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100公里宽!太平洋下方发现大量异常未知物质,形成高温致密结构

2020-06-15 19:20 作者:徐德文科学频道  | 我要投稿



来自马里兰大学的科学家分析了近30年发生的数百场大地震资料后,在南太平洋马克斯萨斯(Marquesas)群岛火山口下面的地球深处,意外发现了一个大量高温致密异常未知物质组成的巨型结构,而夏威夷下方此前发现的异常结构也比以前认为的要大得多。


地震发生后,各种地震波会通过地球内部传播到全球,这些震波遇到密度、温度和成分不同的物质时,会改变速度,发生弯曲或散射,从而产生可以被检测到的回波。科学家们通过测量这些回波到达放置在地球不同位置的地震仪的时间和振幅,就可以描绘出地球内部各种不同物质的位置、大小、温度等物理性质,就像给人体做CT扫描,或者蝙蝠的回声定位一样。


马里兰大学研究人员利用的是一种特定类型的地震波——剪切波,寻找它在地幔边界传播时产生的回波。由于剪切波很难与随机噪声区分,因而很难识别出其中的回波。这次科学家们使用了一种名为Sequencer 的机器学习算法,分析了1990年到2018年近30年间,太平洋海盆附近发生的数百次6.5级以上地震的7000张地震图,结果发现了大量隐藏在噪声中的回波,从而可以更精细地描绘地幔和地核边界处的地形结构。

结果出人意料,在马克斯萨斯群岛下面的地核地幔边界,研究人员意外发现了一个此前未知的高温密集巨型异常结构,宽度达100公里,绵延上千公里;而在夏威夷下方,此前发现的同样结构,回波则更为强烈,这意味着这个异常结构非常密集,比以前认为的要大得多。这些高温密集的异常结构被称为超低速区(ULVZ),它们从地核和地幔边界不断升起,会在漫长的时间之后来到地表附近,最终喷发形成火山岛。


看来地球内部的活动也是异常精彩而神秘,目前科学家们还不知道这些致密物质的成分究竟是什么,也不知道它们是如何形成的,科学家们希望进行更多的研究,以了解其形状和范围,从而揭示地球深处发生的地质过程,为板块构造和星球演化提供更详细的线索。

这项研究发表在6月12日《科学》杂志上。

参考:

Science:Sequencing seismograms: A panoptic view of scattering in the core-mantle boundary region

徐德文科学频道公众号:xudewen028,传播最新、最前沿、最有趣的科学,敬请关注。


100公里宽!太平洋下方发现大量异常未知物质,形成高温致密结构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