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日语,我和自学(二)
(三)空白·高中时期
我对高中时期已经没留下什么回忆,脑子真的是一片空白。相比之下,初中时期经历过的很多事,现在也还历历在目。这是因为我自初中时期过后,就对身边大部分的事情都失去了兴趣,根本不关心别人过得怎么样,也不太关心自己过得怎么样,只是像苦行僧一样,一心扑在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上。
至于为什么日语仍然是在自学,这是因为没有适合的环境,再加上家里根本就没有这样的闲钱。出于对“亲手去证明自己”的执著,我终究没有和家里人提过自己学习日语一事。事实上,家里人是直到大学时期,才知道我有在自学日语,甚至我父亲是直到我大四准备考研才得知的。
上篇文章我也有说过,“凭借愤怒的动力很是可怕,然而,这种动力燃起来的火是有毒的,有的时候我自己也都觉得空虚。每当自己斗志懈怠下来的时候,这种火不时又会死灰复燃,把我烧得遍体鳞伤,驱赶着我在路上继续行走”。高中时期的我,可以说就是不断地在重复这个过程,又花了很长一段时间慢慢地尝试重拾本心。虽然升学压力越来越大,在学校的日子过得越来越压抑,但我终究是没有放弃日语,还加了个汉化组,结交到不少至今还保有联系的朋友。
不过,当时的我是丝毫没有想过将来要靠日语吃饭。哪怕我在学习日语上花费的时间再多,我也不想自己的兴趣因为《过往那段让我愤慨的经历》而继续变质,更何况我还有另一条想走的路,所以我压根就没有这个想法。
要说高中时期,最重要的就是高考了。作为结论而言,我发挥得并不如愿。我是直到高考前的那次体检,才发现自己有色觉异常,原本一心想要走的方向直接就断掉了。高考第一天更是倾盆大雨,我进考场时整个人是湿漉漉的,真的是打着颤写字的。在身体原因和心理原因上,我都没有正常发挥。现在这么来说可能有点像是在找借口,但挂了就是挂了,结果就是这样。现在虽然说得轻松,不过当时我是难受得很。毕竟当时对我而言,世界就那么大而已,而当时的天就是这样塌了。
说说题外话吧。当时看来堪比天塌了的事,现在看来也不过如此,至少人还好好地活着呢。人生不会因为仅仅一次高考而全部葬送掉,只要活着就还有希望。对,只要还活着就还有希望。只要还活着。
在思想上挣扎了很长一段时间之后,我终究没有选择复读。原来就读的学校已经是区里最好的学校了,但实在是压抑得很,何况复读又是换一个环境,人际关系又得重启。我是一个偏执又叛逆的家伙,想必大家也可见一斑。如果再重复一次那样的高三,我想我真的精神都会出问题。
于是,我终究没有选择复读,也没有选择日语专业,选择了广东内的某一本院校的管理专业,开始了自己的大学时期。
(四)奋起·大学时期·前期
进了大学之后,再也没有被逼着去学习了,因此我的学习动力很是充足。
想堕落的人可以尽情地往下堕落,想往上爬的人可以尽情往上爬,对我而言大学反而是一个宝地。我进了学校的日语社团,总算有个能够交流自己兴趣的地方了,也因此结识了当时在学校附近开咖啡馆的一位日本人女性(她是学校里某位老师的妻子)。我经常代替社团去和她交流,也和前辈(我继任了部长之后就是和后辈)在一起办了很多次日语角。我日语水平上升得最快的正是这个时期。
在大一时,我认识到一个同是管理专业的前辈,以及得知了他的经历。这位前辈也是自学日语,在大学时期就拿到了不少日语证书。我执着于在大一考N1,大三去考CATTI就是受到他的影响,因为我想要在“在同一个年龄做到同一件成就,不愿落于人后”。后来他以相当优异的成绩跨专业考研考上了MTI,这时我就萌生了效仿这位前辈的想法。考研也是在大二时决定好了目标,毕竟对高考的结果还是耿耿于怀,不想就这样埋没了自己。虽然管理是学得还行,但我发现我的性格适合去当独裁者,不适合管理别的东西,只适合自我管理。
再续前言,我偏执而要强,并不是那种会去给前辈热脸贴冷屁股的人。虽然我很敬佩这位前辈的努力,但我和这位前辈的性格实在是相处不来,因此我并没有他说的话奉为圭臬,而是虎视眈眈地将他看作是终有一天要超越过去的对手。无论是后来考证还是考研,又或是现在就读于同一间大学,我都没有借助过这位前辈的帮助。我实在不愿意自己所建立起的成就上,有他所添的一砖一瓦。
