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标人涉嫌围标串标怎么办?
最近几年,招投标领域乱象丛生,串标、围标的真实案例也非常多,想必大家也有所察觉,招投标活动中的种种不良、不法行为屡见不鲜,串标只是其一。即便如此,很多投标新手,对串标围标等概念或者一窍不通,或者一知半解。
其实串标,通常指的是投标单位之间,或投标单位与招标单位,相互串通骗取中标。串标是一种投机行为,其根源是工程建设领域,乃至整个社会的诚信缺失。
2021年以来,国家打击“围标、串标”力度再次加大。住建部和发改委等部门,相继发布相关政策与公告,重点整治串标围标等行为,进入集中整治招投标行业乱象阶段,针对工程建设领域的恶意竞标、串标行为,依托电子招标投标系统,运用大数据等技术手段,重点关注中标率异常低、不以中标为目的投标、涉嫌围标串标的“陪标专业户”;重点打击涉嫌操纵投标或出借资质等不法行为、导致中标率异常高的“标王”;重点打击发起或者组织串联、操控评标专家进行围标串标的“标头”等……
那么,如果投标企业涉嫌围标串标的违法行为,会得到怎样的处罚呢?我们一起来看看相关的法律解析,引以为鉴!

随着电子招投标平台的普及,线上投标将成为主流方式,而在这种情况下,要想围标串标,可就没以前那么容易了。那么电子招投标到底有什么特点呢?

全流程电子招标为招标人和投标人带来便捷的同时,必然也会滋生违法行为。各地相继运用大数据利器,让一些中标率极高、涉嫌操纵投标和出借资质的“标王”和中标率极低的“陪标专业户”浮出水面,相继破获串标大案,标王”与“陪标专业户”最后也都栽了,悔不当初,后悔没有遵纪守法,也后悔没有用心琢磨相关法律法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