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2019年全国一级建造师执业资格考试市政公用工程管理与实务案例

2023-07-23 08:21 作者:李老师rush  | 我要投稿

三、实务操作和案例分析题[共5题,(一)(二)(三)题各20分,(四)(五)题各30分]

案例一

甲公司中标某城镇道路工程,设计道路等级为城市主干路,全长560m.横断面型式为三幅路,机动车道为双向六车道。路面面层结构设计采用沥青混凝土,上面层为厚40mmSMA-13,中面层为厚60mmAC-20,下面层为厚80mmAC-25。

施工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

事件一:甲公司将路面工程施工项目分包给具有相应资质的乙公司施工。建设单位发现后立即制止了甲公司的行为。

事件二:路基范围内有一处干涸池塘,甲公司将原始地貌杂草清理后,在挖方段取土一次性将池塘填平并碾压成型,监理工程师发现后责令甲公司返工处理。

事件三:甲公司编制的沥青混凝土施工方案包括以下要点:

(1)上面层摊铺分左、右幅施工,每幅摊铺采用一次成型的施工方案,2台摊铺机呈梯队方式推进,并保持摊铺机组前后错开40~50m距离。

( 2)上面层碾压时,初压采用振动压路机,复压采用轮胎压路机,终压采用双轮钢筒式压路机。

( 3)该工程属于城市主干路,沥青混凝土面层碾压结束后需要快速开放交通,终压完成后拟洒水加快路面的降温速度。

事件四:确定了路面施工质量检验的主控项目及检验方法。

【问题】

1.事件一中,建设单位制止甲公司分包的行为是否正确?说明理由。

2.指出事件二中的不妥之处,并说明理由。

3.指出事件三中的错误之处,并改正。

4.写出事件四中沥青混凝路面面层施工质量检验的主控项目(原材料除外)及检验方法。

案例二

某公司承建长1.2Km的城镇道路大修工程。现状路面面层为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内容包括:对沥青混凝土路面沉陷、碎裂部位进行处理;局部加铺网孔尺寸10mm的玻纤网以减少旧路面对新沥青面层的反射裂缝,对旧沥青混凝土路面铣刨拉毛后加铺厚40mmAC-13沥青混凝土面层,道路平面如图2所示,机动车道下方有一DN800mm污水干线,垂直于该干线有一DN500mm混凝土污水管支线接人,由于污水支线不能满足排放量要求,拟在原位更新为DN600mm,更换长度50m

如图2中~井段。

来百度APP畅享高清图片

项目部在处理破碎路面时发现补挖深度介于50~150mm之间,拟用沥青混凝土一次补平。在采购玻纤网时被告知网孔尺寸10mm的玻纤网缺货,拟变更为网孔尺寸20mm的玻纤网。

交通部门批准的交通导行方案要求:施工时间为夜间22:30至次日5:30,不断路施工。为加快施工速度,保证每日5:30前恢复交通,项目部拟提前一天采用机械洒布乳化沥青(用量0.8Lm'),为第二天沥青面层摊铺创造条件。

项目部调查发现:~井段管道埋深约3.5m,该深度土质为砂卵石,下穿既有电信、电力管道(埋深均小于1m ),井处具备工作井施工条件,污水干线夜间水量小且稳定支管接入时不需导水,~井段施工期间上游来水可导入其他污水管。结合现场条件和使用需求,项目部拟从开槽法、内衬法、破管外挤法及定向钻法四种方法中选择一种进行施工。

在对井内进行扩孔接管作业之前,项目部编制了有限空间作业专项方案和事故应急预案并经过审批;在作业人员下井前打开上、下游检查井通风,对井内气体进行检测后未发现有毒气体超标;在打开的检查井周边摆放了反光锥桶。完成上述准备工作后,检测人员带着气体检测设备离开了现场,此后2名作业人员俱穿戴防护设备下井施工,由于施工时扰动了井底沉积物,有毒气体逸出,造成作业人员中毒,虽救助及时未造成人员伤亡,但暴露了项目部安全管理的漏洞,监理因此开出停工整顿通知。

【问题】

1.指出项目部破损路面处理的错误之处并改正。

2.指出项目部玻纤网更换的错误之处并改正。

3.改正项目部为加快施工速度所采取的措施的错误之处。

4.四种管道施工方法中哪种方法最适合本.工程?分别简述其他三种方法不妥的主要原因。

5.针对管道施工时发生的事故,补充项目部在安全管理方面应采取的措施。

案例三

某市政企业中标一城市地铁车站项目,该项目地处城郊结合部,场地开阔,建筑物稀少,车站全长200m,宽19.4m,深度16.8m,设计为地下连续墙围护结构,采用钢筋混凝土支撑于钢管支撑,明挖施工。本工程开挖区域内地层分布为回填土、粘土、粉砂、中粗砂及砾石,地下水位位于3.95m处。详见图3。

项目部依据设计要求和工程地质资料编制了施工组织设计。施工组织设计明确以下内容:(1)工程全长范围内均采用地下连续墙围护结构,连续墙顶部设有800x1000mm的冠梁;钢筋混凝土支撑与钢管支撑的间距为:垂直间距4~6m,水平间距为8m。主体结构采用分段跳仓施工,分段长度为20m.

