马是什么。事实上,刚出道的新马为了取得领先而在出闸后不顾一切地向前冲,在最后直线上耗尽体力被马群吞噬的情况并不少见。但即使暂时被前面的马拉开了距离,只要能在冲线的瞬间位于最前方就可以了。这就是野平祐二和冈部幸雄一直以来给鲁铎象征灌输的理念。
然而,在迄今为止最重要的比赛中,教会鲁铎象征赛马的自己却被德比的气氛所感染,忘记了在快节奏的比赛中,即使一时落后也没关系。过早地发出了加速的指令。如果当时鲁铎象征听从了自己的指示,又会发生什么呢?
事实上,鲁铎象征完全没有受到影响,并按照自己的想法,取得了胜利
“真是一匹可怕的马………”
冈部幸雄从骨子里感受到了这匹马的可怕之处。
继皐月赏之后,在当天的拍照环节,冈部幸雄高高举起两根手指。意为“双冠王”。另一方面,在随后的采访中,他说“今天鲁铎象征教会了我如何取胜”,并对自己的比赛方式进行了反省。
冈部幸雄的反省暂且不表,在鲁铎象征过分强势的表现面前,赛马媒体们开始用“皇帝”来称呼它。对于皐月赏之后无败制霸德比的鲁铎象征,这样的称号完全算不上是夸大其词。由此可见,鲁铎象征在这个时候就已经令人敬畏了。
鲁铎象征在4岁的夏天计划远征欧洲的事迹十分有名,但很少有人知道的是,在赢得德比之后,由于鲁铎象征的强大实力,和田共弘就曾提出赢下高松宫杯(Gll),随后远征英皇锦标 (Gl)的计划。当然,为了不过分勉强鲁铎象征,这个计划没有实施就被取消了,但用来作为鲁铎象征强大的证明,已经足够了吧。
“未选择的路”
无败制霸二冠的鲁铎象征,在象征牧场顺利地度过了夏天。并在秋天的复出战St.Lite纪念(Glll)中以3马身之差,创赛道纪录的成绩压倒性地拿下胜利。
现在,谁都清楚历史上第一匹“无败三冠马”即将诞生了。但此时,一个常人所无法理解的问题正困扰着象征阵营,他们正认真思考是否应该让鲁铎象征参加菊花赏。
3000米的菊花赏,是一场艰苦的长距离比赛。然而,对于鲁铎象征的胜利,和田共弘和野平祐二抱有绝对的信心。既然如此,参加这样的比赛,理所应当地获胜有什么意义呢?
而如果参加菊花赏,鲁铎象征就不得不在一周内连斗日本杯。
在邀请欧美本土马参赛的第一届日本杯上,当时日本的一流马如Monte Prince和Houyou Boy在美国的二流马面前一败涂地,令日本的赛马工作者受到了极大的冲击。尽管此后通过不断的努力,日本马的成绩逐渐改善,但最好成绩就是去年共荣承诺取得的2着。作为东道主的日本马,一次都没有赢过。
对于让速度象征等远征海外,以世界赛马为目标的和田共弘和象征牧场来说,日本杯是无论如何都想赢下的比赛。但是,如果参加菊花赏的话,即使是鲁铎象征,在日本杯上可能也无法发挥其全部实力。
到底是参加菊花赏,以史上首次的无败三冠为目标,还是以完全的状态准备日本杯,回避三冠的菊花赏呢? 对象征阵营而言,这无疑是一个艰难的抉择。
“去把菊花赏拿了吧”
即使鲁铎象征没有获得三冠王,这个世代最强的马是谁已经一目了然。这不仅仅是象征阵营的自负,更是几乎所有人的共识。既然如此,不拘泥于三冠,直接参加日本杯,与以千明代表为首的上一代以及国外尚未见过的强敌们进行较量。这就是当时和田共弘的想法。
在赛马的发祥地英国,一流的3岁马为了备战决出欧洲最强马的凯旋门赏,回避三冠的最后一冠圣烈治锦标早已不足为奇。在日本这样做,又有什么问题呢?因此,鲁铎象征一度被认为很有可能回避菊花赏。
但与英国不同,在日本,“三冠王”依然闪耀着光芒。马迷们热切盼望着鲁铎象征的菊花赏。在鲁铎象征可能回避菊花赏的传闻首次被报道时,主办方被如“为什么允许无败二冠马不以菊花赏为目标这样荒唐的事情发生”的抗议淹没了。对此主办方也是无能为力,但这样的舆论最终传到了和田共弘的耳朵里。
连斗菊花赏和日本杯,就是这样在无可奈何之下最终做出的决定。对着眼未来,从不勉强鲁铎象征的和田共弘而言,这样的赛程,是他一生做出的唯一一次不合理的决定。
“老伯乐之泪”
鲁铎象征就这样以三冠为目标开始前进。说起三冠马,前一年的千明代表赢得了皐月赏,日本德比和菊花赏的冠军,使它成为自神赞以来19年后第一匹赢得三冠的马。然而,由于夏季调整的不顺利,千明代表在初秋的京都新闻杯以4着败北。但在菊花赏上,它一扫前次失败带来的不安,在最后的坂路上不断加速,这种打破了常识的跑法让观众们尖叫连连,尽情享受着三冠马 “诞生”之时的苦痛与快乐。
然而与充满戏剧性的上一年不同,在比赛之前,鲁铎象征赢得当年的三冠似乎已经是既定事实了。连春季最大的对手备前锦也已经转到短距离战线,并在转入短距离后的第一战スワンS(Gll)中受伤,被迫隐退。
“如果没有鲁铎象征……”
人们不禁发出这样宛如诅咒一般的感叹,尽管被一再击溃,但遥遥领先其他同时代马,与鲁铎象征战斗到最后一刻的备前锦,都走下了舞台。再也找不出一匹能阻止鲁铎象征的3岁马了。在压倒性的实力面前,三冠已经是“未来的历史”了。
在菊花赏前数日,一位老人前来拜访为了比赛而来到京都的和田共弘等人。他就是曾经管理过神赞的关西著名调教师武田文吾。他流着泪对和田共弘和野平祐二这样说道:“和田先生,野平先生。非常感谢你们。我以为在我有生之年不会出现能超越神赞的马了。但是,鲁铎象征已经完全超越了神赞……这样我也能安心合眼了……”
神赞是包揽了经典三冠、天皇赏、有马纪念的五冠马。"超越神赞”是此后不断发展着的赛马界一直追求的目标。但管理神赞的武田文吾却给予了虽然无败,但还只是双冠王的鲁铎象征如此之高的评价,可见它是多么的出类拔萃。赛马界的口号从“超越神赞”变成“超越鲁铎”,已经只是时间问题了。
“无败三冠”
鲁铎象征没有辜负这样的期待,赢下了菊花赏,成为了无败三冠马。
当天的鲁铎象征出闸后位于比平时靠后得多的中团,但随着比赛的进行,它在马群中逐渐前进,并在第4个弯角一口气加速,冲过了终点线。 尽管最后Goldway追到了3/4马身内,但感受到背后气息的冈部幸雄,确信着自己的胜利,几乎没有加鞭。用他的话说,这就是那种鲁铎象征只要有心,随时都可以拉开的“永远的差距”。
与前年不同,这一年的三冠,可以说是“早已注定”了的。
在拍摄环节,冈部幸雄高高举起三根手指。 就这样,三冠宣言成为了现实。
转自NGA:oscar4231《皇帝的时代:鲁铎象征本纪》
https://ngabbs.com/read.php?tid=27219869
(原作者已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