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Chapter 13 硼族元素

2021-03-15 21:28 作者:四水合铜离子_fld  | 我要投稿

Chapter 13 硼族元素

零、元素综述

 

硼族元素分为硼非金属和铝分族金属元素,均有+Ⅲ价氧化态,同时具有+Ⅰ价氧化态,且从上至下+Ⅰ价氧化态呈逐渐稳定的趋势,至Tl因为6s2惰性电子对效应而表现出+Ⅰ价为稳定氧化态。

+Ⅲ价氧化态的硼族元素仍然具有相当强的形成共价键的倾向。铝以下的元素虽然都是金属,然而+Ⅲ氧化态以及18电子结构,也可使原子成键时表现出极性共价键。

硼族元素的价电子层有4个原子轨道,但只有3个电子,因此在形成化合物时,由于最终一个np轨道为空,有很强的接受电子的能力,因此硼族元素化合物是一种优良的Lewis,这种能力表现在分子的自聚合以及同Lewis碱生成稳定的Lewis酸碱加合物。需要注意的是,B最高配位数为4,而其他元素最高配位数为6。

 

一、硼

1、单质硼

硼单质分为晶体硼和无定形硼两大类。晶体硼硬度高,导电性差,但电导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从而显示出与金属晶体的不同。晶体硼的化学活性较低,无定形硼相对较高。

(1)硼单质的晶体结构

晶体硼的基本结构单元为正二十面体含有3c-2e,所有硼原子均形成共价键,因此硼单质硬度大。结构单元中前部3个硼原子形成的三角形所在平面与后部3个硼原子形成的三角形所在平面平行,而中部6个硼原子不共面vampirefld

(2)硼单质的化学性质

       1.能与非金属单质和金属单质反应,除F2常温下可直接反应,其余需要高温条件。金属硼化物一般具有较高的熔点和硬度。

              e.g.  B + S ===

       2.能从许多氧化物中夺取氧,可作为去氧剂。这是因为硼氧键的键能很大。

              e.g.  B + H2O(g) ===

       3.能与热的浓硝酸或热的浓硫酸反应,不与非氧化性酸反应。

              e.g.  B + HNO3(浓) ===

       4. 在有氧化剂存在时与强碱反应

              e.g.  B + NaOH + KNO3 ===

(3)硼单质的制备

硼单质的制备方法主要有三种:

1.硼砂法 —— 得到无定形硼

              step 1 : 强酸制弱酸,利用Na2B4O7 + H2SO4 (试写出方程式)

              step 2 : 脱水得到B2O3

              step 3 : 用镁高温热还原

2.氢气还原法 —— 可得到纯度很高的硼单质

3.热分解法 —— 热分解BI3可得到α-菱形硼

2、硼氢化合物

(1)乙**的制备

乙**的制备主要有以下三种方法:

       1.金属硼化物法:Mg3B2 + H3PO4 à **混合物 à

       2.氢气还原法:无声放电条件下,用氢气还原BCl3。

e.g.  BCl3 + H2 === (无声放电)

       3.氢化铝锂还原法:乙醚介质中,用氢化铝锂还原BCl3。

              e.g.  BCl3 + LiAlH4 === (乙醚中)

