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2023赛季F1新加坡站赛后分析

在红牛拉稀的情况下,我们终于迎来了一场激烈的比赛。新加坡美哉善哉。
新加坡站赛后分析送上。本文基本基于个人对比赛的理解,因此文中讨论的部分难免有所错漏,希望各位不吝指正。如果还有什么想讨论想问的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如果喜欢我的专栏不妨来个关注+三连,比赛周赛后分析跟进中,非比赛周技术/杂谈/新闻三选一更新~

恭喜法拉利成功打破红牛对本赛季分站冠军的垄断,赛恩斯在再一次展现了自己极高的比赛智商的情况下为自己收获了在法拉利(也是F1生涯)的第二个分站冠军,我认为这场胜利完全证明他配得上这个法拉利的席位。勒克莱尔本周状态相比上站蒙扎有所回升,但是运气成为了他获得好成绩的决定性因素,最后还差点失去自己最熟悉的位置,有点惨。
奔驰方面,拉塞尔在比赛最后的低级失误一方面确实受了一点诺里斯的影响(诺里斯也蹭了那个护栏一下但是他没失控,拉塞尔蹭得太大了),但另一方面我觉得这次撞车也是他整场比赛(甚至转会到梅奔以来)心态比较急躁的一个缩影。从这个方面来看,他似乎和勒克莱尔有一点相似处。我对他的现状的观点也和勒克莱尔一样,心态很难靠外力帮忙调整,他需要在有必要的时候给自己松松弦。汉密尔顿那边虽然排位赛没跑过队友,但是七届世界冠军在正赛中的推进能力确实威力不减当年,如果梅奔的策略组能够在赛场上提供更好的支持的话,我相信这站比赛他们是有机会取得更好的名次的。
最后,听说梅奔的人赛后没去前三名的停车区和汉密尔顿庆祝,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如果是的话我觉得这个有点那啥了,法拉利的人都能跟汉密尔顿击个掌你本队连几个人都不出的。
迈凯伦这站比赛的过程其实没什么特别突出的地方,至少从转播画面来看如此——皮亚斯特里在车阵后方的超车秀并没有得到镜头太多的照顾,诺里斯在前面虽然长距离表现出色但最终仍然受制于法拉利和梅奔,没办法做什么表现,唯二的高光时刻可能就是借老队友给的DRS守住了梅奔以及把拉塞尔带上墙了。当然,诺里斯能在赛道上不用言语交流就和老队友达成这样的默契非常难得,我还是想建议要不让勒克莱尔和诺里斯互换一个试试,说不定对两个人都有提升作用……
此外,迈队的赛车性能进步是明显值得肯定的,他们现在在大部分赛道上都已经可以做到与梅奔/法拉利掰腕子的水平了,斯戴拉真的是个很有水平的领导。法拉利,你们要不要想想为什么队里原来的能人大部分都跑路了?
红牛这站比赛主要的问题肯定还是出在调车上,无论是离地间隙调得有问题还是悬挂调得有问题,总之这肯定不涉及到赛车的基础设计。本站比赛投入实施的TD018(关于翼片变形幅度的TD)以及加强版的TD039肯定不是导致红牛发挥失常的原因。另外,虽然排位赛和正赛前中期红牛的速度很差(相对于他们的正常水平而言),但在正赛后期我们也能发现红牛纯刷圈的速度已经不比梅奔慢了,这算是一个比较神奇的comeback。
Alpine其实速度还行(这车很盲盒),加斯利跑着跑着就拿了不少分数,奥康遭遇故障退赛算是倒霉,这也是Alpine的一号车手的某种宿命吧……
马丁呢确实是越来越烂了。一方面车比较烂,另一方面阿隆索在心急的情况下也有犯错(没错就是那个5秒)。但是我赛后也看到有证据指出阿隆索的赛车在第2圈就遇到了悬挂整流罩损坏(不是悬挂断了)的情况,这对于赛车的平衡确实是不利的,从最速圈和汉密尔顿的对比来看阿隆索吃亏多的地方也确实都是左弯,只能说这肯定对赛车表现有所影响,但不知道是不是阿隆索后期直呼undrivable的原因之一,至于剩下的25.8秒换胎之类的那都只是雪上加霜了,倒霉程度让人想起08年新加坡的马萨。对于正赛缺阵的少爷,我只能说您高兴就好……
小牛这站比赛升级应该说是卓有成效的,排位赛角田Q1能抢到第一(虽然和赛道条件改善以及少爷撞车有着脱不开的关系),正赛劳森的速度也非常不错,上来第三场比赛就能拿分我觉得已经是非常不错的成绩了,还是那句话,希望他明年有份正式工合同,虽然目前传出来的消息是明年小牛还是角田搭里卡多,但我个人更希望看到角田搭劳森。
哈斯这场比赛升级的效果也不错,至少马格努森正赛拿分了。在两个多赛季(甚至更久)的周末高开乱走之后,哈斯终于在正赛拿出了一次不那么昏厥的表现,希望他们之后也能发展得越来越好,让积分区的名额竞争更激烈一些。
威队这场本来也是有望拿积分的(而且这会导致马格努森没分拿),但是佩雷兹的鲁莽超车毁掉了一切,阿尔本当然有理由对此感到愤怒。实际上这并不是佩雷兹这周末撞掉的第一个人,角田在比赛开始阶段被撞出去的时候也不是他简单汇报的puncture,实际上他的底板侧面已经被佩雷兹那下撞击严重损毁了,更糟糕的是由于小牛没有带备件,角田在主场将不得不使用旧底板出战,所以他就显得更加不幸了——而且问题全是大牛带来的,他没处抱怨……
可怜的打工人。
对于某支六边形车队,我无话可说。

