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裘马轻狂、恋家爱妻、赤子之心,你不了解的杜甫一生~

2023-06-01 09:42 作者:云书网  | 我要投稿



如果中国历史上,有一个人可以被称为“最伟大的诗人”,那么,这个人应该是,杜甫。
活了59载,写了1000多首诗,真实的杜甫应该是什么样子?是一个干瘦的老爷子,满脸愁苦,终日为生计奔波?不!


洛阳城里长大的小杜,自小不凡。
20多岁时漫游齐鲁的杜甫,志向高远,“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思念李白的杜甫,深情厚意,你是“江东一片云”,我是“长安一棵树”。
一生为温饱苦恼的杜甫,仍热爱生活,“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


少年杜甫天才儿童&熊孩子


大唐开元七年,

河南巩县一座大户人家的院落内。

一个七岁男童从书房跃出,

双手持一页墨迹未干的宣纸

穿过花木繁盛的庭院,来到一间卧房。

不管三七二十一

便摇醒正在午睡的父亲大人:

“快起来看,我写了一首《咏凤凰》!”

其父睡至正酣,

忽被打扰,正欲发作,

转头望见孩子一脸的期待神色,

随即转为爱怜。


接过孩子的诗作后更是面色大喜:

“骆宾王七岁作《咏鹅》,

我儿七岁咏凤凰,

你爷爷的诗才后继有人啊!”

男孩脸上立刻飞上一抹潮红,

眼眸中星光闪烁:

我不仅要继承爷爷的诗才,

我还要超越爷爷!

这个七岁孩子不是别人,

正是我们从前语文课本中出现频率最高,

大家最熟悉的杜甫!

一提起杜甫,大家都很有发言权:

这人我熟啊,

从小穷困潦倒,饥寒交迫,

整天不是山谷捡橡果、

就是雪地寻山芋,

好不容易盖个茅草屋,

房顶还被大风掀跑了……



总而言之一句话:

穷苦人家的孩子,不容易啊!

如果你也是这么想的,

那么恭喜你,和我一样,

被骗了一千多年!


号外!!!

我杜甫是官三代


爷爷杜审言、爸爸杜闲都当官

更让杜甫自豪的是

爷爷杜审言是个大诗人!

杜审言经常恃才而口吐狂言

“吾之文章,合得屈宋作衙官;

吾之书迹,合得王羲之北面。”

这意思是

文采比屈原、宋玉好

书法则超过了王羲之


估计杜甫打小就接受了洗脑家教

动不动就说:

“吾祖诗冠,古诗是吾家事”,

李白估计早被他忘到九霄云外了。


穷孩子视高考为出路,

杜甫有才又有钱,

压根不把高考放心上。

公元731年,

他开始漫游吴越之地,

玩累了才去参加高考,

这种状态考得上才怪!


然而,

对于富N代来说,

考不上也没啥好愁滴,

杜甫继续开启了齐赵之游

来到齐鲁交界的泰山,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来到赵国邯郸

又上演了一出射雕英雄传,

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

呼鹰皂枥林,逐兽云雪冈。


苏轼那句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

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灵感估计就来源于此。



游玩期间,

他还顺便迎娶白富美杨氏

后者是农业部副部长(司农少卿)杨怡的千金,

年方十九的千金大小姐,

知书达理、聪明贤惠,

追她的青年才俊排队到门外。

但偏偏看上了一无所有的杜甫,

成了杜甫的妻子,

眼看杜甫就要走上人生巅峰。



然而,

人生就像过山车,

你爬得越高,落得越快!

没多久,老爹去世。

杜甫生活陷入了困境,

再也不能啃老,只能去参加高考,

不幸的是

碰上了坑爹HR李林甫,

这货闭塞贤路,

骗CEO(皇上)说“野无遗贤”,

那一届零录取,

可怜杜甫就这样被狠狠涮了。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为了妻子

杜甫不得不低下诗人高贵的头颅,

去写诗拍别人马屁,

最后混了个“右卫率府胄曹参军”的工作 。

说白了就是兵器库里看仓库的。

杜甫万万没想到

他刚有了份稳定工作。

安史之乱爆发了。


人生有两出悲剧,

一是万念俱灰;二是踌躇满志。

惨人老杜都占全了,

在万念俱灰中踌躇满志。


从44岁逆袭,到59岁离世,

晚年老杜很忙,

忙着以诗为剑,

记下这兵荒马乱里“吃人”的瞬间。


他踌躇满志,

但没有愤愤不平,

既然官场不要,

那就将满腔热血,

托给一对辣眼,一颗柔心,

和一双沾满了血淋淋现实的双手。

简而言之,老子要战斗!


黑暗里,他无数次挑灯夜战,

强撑着肺炎、疟疾、痛风、

眼疾、糖尿病、偏瘫的病体,

写了1400多首诗,

徒手写下了唐朝史记。


这里头有王朝的表面盛世: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有庶民撕心裂肺的痛苦:

眼枯即见骨,天地终无情。


有良民无家可归的迷茫:

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有人生无常的叹息:

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


有对时代英雄的惋惜: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沾襟。


他把自己和百姓的血泪都揉进了诗里,

即便世间不公让他郁郁不得欢,

可他终究没成为愤青。



公元768年的秋天,

在杜甫生命的最后两年,

他独自登上夔州白帝城外的高台。

欲买桂花同载酒,

终不似,少年游。


他的一生是颠沛流离的一生,

但虽满身沧桑,

却活得风骨独具。


裘马轻狂、恋家爱妻、赤子之心,你不了解的杜甫一生~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