(2)乙**的性质 —— 可以发生“取代”反应

       1.在空气中可以自燃,且放出比等摩尔烷烃更多的热量

e.g.  B2H6 + O2 ===

       2.易被氯气氧化,生成BCl3。

              e.g.  B2H6 + Cl2 ===

       3.极易水解

              e.g.  B2H6 + H2O ===

       4.与甲醇反应,生成硼酸甲酯

              e.g.  B2H6 + CH3OH ===

       5.与氨气在600℃反应,生成六方氮化硼。虽然六方氮化硼具有贯穿分子的大π键,但因其带隙太高,并不能导电,是优良的绝缘体。

              e.g.  B2H6 + NH3 ===

         P.S.与氨气在180℃反应,生成一种被称为“无机苯”的硼氮六环(B3N3H6)无色液体,与苯是等电子体,如下图所示。

“无机苯”结构图

(3)**(BnHn+4或BnHn+6)的结构

**中存在五种类型的化学键:

经典化学键:B – B键、B – H 键

3c-2e键(三中心两电子键):氢桥键、开式硼桥键、闭式硼桥键

需要说明的是,分子轨道理论认为,只有一种硼桥键。氢桥键的分子轨道能级图如下图所示,硼桥键的分子轨道能级图与之类似。

氢桥键的分子轨道图

P.S. 1957~1959年美国科学家Lipscomb提出解决硼氢化合物的“三中心键理论”,获得巨大成功,荣获1976年诺贝尔化学奖。

相关参考文献DOI:10.1126/science.196.4294.1047

(4)硼氢配合物

NaBH4可由氢化钠和硼酸甲酯制备,其余硼氢化物可由硼氢化钠制得。

       e.g.  NaH + B(OCH3)3 === (250℃,油水浴)

硼氢化物是重要且极强的还原剂

BH4- + 8OH- === H2BO3- + 5H2O + 8e- ;

LiBH4和NaBH4 被认为是有机化学上的“万能还原剂”。硼氢化锂与水激烈反应,生成LiBO2和H2

       e.g.  LiBH4 + H2O ===

3、硼的含氧化合物

(1)三氧化二硼(B2O3)和硼酸(H3BO3)

       三氧化二硼很难结晶,较低温度下极其缓慢脱水才能得到B2O3晶体。1000℃以上得到夹角不固定的折线形的B2O3蒸汽。(参考文献:10.1016/0166-1280(81)85110-X)

        B2O3与水反应:水量充足时生成硼酸,水量不足时生成偏硼酸[B3O3(OH)3]。偏硼酸结构如下图所示:


偏硼酸结构

       e.g.  B2O3 + H2O === (热的水蒸气)

2.硼砂珠实验 —— B2O3是酸性氧化物,可与碱金属氧化物反应

       常见氧化物的硼砂珠实验颜色如下:

硼砂珠实验颜色表

              e.g.  Fe2O3 + B2O3 === (共熔)

       硼酸具有片层状结构,层与层之间以分子间作用力联系在一起,可做润滑剂。

1.硼酸是一元弱酸,其在水中电离为结合水中OH-而生成[B(OH)4]-

              e.g.  B(OH)3 + H2O ===

这种机理可以看出,硼酸是一种Lewis。若加入乙二醇、甘油等多元醇时,硼酸酸性增强,这是因为生成了很稳定的硼酸酯,增大了反应的平衡常数。vampirefld

2.硼酸遇较强酸可以显碱性

              e.g.  B(OH)3 + H3PO4 ===

3.硼酸失水先生成偏硼酸,再生成硼酸

4.硼酸可以发生酯化反应此反应产物点燃会产生绿色火焰,这是鉴定硼酸的一种方法

              e.g.  B(OH)3 + C2H5OH === (浓H2SO4)

(2)硼砂

硼砂是带有四个结晶水的四硼酸的钠盐,其酸根离子由两个BO3­单元和两个BO4单元组成,结构如右图所示,分子式为Na2B4O5(OH)4·8H2O。若其受热分解,则失去结晶水和两个羟基水,阴离子如下图所示。故硼砂也可写作Na2B4O7·10H2O。

Na2B4O5(OH)4·8H2O

    

Na2B4O7·10H2O

   硼砂为弱酸弱碱盐,其水解能生成H3BO­3—[B(OH)4]-缓冲体系。

              e.g. [B4O5(OH)4]2- + H2O ===

       硼酸盐的种类很多,但都是由BO3­单元和BO4单元组成。

4、硼的卤化物(BnXn+2)

硼的卤化物满足通式BnXn+2,但实际上,最常见的是n=1时的卤化物,偶有n=2时的卤化物(如B2Cl4),这是因为,三卤化物BX3中含有大π键。大π键也能解释BX3分子中三条键等长。接下来讨论的是三卤化物的情况

(1)三卤化硼Lewis酸性顺序

一般情况下,Lewis酸性强弱顺序为:BI3 > BBr3 > BCl3 > BF3,这与电负性预测结果相反(电负性预测随着卤素周期数增加,电负性减小,中心电荷正负性逐渐减弱,Lewis酸性逐渐减弱)。这是因为,随着卤素原子半径增加,卤素p轨道和硼的p轨道因重叠程度降低而使形成的大π键减弱,进行酸碱加合时破坏大π键的难度减弱,使得最终呈现出来的酸性增强。vampirefld