策略方面
无论这次赛道布局修改与否,在新加坡赛道位置几乎大于一切的说法仍然是成立的,这意味着大多数车手仍然会在正常情况下使用一停战术,发车格上的绝大多数车手也确实都是用的黄胎和白胎起步,这意味着车队们的想法是朴素的。
然后我看到了三个红胎,本人的大致想法如下:
法拉利给勒克莱尔上红胎,呃,可以理解,法拉利为了不重演19年的剧情让两位车手干脆执行不一样的战术,彻底错开进站窗口,避免瓦特尔那种超级进站圈+出站圈直接给队友翻了的情况。毕竟红牛不在,无论是让赛恩斯保勒克莱尔还是让勒克莱尔保赛恩斯都有得玩,赛恩斯防守强度没得说,勒克莱尔19年也在这里执行过一次压车战术,算是得心应手。
角田……也可以理解,小牛升级之后的速度不错,起步抢抢位置,进站早点换白胎也没啥,而且从FP数据分析红胎黄胎在这儿的寿命差得不太远,undercut说不定可以建奇功,最坏的结果无非就是红黄胎窗口之间的这几圈碰到安全车,那就认了。
然后我看到了周冠宇的红胎。
对于阿罗的速度,大家和我一样心里大概有数,而且他是维修区起步,你指望他起步抢抢位置,压根儿不可能。那么阿罗的战术就只能解释为让周冠宇起步刷几圈直接进去换白胎,尽量跑个长stint,最后再换回红胎(或者黄胎,视情况而定)。
毕竟是维修区起步输无可输,看起来这确实也是一个可行解。但是显然阿罗没有考虑安全车的问题——如果比赛早期出了安全车,周冠宇没有第二套白胎,那么他只能吃哑巴亏后面跑黄-红stint。我不知道阿罗有没有考虑到这个问题,但是至少这是一个现实的问题,要知道历史上第一届新加坡站在第14圈就出安全车了,如果今年来个限时复刻,剩下48圈黄胎肯定是不够使的。
这个情况确实也成了现实,虽然安全车并没有来得那么早,但42圈的距离对黄胎来说还是太长了。威廉姆斯的2号车手连续第二年在新加坡坑了小周,接下来的故事就不用多说了,有点残忍。

