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晓歌的档案

偶然在群里看到了这张图,我猜内容应该是晓歌扮演家庭教师然后杀了小姑娘父母的故事。
为什么是猜?因为这段文字粗略一看完全看不懂是什么意思。(仔细一看也没看懂)
文里各种病句、表意不明、前后矛盾的情况一抓一大把,越看越觉得难以接受。
首先来看第一句:那是一个小姑娘,只有五六岁,晓歌是这个小姑娘的家庭教师,教她乐器的基础知识,偶尔读读故事书,学做一些简单的点心。
晓歌是家庭教师,教小姑娘乐器知识。到这里没问题。
后两段就显得又奇怪又多余,“读故事书”、“学做点心”按理来说应该也是晓歌要教小姑娘的事情,晓歌要做的是“教她乐器知识”、“为她读故事”、“教她做点心”。
但按文中的说法,就变成了晓歌只教小姑娘乐器知识,后续两件事成了晓歌自己的业余活动。(这还和后文连上了,以至于让我怀疑是不是我的理解出了问题)
第二句:小姑娘有些畏惧平日里不苟言笑的父母,仆人们也不会和贵族家的女儿有过多交谈,家庭教师的身份既有师长的地位,也有朋友的亲近,小姑娘很快就十分依赖自己这位文静的老师。
我不知道该怎么说,就给我一种很强的违和感(我水平过低)。长长一句话,起码有三个语病......
第三句:晓歌从来没有回答过小姑娘问出的,关于老师是否知道自己的父亲母亲在做什么的问题,也没有给她讲过除了音乐以外的任何知识、
非常臃肿的描述,但却能和第一句逻辑自洽(我感到困惑)。顺带一提,到目前为止所有的“她”,指代的都是小姑娘。
第四句:直到她恐惧又颤抖地完成了自己的第一个任务,怀着自己能活下去的喜悦和对眼前鲜血的强烈恶心,她匆匆忙忙地到达了规定的地点,在回程搜身的路上,来接应的人从她身上搜出了一个不能带回去的东西——一个被小姑娘不知什么时候塞进口袋的布偶。
同样臃肿的描述,而且一个非常突兀的情况,“她”指代的对象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变成了晓歌。(这个我知道,主语不明)
我把理论知识基本都忘光了,但仅剩的一点语感也让我感到非常难受。
那是一个小姑娘,只有五六岁,晓歌是她的家庭教师,负责教她基础的乐器知识,偶尔也教她做简单的点心,为她读一些睡前故事。
小姑娘那过于严肃的父母令她感到有些畏惧,仆人们也因此不敢与她做过多交谈。于是,亦师亦友的晓歌很快就成了她唯一能依赖的对象。
晓歌的话很少,几乎不会为小姑娘讲解任何她职责之外的知识,也从没有回答过关于小姑娘父母的任何问题,即使小姑娘对此有千百分的好奇。
怀着生存的喜悦和对鲜血的厌恶,晓歌终于完成了自己的第一个任务。
在回程搜身的时候,接应者从她随身背包中搜出了一个不能被带回去的东西——一个布偶,一个不知什么时候被小姑娘塞进来的布偶。
晓歌的讲述到这里就结束了,她坐在椅子上,低着头,轻轻抚摸着自己收养的小羽兽。
她从没有解释过自己的失误,没人知道布偶为什么能被小姑娘塞进她的背包。
是因为恻隐?亦或是愧疚?没人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