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服考研笔记-专题二十四《简述文艺复兴时期的服饰特征和艺术风格》

以下文章内容总结自《西洋服装史》-李当岐编著和《外国服装史》-袁仄、蒋玉秋、李柏英编著
简述文艺复兴时期的服饰特征和艺术风格
意大利风(1450-1510) 德意志(1510-1550) 西班牙(1550-1620)
(1)从14世纪到17世纪, 西欧国家先后发生了资产阶级文化运动, 即文艺复兴运动.文艺复兴一词, 原意是指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再生。但实际包含着远为丰富的内容。当时西欧各国新兴资产阶级的文化革命运动包括一系列重大的历史事件。其主要是:人文主义的兴起; 对经院哲学和僧侣主义的否定; 艺术风格的更新; 文言文学的产生; 空想社会主义的出现。与其说是古典文化的再生, 不如说是近代文化的开端; 与其说是复兴, 不如说是创新。文艺复兴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标志着一个伟大的转折。它是新文化, 是当时社会的新政治, 新经济的反映, 是新兴的资产阶级在思想和文化领域里的反封建斗争。
(2)文艺复兴时期的的服饰特点是把衣服分成若干个部件, 各部件独立构成, 然后组装在一起形成明确的外形。因此, 构成上与中世纪截然不同, 显示出鲜明的建筑一样的构筑性和铸型似的硬直性特征。文艺复兴时期的人们开始利用服装的裁剪来凸现甚至夸张人体的美, 强调女性的丰胸、细腰、圆臀, 以及男性的雄健伟岸。除此之外,文艺复兴时期服饰发展的三个阶段均有自己的特点。
①意大利风时代:哥特式服装在西欧盛行期间, 意大利已经开始了文艺复兴运动。服装也与同时期的西欧各国完全不同, 具有开放、明朗、优雅的风格。15世纪中叶还延续细长的造型, 到16世纪男女装都开始向横宽方向发展, 男装变雄大, 女装变浑圆。意大利服装的特色是从面料开始的, 这些精美的面料本身就具有相当高的视觉欣赏价值。这时衣服上的另一大特色即在各个局部都可窥见的白色亚麻内衣, 不仅是由于精美的亚麻织物本身的魅力和配色审美上的需要, 也是为了解决人体运动机能问题。这时的男装仍是上个世纪二部式普尔波万和肖斯的组合; 女服是在腰部有接缝的连衣裙, 称作罗布; 女服中还出现流行高底鞋—乔品。
②德意志风时代:德意志风服饰最初模仿意大利, 后慢慢形成自己独树一帜的风格。.追求极端的奇特造型和夸张的表现, 缝制技术高超。该时期最具特色的是斯拉修裂口装饰。这时期的男装中的普尔波万改称为达布里特。达布里特外面穿带裙身的茄肯, 茄肯也常取代达布里特直接穿在内衣外面, 最外面穿夏吾贝, 夏吾贝是男子的主要外出服。德国女服初期模仿意大利, 穿长袍罗布, 腰节较高, 女子服装把重心放在下体部, 窄肩、细腰、丰臀大裙子, 腹部尤其宽大。
③西班牙风时代:西班牙服装的外观特征是威严正统、沉着的单色, 特别是黑色中洋溢着天主教的神秘主义和禁欲色彩。文艺复兴时期的服饰特征主要表现于这第三个阶级, 这个阶段被称为填充式时代。主要特色表现为:填充物的使用, 拉夫领的流行、法勤盖尔的发明、紧身胸衣苛尔·佩凯和二部式的形成。
文章内容为个人考研时期的笔记总结,仅供参考,如有需纠正补充的可在评论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