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搞定风化/球状风化(石蛋)【爆爆|地理名词解释】

风化作用
定义:地质学上通常指岩石在原地发生机械性的崩解或分解,通俗点指海枯石烂里的石烂

是否在原地发生是区别风化和风力侵蚀的关键点
如风成地貌,主导作用是风,不管是风力堆积或是风力侵蚀。
如果是受到侵蚀,即这块石头的某些部分被风吹走了,剩下的就是看到的地貌;

而风力堆积则是一些碎屑物质被风带来了我们见到的都发生了相对的位移

风化作用第一种天长地久,更加缓慢的作用,而且基本是在原地发生

在外力作用中,风化是一个单独的外力作用,风力只是侵蚀,搬运,堆积的一个动力之一,还可以是海浪,流水等
所以,风化和风力没什么关系
根据风化作用的成因我们可以将其分为物理风化,化学风化和生物风化
狭义是指物理风化:没有发生质变,化学成分都是一样的,单纯从一块完整的石头变成破碎的石头,容易发生在寒冷干燥,昼夜温差大的环境中

常见的风化作用:
昼夜温差影响下岩石内外受热不均导致破碎;

也有一些,如花岗岩,从地下到达地表承受的压力变小,本身有一定膨胀,但质地弹性又不够,所以破碎了;
或者岩石的缝隙中有一些积水,积水反复的融冻,导致体积变大,把缝隙成大撑爆了等

化学风化:突出特点是岩石的成分发生了改变,有化学反应的出现,如经历酸雨,通常说在高温高湿环境下更容易发生化学风化,像热带雨林区
生物风化包括了物理和化学风化两个角度,小草扎根在岩石间,它生长扩张的力就是物理的风化

动植物生长中分泌一些物质,对岩石有一些破坏,就是化学风化

地表的岩石经过综合有复杂的风化形成了风化壳,风化壳的上部就是成土母质(没有肥力但存在矿物质,最原始的土壤)

由图,世界上风化作用最强的就是热带雨林区,

风化的强度和岩石的质地也有关,岩石结构越疏松多孔,越容易被风化

苹果岩:位于新西兰南岛海边,主要构成成分是花岗岩,花岗岩形成在地下,抬升到达地表后,外界压力变小,整个石头变膨胀;
加上岩石棱角部分受到的温差变化是最大最迅速的,所以开始从棱角不断地崩解破碎,变得越来越圆润;
而海边风吹日晒热胀冷缩,使得风化作用不断加剧内外受力不均,最终沿着裂隙开始层层脱落爆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