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14.1 社会革命(2)

2022-11-05 08:35 作者:晦无  | 我要投稿


  为了动员群众起来进行革命,必须扩大先进思想和革命理论的传播,打击反动思想。革命的一般进程是: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创立和传播先进思想、革命理论,大力宣传新制度的优越性,批判旧制度的腐朽性,造成社会舆论;通过群众的实际斗争的经验,不断提高群众的觉悟程度,动员和组织群众走上革命的道路;夺取政权,建立革命阶级的政治统治;消灭旧的生产关系,建立和发展新的生产关系,从而推动社会生产力飞跃地向前发展,推动社会形态走上更高的阶段。

  革命不是在任何时候都能够发生的,只有当社会基本矛盾及其所引起的种种社会矛盾达到极其尖锐的程度,形成了全国性的[1]危机的时候,即革命形势成熟的时候,才会爆发革命。列宁说:“只有当‘下面’不愿照旧生活而‘上面’也不能照旧统治的时候,革命才能获得胜利。”[2]要取得革命的胜利,除了有客观的革命形势以外,还需要主观条件的成熟。这就是:革命阶级的觉悟程度和组织程度大大提高,形成足以摧毁反动政权的强大革命力量。对于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说来,主观条件成熟的集中表现,就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成熟。只有这样的成熟的无产阶级政党,才能发动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不失时机地领导他们进行各种各样的斗争,使革命走向胜利。如果没有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领导,即使有了革命形势,也是不可能取得胜利的。

  社会总是在和平发展与革命变革的交互更替过程中前进的。和平发展时期总是比革命变革时期长得多,但革命对社会的发展起着强大的促进作用。在革命的高涨时期,尖锐的阶级斗争激发着人民群众的革命意识、热情和理想。革命是被压迫者和被剥削者的盛大节日。革命的变革越是深刻,人民群众的发动就越是广泛;同时,人民群众发动越是广泛,革命的改造也就越深刻。劳动群众积极参加了十八世纪的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对革命进程发生了深刻的影响,这次法国革命成为资产阶级领导的革命中最彻底的一次革命。在无产阶级领导的革命中,人民群众的发动最广泛、最充分,他们的伟大创造作用得到了空前的发挥,涌现出自己创造历史的无穷无尽的力量和智慧。历史上的一切革命总是在不同程度上发动了人民群众,发挥了他们创造历史的主动性、积极性,起来推翻反动阶级的统治,摧毁腐朽的旧制度,使社会的发展实现飞跃的进步,所以马克思说:“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3]


注:

[1] 既牵动被剥削者又牵动剥削者的。

[2] 列宁:《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载《列宁全集》,第31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66页。

[3] 马克思;《1848年至1851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载《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59年版,第99页。

《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14.1 社会革命(2)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