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抢盐!!! 中国的盐,到底有多了不起?
“囤盐”
突然间成了一个热搜词。

中国,
盐之国
我国是最早生产盐的文明之一,盐对于我们的生活,乃至中华文明的意义,再强调也不为过。
盐的种类:
盐的来源,分为两大类:海盐和陆盐。海盐味道清爽,并带有清冽的海水、矿物质味道;陆盐又分为岩盐、湖盐和井盐。
下面我们就主要讲一下湖盐和井盐
1
湖 盐

湖盐是人类最早发现的食用盐类,湖盐指盐湖中采掘的盐或以盐湖卤水为原料制成的盐。一般通过采盐机或者采盐船直接从盐湖中采掘原盐,并通过运输、洗涤脱水、堆垛等步骤完成生产,其咸度相对柔和。
我国共有1500多个盐湖,它们多半深居内陆、地形封闭,没有外流渠道;盐分通过内流河不断进入湖泊,加上多风少雨、蒸发量大的
特殊气候
,盐分越攒越多,长年累月便形成了盐湖。

▲湖盐
青藏高原,
是离天空最近的地方。除了一望无际的雪山、草原,赋予她神秘魅力的,还有300多个
清澈蔚蓝的盐湖
。也许你早就认识了茶卡盐湖,但这里真正的
“颜王兼盐王”
,只能是
察尔汗盐湖
。
▲察尔汗盐湖
它的面积达5856平方公里,是国内最大的盐湖。它在柴达木盆地历经风吹日晒,不仅颜值极高,还练得
身板结实
。高浓度的湖水中富含钾、锂、硼、镁等元素,能自然结成
盐钟乳
,形成丰富多彩的
盐喀斯特地貌
。
这些结晶的盐,凝结成坚固厚实的盐盖,甚至能撑起
青藏铁路、公路
的建筑。作为我国最大的盐湖,察尔汗盐湖蕴含着巨量的宝藏,
拥有足够全球人口吃1000年的食盐矿藏。
2
湖 盐
井盐
是一种在类似于岩盐的地下盐矿里,通过汲卤取盐技术而生产出来的。
▲盐井
所谓的卤,就是被封存在地下的水,但这水并不是一般淡水,今天的四川盆地在远古时期,曾经是一个巨大的内陆咸水湖,后来气候变得比以前炎热干燥,使得湖水越来越少,积存在盆地的低洼地带,还被封存在了地下,而这些被封存起来的湖水,就是我们所说的卤水。
▲井盐
生产井盐,首先用水桶直接从盐井中将盐水提取出井,倾倒在滤盐土中,利用阳光暴晒,蒸发水分,提高盐土含盐量。
▲井盐盐场辊工在维护天车
再用盐水对盛入竹篓中的盐土进行浸泡,浇灌,滴漏,收集更高浓度的盐水。
然后将淋滤出来的盐水添满一锅,用木柴煅烧,先用大火,使其锅开水沸,再改成小火,慢慢蒸发,再添加盐水,又改大火。

▲井盐
如此反复,待锅中起泡,加进玉米面约一两,锅中水分蒸发,成泥沙状,继而盐分析出,如堆雪、白糖沉淀在锅中,最后用粗瓷碗捞盛放入桶中储存。
1835年,自贡燊海井突破到1001.42米,成为世界第一口人工开凿的超千米深井。与海盐相比,井盐的味道更柔和,入口后是鲜味先至,咸味来得很慢,十几秒后,口中隐隐还有一点回甘。而腌制正宗的四川泡菜,必不可少的就是自贡井盐,腌出来的泡菜脆度是最好的,据说用自贡的井盐泡制泡菜永远不会遇到起花的现象。

一旦盐
囤多了,最终的结局一定是浪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