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图馆】最后的隐忍——对君士坦丁堡的征服准备
本文作者:念缺一Miracle
本作品是对史图馆专栏的投稿,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作品并非严谨的历史学术研究,仅供参考

1451年,奥斯曼苏丹穆罕默德二世继位了,君士坦丁堡,这颗最后嵌在拜占庭皇冠上的绚丽宝石,终于在劫难逃了。
但是不安分的小亚细亚的突厥贝伊们又闹起事情来了。



卡拉曼的贝伊,易卜拉欣二世入侵并且劫掠了奥斯曼帝国的领土,像安卡拉、屈塔西亚这些重要地区都受到了卡拉曼的袭击。

而坎达尔的贝伊,伊斯迈尔也在蠢蠢欲动,试图摆脱奥斯曼帝国的统治。

卡拉曼的军队,试图联系坎达尔的哈利勒帕夏一同反抗奥斯曼帝国,坎达尔在此时是奥斯曼帝国的边境附庸,其军队常作为奥斯曼帝国的仆从在欧洲及小亚其他地区作战,但是已经明白奥斯曼军队实力的哈利勒帕夏拒绝了。
1451年秋
穆罕默德二世苏丹御驾亲征,仅仅两个多小时,卡拉曼的骑兵就被奥斯曼帝国的苏丹亲兵的火器毫无压力的迅速粉碎,卡拉曼贝伊易卜拉欣二世再一次的向奥斯曼表示了屈服,并且把女儿奉上。
穆罕默德二世苏丹班师回朝,但是在布尔萨,他遇到了新一轮的挑战,这一次闹事的是他自己的近卫军。
近卫军站在道路两侧,全副武装,站成两排,向他呼喊:”这是我们的苏丹的第一次战役,他应当按惯例赏赐我们。”在这样的局面下,他不得不让步。
十麻袋的钱币被分发给哗变的士兵。但对穆罕默德二世来说,这是一场关系重大的意志的考验,他决心非赢不可。
几天后,他召集了近卫军统领,对他严词斥责,削去他的官职;多名军官遭到类似的惩罚。”他认识到,如果要成功占领君士坦丁堡,首先必须保证近卫军的绝对忠诚,于是他对近卫军进行了改组,他将自己的7000名亲兵补充到近卫军队伍里,并任命了一位新统领。
穆罕默德二世也派出使者造访了坎达尔,坎达尔人被迫交出了更多的士兵和物资,陪同苏丹去征服君士坦丁堡。
到了1452年春天的时候,君士坦丁堡的形势迅速变得更加紧张了。
穆罕默德二世刚刚从小亚细亚平叛凯旋回到阿德里安堡,就立即派遣一支部队驱逐斯特鲁马河和谷中的希腊居民,没收他们的财产,并且把他们驱赶进城市。
巴耶济德苏丹曾经在博斯普鲁斯海峡的最窄处的亚洲一侧建立了一座“安纳托利亚城堡”,穆罕默德二世苏丹下令,在君士坦丁堡北方数公里之外,博斯普鲁斯海峡的最窄处的欧洲一侧,建立起鲁米利-希萨尔城堡,企图掐住从君士坦丁堡前往黑海粮食产区的咽喉通道。
他从帝国的各个行省征募了成千上万的石匠、劳工和烧窑工人,(仅仅是安卡拉就调集了3370名石匠)苏丹大兴土木的命令迅速传到了君士坦丁堡,在君士坦丁堡城内,人们目睹着奥斯曼人的准备工作,不禁越来越恐慌,从圣索菲亚大教堂的顶端,就可以瞥见奥斯曼人忙碌的景象。
拜占庭皇帝虽然指出,穆罕默德二世没有与拜占庭商议就威胁要建造这座新城堡,是在撕毁和约,但是穆罕默德二世苏丹拒绝了拜占庭使者的求见。
在城堡开工后,奥斯曼人就开始拆毁城堡附近的一些破败的修道院和教堂,以获取建材,而居住在附近的希腊村民和城内的市民仍然把这些地方看作圣地。
同时,奥斯曼士兵和工匠开始劫掠希腊人的田地,并劫走牲畜、掳掠人口,拜占庭皇帝又派出了一只使团,给苏丹送去了礼物,并且主动提出给奥斯曼建筑工人送粮,以阻止他们抢劫希腊人的庄稼,请他保障附近希腊村民的安全,苏丹再一次无视了他们。
最终,农民们看到自己的庄稼惨遭蹂躏,忍无可忍,发生了冲突,双方都有人死亡。穆罕默德二世命令他的指挥官卡拉贝伊惩罚肇事的村民,次日,农民们收割庄稼的时候,一队骑兵向他们发动突然袭击,将他们全部杀死。
君士坦丁十一世听到这场屠杀的消息后,将城门封闭,派出第三波使节,清楚地表达了自己的决心,穆罕默德二世将使节处死,并送回简短粗暴的回答:“要么开门献城,要么做好战斗准备。”这已经等同于宣战了。
1453年初,一切都准备好了。
能够凿开君士坦丁堡城墙的雷神之锤到来了,这是由匈牙利的天才工程师乌尔班主持设计的,在当今世界上威力最大的火炮,也是最为昂贵的火炮——“乌尔班巨炮”