(2)施工工序为:围护结构施工→降水→第一层土方开挖(挖至冠梁底面标高)→A→第二层土方开挖→设置第二道支撑→第三层土方开挖→设置第三道支撑→最底层开挖→B→拆除第三道支撑一C→负二层中板、中板梁施工→拆除第二道支撑→负一层侧墙、中柱施工→侧墙顶板施工→D。

( 3)项目部对支撑作业做了详细的布置:围护结构第一道采用钢筋混凝土支撑,第二、第三道采用d 609x16mm的钢管支撑,钢管支撑一端为活络头,采用千斤顶在该侧施加预应力,预应力加设前后的12h内应加密监测频率。

(4)后浇带设置在主体结构中间部位,宽度为2m,当两侧混凝土强度达到100%设计值时,开始浇筑。

(5)为防止围护变形,项目部制定了开挖和支护的具体措施:

a.开挖范擞及开挖、支撑顺序均应与围护结构设计工况相一致。

b.挖土要严格按照施工方案规定进行。

c.软土基坑必须分层均衡开挖。

d.支护与挖土要密切配合,严禁超挖。

【问题】

1.根据背景资料本工程围护结构还可以采用哪些方式。

2.写出施工工序中代号A、B、C、D对应的工序名称。

3.钢管支撑施加预应力前后,预应力损失如何处理?

4.后浇带施工应有哪些技术要求?

5.补充完善开挖和支护的具体措施。

案例四

某公司承建一座城市快速路跨河桥梁,该桥由主桥、南引桥和北引桥组成,分东、西双幅分离式结构,主桥中跨下为通航航道,施工期间航道不中断。主桥的上部结构采用三跨式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跨径组合为75m+120m+75m;南、北引桥的上部结构均采用等截面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跨径组合为( 30m × 3 ) ×5;下部结构墩柱基础采用混凝土钻孔灌注桩,重力式U型桥台;桥面系护栏采用钢筋混凝土防撞护栏;桥宽35m,横断面布置采用0.5m(护栏)+15m(车行道)+0.5m(护栏)+3m(中分带)+0.5m(护栏)+15m(车行道)+0.5m(护栏);河床地质自上而下为厚3m淤泥质黏土层、厚5m砂土层、厚2m砂层、厚6m卵砾石层等;河道最高水位(含浪高)高程为19.5m,水流流速为1.8m/s。桥梁立面布置如下所示:

项目部编制的施工方案有如下内容:

(1)根据主桥结构特点及河道通航要求,拟定主桥上部结构的施工方案,为满足施工进度计划要求,施工时将主桥上部结构划分成0、①、②、③等施工区段,其中,施工区段0的长度为14m,施工区段①每段施工长度为4m,采用同步对称施工原则组织施工,主桥上部结构施工区段划分如图4所示。

(2)由于河道有通航要求,在通航孔施工期间采取安全防护措施,确保通航安全。

(3)根据桥位地质、水文、环境保护、通航要求等情况,拟定主桥水中承台的围堰施工方案,并确定了围堰的顶面高程。

(4)防撞护栏施工进度计划安排,拟组织2个施工组同步开展施工,每个施工班组投入1套钢模板,每套钢模板长91m,每钢模板的施工周转效率为3天。施工时,钢模板两端各0.5m作为导向模板使用。

【问题】

1.列式计算该桥多孔跨径总长;根据计算结果指出该桥所属的桥梁分类

2施工方案(1)中,分别写出主桥上部结构连续刚构及施工区段②最适宜的施工方法;列式计算主桥16号墩上部结构的施工次数(施工区段③除外)。

3.结合图4及施工方案( 1),指出主桥“南边孔、跨中孔、北边孔”先后合龙的顺序(用“南边孔、跨中孔、北边孔”及箭头“→”作答;当同时施工时,请将相应名称并列排列);指出施工区段③的施工时间应选择一天中的什么时候进行?

