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中国电车技术取得领先后,日本人开始阴阳怪气了

2023-05-08 21:41 作者:天业路商业观察员  | 我要投稿

先考考大家:全球第一款量产的电动车是什么品牌?

大多数人会说是特斯拉的Roadster。这款诞生于2007年的超级电动车,在马斯克卖力地宣传下,拥有很高的知名度。很多人也是通过Roadster第一次认识了电车。

Roadster诞生虽早,但2017年才实现量产。全球第一款实现量产的电动车,其实是三菱汽车在2008年推出的i-Mev。

三菱的故事和柯达很类似:柯达发明了全球第一台数码相机,但由于害怕数码相机会影响胶卷的销售,柯达雪藏了数码相机。最后,在数码相机的反噬下,柯达走向了破产。

当下,全球掀起了电动车浪潮,中美两国培育出了一大批电车企业,电车的年销量以百万计。德国跟着宣布加速转型,力争在2030年之前,彻底停止油车的生产。

反观造出了全球第一款量产电车的日本车企,却集体失声,中途放弃了电气化的努力。这背后究竟发生了什么?

1、丰田、特斯拉的蜜月往事

2010年,丰田当家人丰田章男应马斯克的邀请,亲赴美国试驾了特斯拉首款原型车Roadster。

丰田章男对这辆没有马达轰鸣声、百公里加速度却高达2.1秒的电车赞赏有加,夸特斯拉做到了“丰田不敢想的事”。

马斯克坦言:特斯拉在量产上遇到了问题,需要丰田的帮助,希望能低价买下丰田在美国加州的工厂。

研究了半辈子油车的丰田章男对电车并不反感,觉得这可能是汽车未来发展的一个方向。

于是,他痛快地答应了马斯克的请求,以很低的价格把加州的丰田工厂转让给了特斯拉。这便是今天大名鼎鼎的特斯拉加州工厂的前身。

作为回报,马斯克也以低于市场价的5000万美元,向丰田转让了2.4%的特斯拉股份,两家结成了战略同盟。

如果这些股份留到今天,丰田至少可以赚129亿美元。

然而,两家的蜜月期仅维持了两年,丰田内部经过讨论对特斯拉下达了“死亡通知书”,丰田清空了所有股份。

丰田内部对电车持最大反对态度的是负责研发“普锐斯”车系的内山田武。

他接任丰田董事长后,武断地认为:特斯拉永远无法克服电池技术的难关,“没有人愿意开一辆只能续航两三百公里的汽车”。

内山田武叫停了内部正在研发电车的项目,转而重金投入了混合动力和氢能源汽车的开发。

他还声称:早在1929年,丰田就研发过电车,但没成功。未来汽车的发展应该是多元化的,可以是氢能源、可以是混合动力,不一定是电能。

马斯克对丰田的背叛耿耿于怀。那时,特斯拉生产的电池包质量不稳定,导致电车的口碑很差,华尔街趁机做空特斯拉,股价一泻千里。

面对华尔街的抛售,马斯克没觉得有多大事。但丰田公然清空特斯拉股份的行为,给了马斯克沉重一击。他没想到最懂汽车的丰田公司居然也反对电车,两家从此形同陌路。

丰田是日本汽车界的老大。老大一放弃电车,本田、三菱、日产、马自达跟着放弃。

这是日本突然放弃电车的第一个原因:丰田高层不认为特斯拉会成功,引发了日本车企的跟风效应。

2、日本消费者排斥电动汽车

2021年,日本共售出5200辆特斯拉。同期,中国的销售量是38万辆,美国是31万辆。

惨淡的销售数字说明,日本消费者对特斯拉没有太大的兴趣。原因在于特斯拉在日本卖得有点贵,均价达600万日元(相当于30万人民币),这个价位在日本可以选择的好车太多了。

比如雷克萨斯,在日本售价也就30万人民币。雷克萨斯内部装饰豪华,相比之下,特斯拉有点寒酸,很难勾起日本消费者的购买欲。

再者,在日本人看来,电车结构太过简单,毫无技术难度,甚至不能算是汽车。他们形容电车是“一块电池、两张沙发、四个轮子”的交通工具,生产电车有点自降档次的感觉。

了解了这点,我们就能理解“普锐斯之夫”内山田武讨厌电车的逻辑了:“丰田也有理由说的,造油车我面对的是什么对手?我的对手是BBA。

现在造电车对手是什么人啊?就那么几个品牌,你什么恒大都在造车,他能造吗?他造不了,没这个水平知道吧?”

日本人是打心底瞧不上电车。

即使现在电车越卖越好,丰田新任社长仍不松口称:“丰田不是不重视电车,我们也很认真,正全力加速电车的研制,但我们也会继续研发氢能源和混合动力。”言语里充满了对电车的不屑。

绝大多数日本人认为电车是“买菜车”,应用场景有限,只适合家庭主妇开着买菜和接小孩。遇到复杂的使用场景,电车表现远不如油车。

比如,在冬天,电车实际续航仅标注的一半,写的是600公里,跑起来300公里不到;在夏天,开个空调能跑400公里就不错了。

最倒霉的情况是冬天跑长途,中途找不到充电站,抛锚在半路。一位北海道的朋友说:“这事儿如果发生在我们这儿,司机肯定被冻死。”

电车难以在日本普及最致命一点的是日本的电费比油费贵。

由于禁止用核电站,日本是个缺电的国家,家庭电费不高,但商业用电奇贵。一辆Model 3在家里用慢充,折合人民币100元出头;在外面用快充则要500元!加一箱油才300元。

所以在日本,几乎没人会买充电又贵又慢的电车。愿意尝试电车的人,大都是赶潮流的年轻人,普通人提到电车只会联想到“麻烦”二字。

结语:

在我们中国人看来,日本错失了即将到来的电车时代。实际情况是以丰田为代表的日本车企并不这么认为。

他们认为这种落后只是暂时的,凭借日本汽车雄厚的技术积累,分分钟就能造出具有市场竞争力的电车。

用丰田章男的说法就是“复杂的油车丰田都能造出来,简单的电车根本难不倒我们”。

不知道日本车企是真有两把刷子还是过度自信了?


作者:江左佑安



中国电车技术取得领先后,日本人开始阴阳怪气了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