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女前线人物资料“莱柯和他的帕斯卡学姐”——帕斯卡学姐和她的砂糖【取自设定集】补

题外话:两年前买到设定集的我没花几分钟就把那本厚厚的图集看完了,唯独那本薄薄的“机密文件”扫了两眼之后便搁到一边吃灰去了,没想到这本薄薄的才是里面最精华的精华。少前早期文本并不多,主线剧情几乎如“骨架”一般,想要真正理解少女前线那“硬核”的世界观以及其“科幻”的政治构想,这本小小的机密文件非常值得一读,只要有人愿意听少前的故事,那我就再当一小会儿搬运工吧。
(接上)
“跟我亲爱的女士不一样,我只记得重要的事情,服务器的密码还记得吗?”
“行了!给你改成那样还能忘了不成。90WISHROCK。”
“是90WISHROCKX,还有个X呢。”
“莱柯你这个人什么都好,就是取名字的品味真的太糟了。”
======================================================================
通过一个在柏林地面站的内线。我们基本摸清了他们的情况,“柏林地面站”建立在西柏林郊区的一座被称作为“魔山”的山顶上,摸过和北约在这里建立了欧洲最强大的电子监听系统。“柏林地面站”理论上可以检测到整个华约范围内的无线电通讯,甚至可以在战争爆发时阻止和调换华约组织内的指挥用高频无线电信号指令,譬如让战斗机飞行员收到假指令。当然,这一完美的计划随着90Wunsch对其意外的发现和苏联方面的情报支援,我们将其变为了攻入北约情报系统的渗透点。
向“魔山”输送假消息很容易,阻止魔山监听到真正的情报也不算难,90Wunsch最大的挑战在于如何利用“魔山”和北约司令部之间的通讯,将假指令送往北约司令部。由于这种行动涉及的大量技术细节超出了我们局分析员的能力,我们还请安全部无线电谍报与反谍报处处长予以协助。我们的无线电技术专家最终还是找到了攻破北约大门的方法——这其中的复杂原理我难以解释,但是最终我们还是获得了操控“魔山”的方法。此后的10年被,“魔山”的一举一动都在我们的掌控之下。我们向“魔山”提供了海量的假情报,以至于在德国85年再次统一前,华盛顿对于我们的真实情况一无所知,毕竟......如果他们知道我们的经济情况每况愈下到这种程度,就不会宽宏大量地接受统一的事实。
而对于遗迹和遗迹技术,我曾经想过,如果不是昂纳克阻止了90Wunsch继续对第一遗迹(Urkunde 01)进行勘探,是否我们也可以建设起苏联那样的国民经济管理网络,从而不是依靠假情报,而是真正建设好我国经济?甚至我们的理想统一我们的民族和我们的祖国?
但ELID的出现还是打消了我的这个念头,《遗迹武器限制条约》签署并向全世界披露后,我才知道莫斯科在开发着的遗迹技术究竟是何等危险的秘密。随后,90Wunsch被解散,其资料被我整理后销毁或转交给了那个米沙,而这个机构的成员在两德统一工业各奔东西,他们中大多数人作为了解遗迹的技术人员被联合国招募,我听说他们希望组建一个专门机构协调国际遗迹问题,而少数成员则继续投向苏联或者美国。对于他们来说,冷战恐怕仍在继续。
马库斯·沃尔夫
86年10月3日
======================================================================
2049年5月
伊热夫斯克
“莱科同志,您这是?”
“我的论文,院长同志。”
“呃,莱科......你才来一个月吧?”
“是的。您有空的时候先看看,有任何问题都可以找我。所有的实验数据我都可以提供。”
“好吧......”
......
“莱科同志,请立刻来我办公室一趟。重复一遍,莱科同志,请立刻到院长办公室一趟。”
======================================================================
2049年5月
莫斯科·卢布扬卡广场11号
“早安,泽林斯基局长同志。”
“嗯,今天有什么新闻吗?”
“美军在海德堡的进攻没有取得多少成果,反而是敌方的游击队活动更加活跃,总参的同志依旧认为这只是试探,坚持西方在为一次更大的进攻做准备的观点。中国站的同志们带来的消息是美军已经决心全面撤离广西,预计几个月内就会全体撤走。里海那边‘温度计’通过验收,测试预定在8月份。哦,工业部的同志们那里有一篇论文影响很大,和国防部关于是否要以此变动升级自动化师团控制系统的方案吵起来了。”
“在军事问题上要相信总参的判断,在这个方面我们要信任军人同志的专业性。远东的情报记得知会中方一声,远东的工作很复杂,在可能的情况下尽量配合中国的朋友们一些。工业部和国防部的事情让他们区吵把,那不是我们的业务范畴。唔......不过那个论文拿来给我看看吧。”
“是,局长同志,我都记下了。我这里正好有论文的稿件,您太现在看吗?”
“给我把。”
“......”
“局长同志?......泽林斯基局长同志?”
“帮我拿电话过来,对公保密线,立刻。”
“是!这是电话,有什么紧急情况吗?”
“这个论文作者,他是谁?”
“呃,是个刚从德国回来的学者,自动化算法和人工智能方向的。”
“外国背景?给我叫第一局德国处的人过来,然后去调查一下他是怎么回国的。唔......在通知一下信号旗的人过来待命。”
“是!”
“好了,出去吧。我要给米沙打个电话。这可能设计遗迹技术泄露,我们必须立即找到数据原本并且控制所有知情者。”

======================================================================
2040年12月31日
莱比锡圣多马教堂对面
老酒吧
“哟,新年快乐,年轻人一个啊。”
“好了,老板,男的找到一家开门的酒吧,这个点还有吃的吗?”
“怎么,新年夜的约会被甩啦?要不要先来点啤酒?”
这就是我讨厌来酒吧吃饭的一个方面,酒保总是会过分关心你,尤其是这些德国人。
“老板,别笑话他了。听他的口音也不是本地人,给他拿来点熏鱼过来吧。”坐在吧台里的先生帮了自己一把。
“多谢了。”
“小事,话说你们大学生这么辛苦吗,新年都没有假期。”
“我的项目组有位不记得公立假期的组长而已。”
“真是可怜,那我看你会常来这里的”
“奥?这个酒吧这个点总是开门?”
“这里的老板是俄国人,来这里吃饭的大多数塔斯社和大使馆的夜班员工,偶尔还有警察。所以这里每天晚上都开着,全年无休。”
“那我可真是来对地方了,您是坐什么行当的。”
“我是新闻编辑。你知道最近几年德国这边的政治事件就从来没停过,所以我刚在德国成立一个自己的小新闻通讯公司,叫‘WACE TECH’。我给各大通讯社撰稿,你要有什么独家新闻也可以告诉我啊。”
“好多,也很高兴认识你,先生。我叫莱柯,是莱比锡卡尔·马克思大学的新生。”
“不用这么客气,我很喜欢你们这样勤快的年轻人,叫我格里芬就好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