4.施工方案(2)中,在通航孔施工期间应采取哪些安全防护措施?

5.施工方案(3)中,指出主桥第16、17号墩承台施工最适宜的围堰类型;围堰高程至少应为多少米?

6.依据施工方案(4),列式计算防撞护栏的施工时间。(忽略伸缩缝位置对护栏占用的影响)。

案例五

某项目部承接一项顶管工程,其中DN1350m管道为东西走向,长度90m,DN1050mm管道为偏东南方向走向,长度80m。设计要求始发工作井y采用沉井法施工,接收井A、C为其他标段施工(如图5所示)。项目部按程序和要求完成了各项准备工作。

开工前,项目部测量员带―测量小组按建设单位给定的测量资料进行高程点和y井中心坐标的布设,布设完毕后随即将成果交予施工员组织施工。

按批准的进度计划先集中力量完成y井的施工作业,按沉井预制工艺流程,在已测定的圆周中心线上按要求铺设粗砂与D,采用定型钢模进行刃脚混凝土浇筑,然后按顺序先设置E与F、安装绑扎钢筋、再设置内、外模,最后进行井壁混凝土浇筑。

下沉前,需要降低地下水(已预先布置了喷射井点),采用机械取土,为防止y井下沉困难,项目部预先制定了下沉辅助措施。

y井下沉到位,经检验合格后,顶管作业队进场按施工工艺流程安装设备:K→千斤顶就位→观测仪器安放→铺设导轨→顶铁就位。为确保首节管节能顺利出洞,项目部按预先制定的方案在y井出洞口进行土体加固:加固方法采用高压旋喷注浆,深度6m,地质资料显示为淤泥质粘土)。

【问题】

1.按测量要求,该小组如何分工?测量员将测量成果交予施工员的做法是否正确,应该怎么做?

⒉.按沉井预制工艺流程写出D、E、F的名称;本项目对刃脚是否要加固,为什么?

3.降低地下水位的高程至少为多少米(列式计算)?有哪些机械可以取土?下沉辅助措施有哪些?

4.写出K的名称,应该布置在何处?按顶管施工的工艺流程,管节启动后、出洞前应检查哪些部位?

5.加固出洞口的土体用哪种浆液,有何作用?注意顶进轴线的控制,做到随偏随纠,通常纠偏有哪几种方法?

三、实务操作和案例分析题

案例一

1.正确。

理由:路面工程为道路工程的主体结构,必须由甲单位施工,不得分包。

2.“甲公司将原始地貌杂草清理后,在挖方段取土一次性将池塘填平并碾压成型”做法不妥。理由:①甲公司清除杂草后,还应挖除池塘淤泥、腐殖土等不良质土。

②挖方段挖出土方应进行检查,符合路基填筑要求后方可使用。

③一次性填平不妥,需分层填筑和压实到原基面高

3.错误1:上面层摊铺分左、右幅施工错误;

正确做法:表面层宜采用多机全幅摊铺。

错误2:摊铺机前后错开40~50m错误;

正确做法:前后错开10~20m呈梯队方式同步摊铺。

错误3:复压采用轮胎压路机错误。

正确做法:复压应采用振动压路机或钢筒(轮)式压路机。

错误4:洒水加快路面降温速度;

正确做法:应自然降温至低于50℃后,方可开放交通。

4.(1)压实度;

检验方法:查试验记录(或钻芯法、核子密度仪法)。

(2)厚度;

检验方法:钻孔或刨挖,用钢尺量。

( 3)弯沉值;

检验方法:弯沉仪检测。

案例二

1.错误之处:项目部在处理破碎路面时发现补挖深度介于50~150mm之间,拟用沥青混凝土一次补平。

正确做法:应分层碾压密实,层厚不得超过10cm。

2.错误之处:在采购玻纤网时被告知网孔尺寸10mm的玻纤网缺货,拟变更为网孔尺寸20mm的玻纤网。

正确做法:用于裂缝防治的玻纤网应满足网孔尺寸等技术要求,网孔尺寸宜为其上铺筑沥青面层材料最大粒径的0.5~1.0倍。应采用不超过13mm网孔尺寸的玻纤网。故不得变更

3.提前一天洒布乳化沥青(用量0.8L/m2),第二天摊铺沥青面层不正确。

正确做法:粘层油应在摊铺面层当天洒布,用量宜试洒确定,宜在0.3~0.6L/m2之间。

4.最适合方法:破管外挤。

开槽法不适合原因:要求不断路施工,开槽法会中断交通;且易挖断相关管线。定向钻不适合原因:2#~2’#井段管道周围土质为砂卵石,定向钻不适用,且定向钻适用于柔性管道,而背景中管道为混凝土管道、不适合。