剩下的部分主要讲讲法拉利和梅奔,有时间会附带讲两句红牛。
法拉利的策略没有不妥,他们其实也很明白怎么玩新加坡——19年干过的事我们今年再干一次,只不过要干得更好点。
他们在场上面对的竞争对手的情况也和2019年有些相似,场上有两个和自己赛车性能相似的对手,而且自己的赛车长距离胎耗相对较高。在滨海湾赛道修改布局之后超车仍然不太方便(今年不少超车是在红牛身上刷的)的情况下,法拉利选择开赛之后压缩车阵的战术布置是非常合理的。
当然这个战术在新加坡应用的起源其实远早于2019年,这里且不赘述,而法拉利则是这个战术的优秀学习者与发扬光大者。纵观法拉利在第一个stint的操作,其实他们的布局都没什么问题,我上面也说了,勒克莱尔保赛恩斯也好,反过来赛恩斯保勒克莱尔也好,两边都有操作空间,不过既然赛恩斯是杆位,勒克莱尔就当带刀侍卫也没什么不妥。唯一的问题就在于法拉利(或者说勒克莱尔)的运气实在是太差了,过早遇到安全车导致很多车都一窝蜂涌进了P区换胎,勒克莱尔因此不得不等汉密尔顿过去之后做安全释放,这下直接被拉塞尔和诺里斯全部翻到前面去了。

当然,就算没有这事儿,其实勒克莱尔在比赛最后还是会遇到大麻烦然后掉下去:比赛的差不多最后十圈时间里勒克莱尔都在与严重的引擎过热作斗争,每圈比之前还要慢2秒,这也是他最后被维斯塔潘急速追近的重要原因。所以也别苛责勒克莱尔没怎么防守后面杀上来的两台梅奔了,确实是力有不逮,况且比赛第一段上红胎给塞恩斯帮忙这个想法也是勒克莱尔自己提的,基本是仁至义尽了。

关于梅奔,整场比赛也没犯什么错,只有最后在VSC时的策略选择值得商榷,就我个人的观点来讲,梅奔在VSC下让汉密尔顿进站换黄胎,让拉塞尔留在外面给塞恩斯持续施加压力可能会带来更好的结果。一方面让拉塞尔持续盯住赛恩斯施压,另一方面让持续推进能力更强的汉密尔顿从后面杀上来,理论上讲新胎的优势足够让汉密尔顿轻松斩杀诺里斯(尤其是在拉塞尔推着赛恩斯跑的情况下,诺里斯不会有DRS,他的防守会非常难受),梅奔很有可能至少收获一个2-3保底的正赛成绩,甚至有机会逮捕赛恩斯(当然这个概率小一些)。
但是这个猜想缺乏数据支撑,只是根据比赛最后阶段的场上形式做出的猜测,不一定对,只能说值得探讨。

时间不早了,简单提两句红牛吧。
从比赛整体走向以及维斯塔潘在比赛后期突然好起来的节奏来看,红牛选择两台车一起白胎起步确实是保守了,如果上黄白甚至红白说不定会有意外之喜,胆子够大的话给维斯塔潘搞个红黄红都未尝不可一试。
但还是那句话,第一从新加坡经典战术以及红牛周五FP的长距离表现来看,红黄红这样的赌局有点大了,没必要,毕竟目前红牛的中心思想很简单——该拿的分尽量多拿,少冒险;第二周五只有诺里斯一个人测过红胎的长距离数据,其他人都没测过,在样本量如此少的情况下,红胎在正赛能跑成啥样真要打问号的。

一点碎碎念:
最近事情好多,有点提不起干劲
以及看见ido北京场的嘉宾名单老子更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