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导读马克思】从政治解放到人的解放——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

2023-07-31 17:02 作者:念头二象性  | 我要投稿

知乎上的文章:

不难从“在地上建立天国”中发现康德哲学的影子

即:此岸世界与彼岸世界的对立

该说法本身就意味着天国仅存在于彼岸世界

而那里都是些不可认识的也不可能来到人间地上的“自在之物”

换言之如果事先预设了地上与天国的对立

那么“不能在地上建立天国”不过是一句无意义的同义反复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

马克思和恩格斯对康德如此批判到:

康德只谈“善良意志”,哪怕这个善良意志毫无效果

他也心安理得,他把这个善良意志的实现

 以及它与个人的需要和欲望之间的协调都推到彼岸世界

康德的这个善良意志

完全符合于德国市民的软弱、受压迫和贫乏的情况,他们的小眼小孔的利益

始终不能发展成为一个阶级的共同的民族的利益

因此他们经常遭到所有其他民族的资产阶级的剥削

如果天国中只有一些虚无缥缈的“善良意志”

那么它就不会和地上有什么联系

“软弱、受压迫和贫乏的情况”便会一直延续

在地上与天国的二元对立中,永远都不会有什么结果

怎么才能走出这种二元对立呢?

马克思恩格斯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德国哲学从天国降到人间;和它完全相反

这里我们是从人间升到天国

这就是说,我们不是从人们所说的、所设想的、所想象的东西出发,

也不是从口头说的、思考出来的、设想出来的、想象出来的人出发

从而去理解有血有肉的人

我们的出发点是从现实实际活动的人,

而且从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中

还可以描绘出这一生活过程在意识形态上的反射和反响的发展

甚至人们头脑中的模糊幻象

也是他们的、可以通过经验来确认的、与物质前提相联系的物质生活过程的必然升华

因此道德、宗教、形而上学和其他意识形态以及与它们相适应的意识形式

便不再保留独立性的外观了“它们”没有“历史”没有“发展”

而发展着自己的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的人们,

在改变自己的这个现实的同时也改变着自己的思维和思维的产物

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

前一种考察方法从意识出发把意识看作是有生命的个体

后一种符合现实生活的考察方法

则从现实的有生命的个人本身出发,把意识仅仅看作是《他们》的意识

这种考察方法不是没有前提的

它从现实的前提出发,它一刻也不离开这种前提

它的前提是人,但不是处在某种虚幻的离群索居和固定不变状态中的人,

而是处在现实的、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

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发展过程中的人

只要描绘出这个能动的生活过程,

历史就不再像那些本身还是抽象的经验论者所认为的那样

是一些僵死的事实的汇集

也不再像唯心主义者所认为的那样,是想象的主体的想象活动

从现实的前提而不是虚假的对立出发,

通过实践才能建立起地上(或人间)和天国之间的桥梁

马克思和恩格斯接着说:

实际上而且对实践的唯物主义者

即:共产主义者来说

全部问题都在于使现存世界革命化,实际地反对并改变现存的事物…

(这里省略)

共产主义对我们来说不是应当确立的状况,

不是现实应当与之相适应的理想

我们所称为共产主义的是那种消灭现存状况的现实的运动

这个运动的条件是由现有的前提产生的

在“消灭现存状况的现实的运动”中,地上与天国的对立就彻底完结了

不能在地上建立天国的问题也会随之消失

【导读马克思】从政治解放到人的解放——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