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方式可以办理出口退税
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火爆。我省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152.2亿元,增长14.1%,占全省出口总值的21.7%。其中:服装出口45.3亿元,增长12.8%;塑料制品出口25.1亿元,增长24.2%;玩具出口17亿元,增长54.4%;纺织品出口16.9亿元,增长13%;鞋靴出口15.3亿元,增长10%;箱包出口10.7亿元,增长33.4%。
出口加工区自成立以来就享有“境内关外、入区退税”政策。即货物出口到深圳出口加工区即视同离境,可办理退税。企业只需再从保税区将货物进口即可完成进出口程序,这样可以节省运输成本和时间。出口加工区的功能和政策优势不但为企业节省了大量的运费,而且增强了企业产品的竞争力。企业进料加工,深加工,结转货物如需内销不用先出口到香港再申报进口,在深圳出口加工区即可实现转厂
保税区转厂特点总结:
1对于加工贸易企业利用保税区转厂可以达到退税目的,而且可以解决报关商品编码及商品名称资料不符的问题。
2保税区转厂可以让一般贸易企业与加工贸易企业转厂,有进出口权的企业在保税区办理正常出口而且达到退税的目的,没有进口权的企业可以买单出口。
3保税区转厂代替香港转厂,节约运输成本。
4效率:进出保税物流园区以及手续办理只需半天的时间。

买卖双方转厂的需求定位:
买方——现阶段经济背景下,买方通常是外商(美、欧盟、台、新、港、日、韩)在大陆设立的,这些企业拥有保税功能的手册(书面语是加工贸易登记合同)。利用这个手册,实现料件免税进口,产成品核销出口时,整个生产过程不存在缴纳关税的问题。
为了达到保税生产的目的,遵循两头在外的国家贸易政策,所以外企采购料件时对供应商提出转厂的要求。这是转厂发展的根本也是普遍存在的因素。
外商买方需求点拨:实现手册保税进口料件或配件或美金结算化解汇率风险。
卖方——目前民营经济发展整体尚薄弱,作为大中型外商企业的供应商,只能按照实力雄厚的外资客户要求行事,这是目前市场经济下的交易现实。所以,卖方集中在民营企业。

转厂案例讲解:
加贸企业A从国外进口料件塑胶粒,在国内生产出半成品五金塑胶片,然后复出口核销。东莞另一加贸企业B从国外进口料件五金塑胶片,在国内生产出成品五金,然后复出口核销。
说明: A需出口核销的半成品刚好是B需进口的料件,通过转厂A就可以把五金塑胶片销售给B。
在转厂过程中,A等于把五金塑胶片出口核销了,B等于从国外进口了五金塑胶片,B把A的五金塑胶片生产出成品五金后依然后出口核销。
总结:加工贸易企业转厂 无数企业遇到这样一个情况:国内一般贸易企业A希望把公司的产品销售一个加工贸易企业B,但B要求。A给他转厂,否则不能采购A的产品。因此国内一般贸易企业A需要解决转厂问题。

无经营权内资企业与外商之间通过转厂交易注意事项
1、报关
方法一:直接委托进出口公司办理,缺点费用过高;
方法二:通过第三方解决无出口报关单问题,而后操作,目前市场上较为普遍;
方法三:申办进出口经营权,增强话语权,减少交易成本,而后**第三方做运输和保管。
2、运输
在经保税(物流园)区或香港做转厂时,在某些情况下(如购买方不在深圳等)需要用到中港车、车或一般车辆,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分析判断再选择优化方案。对供应商的选择很重要。
3、手续
由于不同保税区之间的政策存在差异,不同地区的**办事效率也不一样,所以在不同的区域保税区运作下,时间、单据和操作上会有部分差异。秉承区位、政策、供应商操作熟练程度等因素加以选择需要谨慎待之。
保税区的出口复进口业务俗称“保税区一日游”,在此操作模式出现之前,国内的加贸企业一般是先将货物出口至香港等地区(即实际离境)以实现出口核销或退税操作,再从香港办理进口手续,但这种一日游的操作周期长、手续复杂、港车运输/装卸/压夜风险成本高,现在利用保税物流园区的“入区退税”优势可实施“先出口、再进口”,以手册进口的进料或来料加工货物,无需过港无需转车卸货(非实际离境),即可在园区内当天完成出口复进口核销退税操作(货物入区即当出口即享退税),在14天内可拿核销或退税联
近期,我省多地出现省外输入疫情和关联病例。省商务厅第一时间启动有疫情地区的生活必需品日报制度,即时监测每日粮油肉菜蛋等生活必需品供应、价格情况,调度重点保供企业粮油肉菜蛋等生活必需品供应量、库存量和货源等情况,全力保障粮油肉菜蛋等生活必需品市场平稳有序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