乌尔班(urban)是一名擅长火炮制造的冶金专家,最初,他打算为拜占庭皇帝服务,但是皇帝既付不起他的工钱,也无法为他提供必要的材料,于是,他转而去找奥斯曼苏丹,声称,他昔日在君士坦丁堡游历的时候,就已经仔细研究过了它的城墙,推测出了墙体的承受极限和薄弱位置,他制造的火炮不仅能摧毁拜占庭的城墙,就是传说中的巴比伦城墙也不是它的对手。
他还制造了很多更小的火炮。

苏丹开始从帝国的各个省份征调大军,集结在了色雷斯,总人数达到几十万人,全国各地的兵工厂都在生产胸甲、 盾牌、 头盔、长矛、刀剑和箭矢,,苏丹的工程师们则在建造着投石机和攻城锤。
这已经远远超过了东罗马帝国治下的总人口了,君士坦丁堡只剩下不到5万的人口,,守军只能凑出7000多人,其中还包括2000名外国雇佣兵。
穆罕默德二世苏丹已经充分发动了奥斯曼帝国的强大国力,在多个战场同时用兵。
首先,在北方的匈牙利和阿尔巴尼亚地区,一万多名士兵在这里驻军,用以阻截阿尔巴尼亚统治者斯坎德培可能派来拯救君士坦丁堡的援军。
而图拉罕帕夏带领的两万名士兵已经深入希腊战区,对东罗马帝国最后的的属地,伯罗奔尼撒半岛的莫利亚,发动了声势浩大的全面进攻。
对于小亚细亚的突厥贝伊们,苏丹依然放心不下,留下了足够的驻守部队,用以监视这些老对手的异动。
出现在君士坦丁堡城下的海陆奥斯曼军队已经接近十六万人,其中有八万名步兵,一万名近卫军,保加利亚和塞尔维亚皇协军、坎达尔突厥战士、甚至还有阿拉伯的圣战士。
现在,苏丹心中,唯一不安的就是奥斯曼帝国的海军了,他的父亲穆拉德二世在1422年攻城时无力扼杀拜占庭的海上航道,如果不能封锁住博斯普鲁斯海峡和达达尼尔海峡,黑海沿岸的希腊城市以及地中海的其他基督教国家就能轻易地从海上为城市提供补给。
1452年冬天,奥斯曼帝国启动了一项雄心勃勃的造舰计划,在加里波利的奥斯曼海军基地,或许还在黑海沿岸的锡诺普(注:坎达尔贝伊国)以及爱琴海边的其他一些船坞大量建造新船,帝国在沿着黑海和地中海开疆拓土的过程中获得了一大批经验丰富的造船匠、水手和领航员(既有希腊人也有意大利人),这支技术力量可以运用于造舰事业。
坎达尔贝伊国拥有不小的海上力量,坎达尔的海军甚至袭击过克里米亚的卡法,但是在此战中并没有派出海军为奥斯曼作战。
1453年春天,125艘奥斯曼战舰抵达了马尔马拉海。
穆罕默德二世给他的新舰队下达了三个明确的任务:封锁城市、尝试冲进金角湾、阻击任何有可能从马尔马拉海驶来的援救舰队。
由于苏丹催得太紧,准备时间过于仓促,一部分战舰是紧急赶制的新船,连木料都没干燥过,另一部分战舰甚至是从各地搜购来的报废船,匆匆做了一下防漏水的处理而已,而水手也尽是新招募的菜鸟,划桨手则干脆统统是囚犯和奴隶,都不怎么识水性,而且往往语言不通。
即使是奥斯曼人用生命交学费也无济于事,热那亚船只还是把最后一批粮食和武器送到了君士坦丁堡里,苏丹愤怒的惩罚了来自保加利亚的海军司令,还威胁他要把他钉死在尖木桩上。
但是在一个意大利人的建议下,穆罕默德苏丹有了一个天才一般的想法,让战船避开铁链,从地岬运进金角湾,穆罕默德二世行动起来,他首先买通热那亚人,取得了战船通过地岬的许可,然后组织人力在地岬凿山修路、铺设木板,牛拉人推地先后将80艘战船运进内海,就这样希腊人彻底丧失了对金角湾的控制。
终于5月29日到来了。
“不幸的异教徒皇帝啊,你的皇冠和城市,我都收下了!”
参考资料:
《奥斯曼帝国史》(斯坦福.肖)
《奥斯曼帝国六百年》(帕特里克·贝尔福)
《1453:君士坦丁堡的陷落》(斯蒂文·朗西曼)
《人类群星闪耀时》(斯蒂芬·茨威格)
图片来源:
土耳其电影《征服1453》截图
瑞典游戏《欧陆风云4》截图
网易游戏《战意》宣传片截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