可以说,我这个人的固执是贯彻始终的,不固执也不至于爬到现在这个位置。要我做一番自我概括的话,那就是“成也固执,败也固执”。在自己执著的事情上,要么撞破南墙,要么撞死在南墙上,我就是这么刚烈的性格。这个时期的我还有点虚无主义,甚至巴不得把自己给撞死在南墙上。死在自己所求的道上,倒也是个解脱。
然后我就迎来了我人生最重要的一个转折点——我一位极其重要的亲人的去世。
(五)悲伤·大学时期·后期
舅舅一直以来都很是支持我的学业,在经济上给予了我家莫大的帮助,也很是鼓励我考研。然而,舅舅却在我的大学时期得了癌症。我曾天真的以为舅舅一定很快就会好转,之后一切都会恢复正常,但事情终究没有朝着我理想的那个方向发展。
大三时期的某个周末,我一时兴起从大学跨市回家休息一趟,才回去没多久就接到了坏消息。于是我马不停蹄地赶到了医院,见到了舅舅最后一面。真的只是偶然回家一趟而已,不然我是绝对来不及从大学赶过去医院的。
舅舅到最后都还是很关心我,就像以前一样。
我的心碎了。
我花了很长一段时间才走出悲伤——其实现在都不算完全走出。我重新思考了很多东西,人生的意义,对家人的责任等等。我想,我正是在舅舅去世之后,才算是真正的长大成人。
舅舅本不应这么早就离世的,他辛苦了这么久,明明还有更美好的人生在等待着他。
像我这种始终一副苦瓜脸、不讨人喜欢、不近人情的怪胎,才应该早点走才对。
舅舅生前还嘱咐过不要把他的事情告诉婆婆,至少能拖得久一点就久一点,不然老人家一下子难以接受。老人家是大概半年之后才知道舅舅的去世,真的受到了很大的打击,毕竟她连舅舅最后一面都没能见到。
我还有理由不对自己的人生好好负责吗?我得过好自己的人生,不然就对不起舅舅对我的恩情。
于是,在大三大四备考的过程中,我将自己逼到了极限,就像是一个疯子点燃了自己,不要命地朝着目标发动了恐怖袭击。这回是真的彻彻底底的“要么撞破南墙,要么撞死在南墙上”了。高三时期如果说是别人把我逼到了地狱,那这次就是我把我自己给逼进了地狱。我觉得我必须得这么去做,也只能这么去做。每当我心生退意,过往的回忆就像潮水一样涌来将我淹没,又是大哭一场。大哭一场之后又硬起心肠来,继续鞭笞自己去学习。说真的,我还以为我早就不会再流眼泪了。十几岁的时候是铁石心肠,二十多岁反而变脆弱了。
最后得知自己顺利上岸了,我真的是解脱了。
总算有这么一件好消息,能够慰藉舅舅在天之灵了。
总算我能够稍微和自己和解,开始一段新的人生了。
总算是从负到零,挽回四年前的过错,能够上正经的学校去学日语了。
我总算是……
唉。
(六)尾声
就这样,我开始了自己的研究生时期。
亲戚都说我一下子变了很多,一下子就长大了,以前总是闷不出声的,现在随和了很多,至少愿意和人说话了。不过,我这种随和更多也只是面向自己的亲人而已。我对外界还是那个样,不感兴趣的人和事也还是不感兴趣,并没有建立起太多的人际关系,过好自己的就够了。
我是变得更加重视自己的亲人,深感自己身上的责任了。有时候大家会看到我在动态里念叨婆婆的事情,想必也能理解为什么了吧。事到如今,我心里还留存有不少悲伤,才过去三年而已,哪有那么快啊。这也许会影响我的一生。
初中时期那种基于仇恨去学习日语的火种,已经灭得差不多了。执著有是有,但与其说是去实现自己的梦想(其实我根本也没有什么梦想),我现在只是想让家人过上好一点的生活而已,这就是我最大的目标。日语对我来说,现在更多只是一个工具罢了。不过作为工具而言,是个有点意思的工具。
对其他人而言,我现在所做到的,可能只是不值一提的小事一桩。然而,这对我来说就已经是我的全部了。这是一头蛮牛在自学路上花了将近9年才抵达的一个起点。我也没退路,也不会退,只能继续前进。
想了想,我自学日语的经历应该很难复制,感情占了很大部分的动力因素——或是愤怒、或是悲伤。当然,这一过程中也会有快乐的存在。如果没有快乐的话,我肯定坚持不下去,哪有人只会一直想着吃苦嘛。但只是快乐,也许还不足以支撑下去,学习没那么简单。
想要从零学日语,或者是从零学点别的什么,一直都不晚的。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如果想要去做点什么,就从现在开始吧。
我想,今后我应该还会和日语度过很长的一段人生。
心底话吐得差不多了,口癖什么的肯定都有,但我是不愿意加以修饰。
这样就好。对,这样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