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高衔接】“初中不讲,高中必会”的因式分解定理大汇总!|不得不提的拆添项

数学初高衔接第一讲总结
挑毕业礼物➕做毕业联欢pdf账单搞了一天来迟了……疲惫……
祝考完的大家都可以上岸!!
我语文不太行,有什么地方没记清楚欢迎指出!
不过着实没想到笔记里平方打不出也不能添加自己的图片🤣
-
(包含0的简介以及评论内容概述)
-
0的课程介绍:
初高衔接数学共有6讲
课程理科难度会加大,文科也会进行全新升级。
如果听课过程中遇到不认识的名词请积极查询(如果还有不懂评论区也可以问一下,就算0没空回复大家看到应该也会回复)
此处优先推荐:找一数(我个人觉得大家都熟,他基础讲的很详细,内容深入后也会反复鞭尸基础知识点,适合大部分学子。而且评论区人也多一点)。
-
第一讲:因式分解深度拓展
1.
2.
3. 双十字相乘法(见下期)
4. 待定系数法(见下期)
TIP:此处讲的内容高中基本默认你会,不能理解的做好摘记反复记忆。
0挑的题都很经典,适合反复回顾(重刷)。
不用着急,每天进步一点点!本次内容不需要多刷题,把这里搞懂差不多啦,可以过一段时间后把例题重新做一遍看看。
尽管难但也请耐心听完,一定有收获!
这几讲会是很痛苦的时间,但是只要跟下来了后面就会轻松很多啦~
-
正式课程内容:
Part1
(记住这7条!)
(1)为我们初中所学的两个完全平方公式的拓展。
勘误:第二条正确写法应该是:
(a-b-c) (a-b-c) =a2+b2+c2-2ab-2ac+2bc)
不是-2bc是+2bc!!!基础不好的一定要学会自己算一下!!!
(2) 为立方和和立方差公式,(3) 为和的立方和差的立方
(我的ps:数学最重要的是理解数学语言,一定要注意微小区别。忌讳用语不准确,比如老婆饼里没老婆,立方的和与和的立方这样相近的东西会出现很多,讲完杨辉三角后0也会解释一下,听就得,看错一个字就和高分说拜拜了2333)

由(3) 我们可以继续深入:
不单单和/差的立方,四次方甚至九次方,根据杨辉三角我们都可以写出来:(具体怎么写听0讲吧,大部分同学七年级应该就了解过,笔记里几次幂没法打)

(4)(我的ps: 自己推一遍就好,这个其实忘掉也没事)
--过渡线--(5, 6, 7的重要性:)
(5) 和(6) 是拓展内容,数论整除用得多,实在记不住就算了。
(7) 为欧拉公式(0说也叫三个老头,不过这个称呼我没听到过hhhhh),这个要记!
--过渡线--
(5) 中间全部消掉啦!
(6) 用杨辉三角解决,写法和之前解释的一样。
(我的ps:都可以与(2)结合起来看,是立方和/差的变形。)
(7) 七年级提优过的同学们!因式分解中不要把后半部分化回和/差的平方!!这时因式分解已经结束了。
(具体怎么推0说以后会详细解释,此处你只要把它抄下来记住就好啦!)(右下角被遮住的是(2c))

Part2
我的ps:此part题目放在下方,具体解法请点击上方空降自己听,部分知识点(即part1未提及的)总结在下方。
*拆项:把代数式中的某项拆成两项或几项的代数和。
添项:在代数式中添上和为零的几项。
用于帮助找到公因式。
*分解后看到二次三项式要警惕,因为很可能可以再分。
判断二次三项式是否能再拆:主元法,即将一个字母看为未知数,另一个视为常数。然后计算△不小于0则可以拆(建议用十字相乘法)。
*撞墙后尽快换方向。
*写的时候尽量按降幂排序,改卷老师不容易看错,即a2所在项放前面然后a1所在项。
(ps我【错误示范】就是写(a+b) 2=a2+b2+2ab的😂因为七年级的时候总记不住数学书给的顺序,看来应该改一下习惯了)(正确示范:(a+b) 2=a2+2ab+b2)
*算完记得检验!
*多练习,寻找你的经验和数感。从听懂到会做是一个逐渐逐进的过程。
*可用试根法(欧皇凑根法,我一般称之为凑凑大法,简单且有效,字面意思不必解释。)
*大除法(乘除法),难以概括自己听吧(也有可能放假放飞自我48h里只睡了4h还忙了一大堆事现在脑子不太清醒)。
*阶梯式,对于一长串好像很规整的式子。把常数项全拆开,比如2a写成a+a,看起来能组的摆一起观察。
*对称式,对于一长串好像对称的式子。把相近的摆一起并提取公因式观察。(通常这个比上面那个难使)。





--
0提供的免费讲义:
网盘链接:https://pan.quark.cn/s/c293fa732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