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元一根玉米引发争论,到底如何助农?
近日,一根玉米棒,在电商直播江湖搅起一片巨浪。
辛巴在直播间中公开质疑7毛钱一根的玉米卖6元,“太虚伪”。董宇辉对此回应“成本高”。本以为事情会以辛巴“是我格局小了”这样一番道歉而收场,没曾想半路又杀出了东方甄选的供应商东北农嫂,公开宣称董宇辉卖6元一根的玉米,在东北农嫂只卖3.6元。

一时之间,一根玉米引发了直播、供应、渠道商、网友的“混战”。董宇辉一根玉米卖6元是“太虚伪”?东北农嫂卖3.6元才是真良心?直播间助农就活该不赚钱吗?各方争论不休。
围绕高价农产品的争议,这显然不是第一例,也不会是最后一例。争议本身,从来都不是坏事。事实上,这场争议也正在引发人们对中国农业更深层的思考,对中国农产品艰难上行路径的思考!
实际上,“6元钱一根的玉米到底贵不贵”,不能抛开质量只谈价格,不同品质、不同产地的玉米自然不同成本,不可能所有玉米都一个价。那就是归根到底,不管你玉米卖7毛一根或者是6元一根,主要是看,他们把农民放在了怎样的位置,到底给农民带来了多大的好处和合理的收益!这才是重中之重,也是助农的核心问题!因为只有农民的收益合理了,各个产业链才能稳步践行,形成良性循环!

对于如何促进农户、渠道间的良性循环,安徽天健环保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孟行健表示:“在未来农业产业化发展中,企业与农户之间,一定不能局限在一般的买卖关系或对立关系上,而应该从商业关系上形成“产业链”,形成真正的“利益共同体”,从根本上努力提高土地产值和农产品附加值。这也是农业产业化、品牌化经营需要解决的关键或核心问题。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意义上既解决助农增收问题,同时又能满足商家对利润的合理追求!”
在如何更好的助农,提高农民收入的层面,安徽坤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建涛发表了自己的观点。王总说道“我们企业就是做农业有机种植和农产品销售板块的,在广西也建立了自己的有机无农残甜玉米示范基地,所以对此事也非常关注。我觉得6元也好,7毛也罢,只要利益链条存在,本身就不是问题,我们更应该关注的是如何均匀的实现利益分配,也就是在整个链条最底端农户的收益。他们才是中国未来农业的根本。作为企业家我们不能打着’助农’的旗号坑蒙拐骗!我认为要想真正实现助农,增加农民收入,第一,要帮助农民提高土地产值和农产品品质;第二,帮助农户推进品牌化运营,给农产品赋予更高的品牌价值;第三,打开农产品的销路,让农产品不滞销。如果做到这三点我认为我们已经完成农户利益增长化的问题了,农业产业链必然会稳步增长。如果做不到这三点,那么所谓的助农只能是‘拔河比赛’我长你短。”
助农要从源头做起,要在产业链的源头扎根。安徽坤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立足现代农业生态循环系统,打造出自己的现代化农业产业模式。采用“企业+农户”利益共同体模式,解决农民就业问题,增加农民收入;通过有机肥种植模式,改变传统化肥种植方式,根本上改善土壤环境,提高农产品品质,增产增效;企业专业品牌运营化同时提高产品附加值和农产品竞争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