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I23丨胰腺癌早期检测及诊断研究汇总
如何早期有效进行胰腺癌的诊断和高危人群的筛选,及时进行干预,成为胰腺癌领域近年来的研发热点。
——2023 ASCO GI——
2023年ASCO胃肠道肿瘤研讨会(ASCO-GI2023)于当地时间1月19日-21日在旧金山拉开帷幕。胃肠道(GI)癌症研讨会是一个肿瘤学专题活动,旨在为胃肠道癌症护理和研究组织的成员提供科学和教育内容;为期三天的会议包含了食道、胃、胰腺、小肠和肝胆道、结肠、直肠和肛门等部位癌症的最新科学。会议由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美国胃肠病学会(AGA)、美国放射肿瘤学会(ASTRO)、美国外科肿瘤学会(SSO)联合举办。

胰腺癌是一直关注并追踪最新药物研发进展及临床进度的难治性癌种,在既往的公众号文章中也就免疫联合化疗和/或放疗的多种治疗联合方案进行过整理。胰腺癌,本身具有免疫抑制微环境,且为强结缔组织。导致相关药物研究进展一直处于缓慢状态。而如何早期有效进行胰腺癌的诊断和高危人群的筛选,及时进行干预,成为胰腺癌领域近年来的研发热点。本文就2023 ASCO GI大会上的一些有关胰腺癌早期检测及诊断研究进行汇总
——胰腺癌早期检测联盟 (PRECEDE)——

胰腺癌早期检测 (Pancreatic Cancer Early Detection Consortium,PRECEDE) 联盟的目的是通过建立具有 PDAC 家族史和/或携带致病性/与纵向随访的 PDAC 风险相关的基因中可能的致病性种系变异 (PGV),即PRECEDE 联盟的主要目标是建立一个共享资源,以推动早期发现和预防 PDAC 所必需的关键领域的研究。
PRECEDE Consortium (NCT04970056)是一项观察性前瞻性队列研究,在定义的高风险人群中收集单次或系列生物样本(每 6-12 个月)。
PRECEDE Consortium 收集和处理人类血液的标准化程序将应用于作为研究一部分收集的所有血液样本。条形码样本将存储在临床中心,使用 PRECEDE 研究的特定标签,相应的数据将输入研究数据库。
临床数据和结果将从机构数据库或临床记录中获得,以将患者信息与为研究而获得的生物样本的实验室结果相关联。患者将由他们的主治医师进行随访,并在获得生物样本的程序后接受标准的后续护理。目的是将生物样本提供给所有联合研究人员。
——胰腺导管腺癌近十年诊断的进展——

研究背景
胰腺导管腺癌(PDAC)历来是一个重要的诊断和治疗挑战。多学科方法和新诊断技术的实施改变了这一过程。
研究方法
根据2010年至2021年 PDAC患者的临床数据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分析了诊断和初始治疗的演变过程。
研究结果
回顾了2010-2021年间673例疑似胰腺癌的患者。
其中大多数是转移性的(n=362;53.8%),其次是局部晚期不可切除的(n=166;24.7%)和可切除的或边缘可切的(n=145;21.5%)。
就病理诊断而言,62名患者(9.2%)无法进行诊断,这个数据从2010-2012年的21.2%到2019-2021年的1%(p<000001)不等。
此外,活检次数有所减少,平均活检次数为1.55次(2010-2012年),而病理诊断为1.31次(2019-2021年)。
在最后一个时期,大多数诊断是通过细胞学分析作出的(61.4%;n=121)。
特别是在2019-2021年时间段的患者亚组中,研究者发现在此期间,18例(实体肿瘤)患者进行了NGS(9.1%),其中4例患者有基因突变(22.2%;3例KRAS G12C)。
对89名患者进行了生殖系(g)突变检测,仅发现9例阳性病例(10.1%),其中3例gBRCA1/2突变(3.4%)。
在我们的研究中,随着时间的推移,姑息治疗有所减少。2010-2012年,28.8%的患者接受了专门的姑息治疗,而2019-2021年的比例为9.6%(p<0.0001)。
自2010年以来,PDAC诊断增加,2010-12年为44例/年,2019-21年为66例/年(包括新冠肺炎大流行期)。
研究结论
在过去十年中,PDAC的诊断发生了变化,在不增加侵入性手术数量的情况下,增加了病理诊断患者的百分比。
随着时间的推移,适合抗癌治疗的患者数量也在增加。
在我们的队列中,分子检测的实施将改变20%以上患者的治疗方法。
——使用血浆衍生cfDNA中的5-羟甲基化谱早期检测胰腺癌——

研究背景
胰腺癌症是最致命的癌症之一,约有15-20%的患者诊断为可切除的疾病状态,能够获得相对较好的生存周期。
但主要障碍是缺乏早期检测分子工具,从而对于这部分早期胰腺癌患者,无法及时进行干预。
研究者开发了一种检测方法,可以通过简单的抽血以检测胰腺癌。
该测试采用了一种基于全基因组测序的表观基因组检测方法,5-羟甲基胞嘧啶(5hmC)的测定为包括癌症在内的癌症的早期检测提供了一种独特而稳定的生物标记物。
延申阅读
表观遗传修饰是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DNA 甲基化(5mC)/ 羟甲基化(5hmC)、组蛋白修饰、非编码 RNA 调控等方式会对基因功能和表达水平进行调控,从而影响肿瘤的进展。DNA 5mC / 5hmC 作为表观遗传学修饰的重要机制,是表观遗传修饰领域的研究热点。5hmC 作为一种新兴且稳定的表观遗传标记,不仅是 DNA 去甲基化的中间产物,同时在多种生物学行为和个体生长发育环节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受到众多研究者的追捧和青睐,并在肿瘤检测中逐渐被应用。
研究方法



全血取自660名个体的训练队列(包括132名胰腺癌(PaCa)和528名非癌症)和2150名个体的验证队列(包括102名PaCa和2048名非癌症患者)。
从血浆中分离出游离DNA(cfDNA),从中产生5hmC和全基因组文库并测序。利用5hmC特征集结合DNA片段的物理特征,采用Logistic回归算法对癌症和非癌症样本进行优化分割。
研究结果

训练模型的交叉验证产生了65.9%(95%可信区间,57.2%–73.9%),早期(I-II期)敏感性为57.1%(95%置信区间,44%–69.5%),特异性为98%。
该模型在一组单独的、非重叠的盲组中进一步验证。早期敏感性为68.3%(95%可信区间,51.9%–81.9%),特异性为96.9%(95%置信区间,96.0%–97.6%)。
研究结论
结果表明,血浆来源的cfDNA 5hmC谱能够准确检测早期PaCa,尤其是对于那些患有该疾病的高风险个体,包括具有遗传倾向和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的个体,提供了一种有价值的非侵入性工具。
一项更大规模的临床研究(NODMED-NCT05188586)正在进行中,将为这种致命疾病的高风险个体的检测提供临床验证。

值得一提的是,该项研究还与胰腺癌常用的CA19-9生物标记物进行了类比,对于早期胰腺癌患者的诊断,结果表明,该模型要优于CA19-9。
个人观点
我本人对于目前的Biomarker研究,尤其是二代基因测序的诸多研究,还是保持非常审慎的态度,有时候也会特别反感,对于临床的实践指导意义有限,而且花费昂贵,性价比不高。但不能忽视基础研究,尤其是这种探索性研究,不能代入个人太多看法,要追踪这个领域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