若与三卤化物酸碱加合的Lewis碱引起大π键变形的程度小,如CO与其反应,则依然按照电负性预测顺序。总结下来就是:三卤化硼的Lewis酸性强弱变化顺序与其作用的Lewis碱有关

(2)三卤化物的Lewis酸碱加合反应

       e.g. BF3 + NH3 ===

              BF3 + H2O ===

              BCl3 + H2O ===

注意第二个方程式与第三个方程式的区别,BF3与水反应时的产物仍能够与BF3发生进一步的反应

 

二、铝(此部分略写)

1.铝的重要性质:两性

2.铝的氢化物(AlH3)n制备:氢化锂+三氯化铝

              e.g. LiH +AlCl3 ===

  当LiH过量时,将会有LiAlH4生成。

3.铝的卤化物

        除AlF3为离子化合物外,其余均为共价化合物,在气相时双聚。

       AlCl3等无法像BCl3形成大π键稳定,是因为Al和Cl原子半径相对较大,不易形成大π键。

 

三、镓、铟、铊

1、惰性电子对效应

同族元素,从上到下,与族数对应的最高氧化态越来越不稳定,与族数差 2 的氧化态愈来愈稳定。这种效应,在第六周期尤为明显。

造成这种效应,尤其是6s2惰性电子对效应的原因主要由两个:(1)原子半径大,致使电子云重叠能力差;(2)内层电子多,内层电子与键合原子的内层电子的斥力较大。

2、单质

(1)三种单质都可与非氧化性酸及氧化性酸反应

              e.g. Ga + H2­SO4(稀) ===

                     Tl + HNO3(浓) ===

(2)只有镓才能与碱反应,显两性;而铟、铊均不能与碱反应。

(3)三种金属与F2反应剧烈,与其他非金属单质反应较缓慢,有时需要加热。

3、氧化物和氢氧化物

       +Ⅲ价无论是氧化物还是氢氧化物,均难溶于水随着周期数增大,稳定性减弱,氧化性增强,碱性增强,其中Tl(OH)3几乎不能稳定存在。TlCl3溶液中加入强碱,直接生成Tl2O3

              e.g.  TlCl3 + OH- ===

       棕色的Tl2O3受热分解,变成黑色的Tl2O

              e.g.  Tl2O3 === (Δ)

       对于Ga(OH)3,其酸性强于Al(OH)3,表现在其能溶于氨水。

       +Ⅰ价氧化物Tl2O和氢氧化物TlOH易溶于水。TlOH受热易分解

              e.g.  TlOH === (Δ)

4、卤化物简介

       镓、铟各有四种三卤化物,铊由两种三卤化物和四种一卤化物。同时存在表观氧化数为+Ⅱ等的卤化物,如GaCl2、Tl4Cl6。这些卤化物中实际上只存在MⅠ和MⅢ,以下为一些卤化物中M的存在形式:

       MCl2 (M=Ga、In、Tl) :M+ 和 [MCl4]-

       Tl4Cl6 :Tl+3[TlCl6]

5、TlⅠ&TlⅢ

(1)Tl强氧化性

1. TlⅢ能氧化很多物质

              e.g.  Tl(NO3)3 + SO2 ===

                       Tl(NO3)3 + KI ==

              注意:TlX均为难溶固体,且具有感光性

2.TlBr3和TlI3难以存在,TlCl3也不稳定,受热时易发生分解生成TlCl和Cl2

              e.g.  TlCl3 === (Δ)

(2)Tl稳定价态

       向Tl2SO4溶液中加入Cl-,可生成TlCl沉淀

              e.g.  Tl2SO4 + Cl- ===

TlCl可溶解于H2SO4溶液生成TlHSO4

       e.g.  TlCl + H2SO4 ===

Tl2SO4溶液中加入HS-,可生成Tl2S蓝黑色沉淀

       e.g.  Tl2SO4 + HS- ===

TlⅠ遇强氧化剂时,可被氧化成Tl

       e.g.  TlNO3 + Cl2 ===

                TlCl + Cl2 + H2O ===

                Tl2SO4 + H2O2 ===


Chapter 13 硼族元素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