内衬法不适合原因:本工程是由500mm变更为600mm;内衬法适用于比原直径小或等径情况。

5.①作业前充分识别现场风险源,并采取针对性安全预防措施;

②作业前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③工人应经过安全教育培训,持证上岗;

④井内有限空间作业时,应时刻保持井内外(上下)联系和通风,应由专人监管(守护);

⑤井内作业时,应全程监测井内有毒有害气体状况。

案例三

1.还可以采用钻孔灌注桩围护结构、钻孔灌注咬合桩、SMW工法桩等方式。

2.A是设置第一道支撑,B是垫层及底板施工,C是负二层侧墙及中柱施工,D是拆除第一道支撑及回填。

3.①适当超量施加预应力;②监测到预应力损失后,应再次补施加预应力。

4.(1)在其两侧混凝土龄期达到42d再进行施工。

(2)接缝处理:钢筋除锈、接缝部位凿毛清理湿润,按设计要求采用止水(条)带等措施。(3)设置独立稳固的模板支架;

(4)采用补偿收缩混凝土,混凝土强度不低于两侧混凝土强度或满足设计要求。(5)养护不少于28d。

5.(1)设置坑内、外排水设施(排水沟,挡水墙等)。

(2)基坑开挖过程中,必须采取措施防止开挖机械等碰撞支护结构、格构柱、降水井点或扰动基底原状土。

( 3)开挖过程要对基坑本体及支护结构体系进行监控,发生异常情况时,应立即停止挖土,并立即查清原因且采取措施,正常后方能继续挖土。

案例四

1.多孔跨径总长为:75+120+75+30×3×5×2=1170;该桥为特大桥。

2.(1)施工区段0:托架法(膺架法);施工区段①:挂篮法(悬臂浇筑);施工区段②:支架法。

(2)施工区段0施工1次,施工区段①施工次数为(118-14)÷2÷4+1=14次;所以单幅一共需要施工次数是1+14=15次。双幅合计为30次。

3.(1)合龙顺序:南边孔、北边孔→跨中孔;(2)一天气温最低的时候进行。

4.(1)设置安全警示标志及夜间示警灯;

(2)设置限高门架、护桩等防船只、漂流物冲撞的设施;

(3)挂篮设备设置安全网(防坠网);

(4)主梁两边应设置规范的防护栏杆及安全网。

5.(1)钢套箱(钢套筒)围堰;

( 2)19.5+0.5=20.0米。

6.依据施工方案(4),列式计算防撞护栏的施工时间。(忽略伸缩缝位置对护栏占用的影响)每天施工速度:(91—0.5×2)×2÷3=60米;

护栏总长:1170×4=4680m;

施工时间:4680÷ 60=78天。

案例五

1.( 1)该小组分为两组,一组进行坐标位置放线,一组进行高程点布设,布设完毕后进行两组复核。

(2)不正确。布设完毕后应安排不同数据采集人核对图纸数据、实测数据的计算过程及结果,判定测量成果有效无误后,报监理工程师复核后方可使用。

2.(1)D为垫木,E为脚手架,F为管道洞口预埋件(钢洞门)。(2)不需加固。

该沉井下沉位置的地质为淤泥质黏土,非坚硬地层,故刃脚位置无需特殊加固。

3.( 1)地下水位应降低至刃脚踏面以下0.5m。

降低地下水位的高程至少为#乐享周末分享吧#:0.0-5.0-0.5-0.3-0.1-0.6-0.5=-7.0m。

(2)抓铲挖土机/长臂挖掘机/抓斗。

(3)下沉辅助措施有:

①井外壁与土体之间均匀灌入黄砂。②采用触变泥浆套助沉;③空气幕助沉;④爆破方法开挖下沉。

4.( 1)K-后背(座)墙,应布设于垂直管道轴线方向的对面井壁内侧,在井壁和千斤顶之间布置。

(2)管节启动后,出洞前应检查顶进设备(顶铁、千斤顶、油泵、油表)是否运行正常,管节本体是否出现裂痕破坏,沉井井壁是否出现裂痕,顶进开挖面是否稳定。

5.(1)可采用水泥浆、化学浆液。起到洞口土体加固及洞门密封防水堵水的作用,保证开挖面的稳定。

(2)纠偏方法有:①挖土纠偏,②调整顶进合力方向;纠偏;③改变切削刀盘的转动方向;④在管内相对于机头旋转的反向增加配重。


2019年全国一级建造师执业资格考试市政公用工程管理与实务案例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