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备考过程中自欺欺人的行为,退!退!退!
1思想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
有不少朋友备考过程中知道很多注意事项,也清楚地懂得许多道理,常常却会陷入“明白许多道理,却依旧过不好这一生”的陷阱当中。究其原因,不过就是思想上的哲学家,行动界里的侏儒。要知道,努力其实从来没有捷径,克服困难的过程谁都一样,有时候你想一万遍都不如做一次来的有成效。
2只看网课不刷题
是谁一看网课嘴角就都要咧到耳根子上了,哦,是你图片。看网课比较于自己做题来说确实更加轻松一些,甚至由于一些老师的网课比较的幽默有意思,很多同学似乎将网课当作了综艺来看。一边认为自己花了几个小时学习新知识,一边乐呵呵地知识完全没留下点印象。看网课最大的迷惑就是,看似学到了,一做起题目就啥公式都不记得了。
3一味刷题不复盘
当然,刷题有时也能产生愉快的成就感,但是,无脑刷题错误引导了多少考生?有些同学看上去确实是做了很多卷子,实际上题海战术却只是事倍功半。花费了大量精力在一些已经掌握了的题目上,或是花了大量时间在不必要难题的牛角尖上,这都是备考过程中应当尽快避免的做题习惯。另外,不复盘也是很多同学容易犯的错误。只有用脑子去思考,归纳总结,知识才会转化成自己的。
4思维惰性
就和健身一样,如果你长时间做同一种动作或者运动项目,你会感受到越来越轻松,大脑传递的正向兴奋能量告诉你,你做这个动作会获得更多的愉悦感,于是你每一次去健身都会偏向于选择这个运动项目。但是,如果长期选择同一种运动项目,那它所训练到的身体部位其实始终都是相同的。我们也都清楚地明白"用进废退"理论所阐述的意思。
所以,对于思维的训练同样也是如此,当你习惯了某一套做题方式和技能,你会感到轻松和熟练,但如果你只是满足于此,不去接受新的方法,那么思维的训练则会大打折扣。有很多同学就是习惯了自己固定的做题习惯,对于做错的题目,难以接受答案提供的其他方法。如果不根据更优方法去精进自己的答题模式,其实这样是不利于你去做更多类型的题目的。
5盲目做精美笔记
始终知道一点,复习是学知识的,是要把知识学扎实的,能够灵活运用知识才是王道。做笔记的目的是更好的帮助我们查看知识点,归纳和总结,坚持一条原则就足够:自己能看懂就行。花费大量时间在做精美笔记的时候,注意力其实也会更容易分散。
6遇到计算量大的题就直接看答案
往往你最容易忽视的计算能力很有可能成为阻碍你上岸的最大杀手。对于许多学数学的同学来说,计算能力的考察也是整个考试过程中的一大重点,如果你抱着"这道题我会,考试的时候我肯定能算出来"的心态去做题,那真的是致命打击。这样的分不拿到你不觉得可惜吗!计算能力一定要从每天的刷题中培养起来!
7适当放松≠放飞自我
我们说备考过程中确实需要适当的休息,但是适当的放松并不是过度放飞自我,不是说学了一天就休息半天,学了2小时打游戏1小时,合理的放松方式是选择有益于身心的健康方式,自我感动式的复习方法最后能感动的也只有你自己了。
8只在乎及时满足
备考过程是一个磨练人的耐力的过程,备考带来的成就感是源自长时间积累带来知识上充盈的延迟满足,不计较一时的得失,不因为这一道题做出来而洋洋得意沾沾自喜,看到自己不足的地方并及时改正,把眼光聚焦于一天学了多少当中,才是备考的有效方式。
很多道理其实我们都懂,往往是懒惰阻碍了我们前进的脚步,我们都知道成功没有捷径,只有苦干才是唯一选择。所以!克服懒惰是第一步。别人坚持不下来的,你要坚持下来;别人读不到的研究生,你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