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905中指看报:对“国之大者”心中有数
中指提示:1、主题上,属于价值观/政绩观累,“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是近几个月的高频热词,需要有所了解,能够较为准确地使用。2、结构上,较为规整的评论性文章。三个分论点论述“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的本质内涵,要注意三个分论点从当下形势、初心情怀、前行道路展开论述的逻辑关系。3、内容上多积累金句和例子,很新、很权威、很好用。
对“国之大者”心中有数
梁 宇 《 人民日报 》( 2022年06月13日 第 11 版)
党的十八大以来,围绕“国之大者”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要求党员干部对“国之大者”心中有数。新的赶考之路上,党员干部要深刻领悟“国之大者”的政治意蕴和实践要求,坚持站在政治的高度观大势、谋全局、抓大事,做到既为一域争光、更为全局添彩。(开头段立政治高度,提出整体要求)
国计民生千头万绪,如何权衡主次、辨明缓急,彰显着执政党的政治智慧和治理能力,也考验着党员干部的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党员干部如何才能做到对“国之大者”心中有数?关键就是按照要求,“时刻关注党中央在关心什么、强调什么,深刻领会什么是党和国家最重要的利益、什么是最需要坚定维护的立场”,从而坚定自觉地做到一切在大局下思考、一切在大局下行动。(点出文章主题,明确分论点)
时刻关注党中央在关心什么、强调什么。事在四方,要在中央。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贯彻落实,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含糊、不能动摇。当前,国际形势错综复杂,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艰巨繁重。“国之大者”深刻体现着国家事业发展大局的深邃思考,对局部与整体、历史与未来、中国与世界关系的重要考量。只有胸怀“国之大者”,才能始终掌握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历史主动。对于“国之大者”,只传达不落实、只表态不行动,或者抓而不紧、抓而不实,是要不得的;只盯着眼前一亩三分地,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或者选择性执行,更是要不得的。党员干部要时刻关注党中央在关心什么、强调什么,把胸怀“国之大者”、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作为如山的政治责任,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确保各项工作不偏不倚沿着党中央确定的方向前进。(1、国之大者是党中央的决策部署,是对发展大局的关注。2、重点看最后部分,落实中央决策部署不能做什么、应该做什么)
深刻领会什么是党和国家最重要的利益。“国之大者”,体现的都是党和国家最重要的利益。我们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国之大者”往往事关根本、事关长远,是以数十年、数百年乃至上千年来擘画。抓生态文明建设,“是为历史、为子孙后代去做”;抓粮食安全,要守住耕地这个“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基”……对于党员干部来说,办好事关战略全局、事关长远发展、事关人民福祉的大事要事,就是在维护党和国家最重要的利益。对“国之大者”心中有数,就要把党和国家的全局利益、长远利益牢记心头、落到实处,坚决避免局部利益、眼前利益对“国之大者”的掣肘。同时,牢记“致广大而尽精微”的成事之道,谋划时统揽大局、操作中细致精当,把“国之大者”转化为惠民利民、安民富民的好政策。(1、相对于上一段,国之大者再具体一点就是大事要事,是生态、粮食、民生、科技等等事关根本、长远的事。2、重点看最后部分,对于党员干部来说如何办好大事要事:权衡全局长远与局部眼前利益,把握大局与细节制定为民政策)
深刻领会什么是最需要坚定维护的立场。对“国之大者”心中有数,关键是要解决好坚定什么立场这个带有根本性的问题。他指出:“共产党人无论是想问题、搞研究,还是作决策、办事情,都必须站在党和人民立场上”。只有站在党和人民的立场上,才能避免私心杂念的干扰,对“国之大者”领悟得更深更透。胸怀“国之大者”,就要做到党中央关心什么、强调什么,人民群众关心什么、期盼什么,改革发展就要抓住什么、推进什么。当前,我国继续发展具有多方面优势和条件,但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党员干部要始终站在党和人民立场上,准确把握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民族复兴伟业的需要,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不断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发展。(1、国之大者是党和人民立场。2、立场怎么体现,党和国家发展、人民需求在哪,干部的担当作为就在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