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因“狰狞演讲”被骂上热搜的高三女学霸,考进了北大?

2023-07-04 18:11 作者:天业路商业观察员  | 我要投稿

1、

大家还记得这位“面目狰狞”的高三女生吗?

高考成绩出来了,她的分数够上清华、北大了。

今年2月距离高考100天时,湖南的某高中举办了一场“誓师大会”。

原本这是一场高中内部的活动,却因一段“面目狰狞”的视频冲上了热搜,瞬间引起了全网的吐槽。

因为,该名高三女生在演讲时情绪有些激动,面部表情失控了,看上去非常“狰狞”。

在视频中,她高喊:“没有人是生来的弱者,没有人是命定的草芥!”

“同样是寒窗苦读,明明暗灯,我们凭什么甘于人后?!”

“凌晨6点的校园真的很黑,但600多分的成绩真的很耀眼,少睡一会,就能多做几套试卷;少弯一点,就能多记住几个知识点!”

她失控的表情是为了配合演讲的内容,带动全场师生的情绪,激发高三同学的斗志,拼劲最后的100天,考出个无悔的成绩,妥妥的正能量。

可视频传到了微博上,就变成了一段反面教材。

有人质问学校:“为何要把孩子教育得这么面目狰狞?”

有人幸灾乐祸:“仿佛看到了她四年后进厂打螺丝时的表情。”

有人人身攻击:“这女孩的眼神不对,这样的精神状态令人担心。”

有人一脸不屑:“看完后,没有一丝感动,只有满满的悲哀。”

郭德纲说过:“未经他人苦,莫劝他人善。”

这些站着说话不腰疼,甚至没读过高中的网友,为何要如此恶毒地评论一位刚满18岁的女孩?

2、

高考结束后,这些说风凉话的网友四处打听学霸女孩考了多少分?

他们在期待一个落榜的故事,方便踏上一万只脚,证明自己是对的。

湖南省的高考分数还未发布,网上就传出学霸女孩考了508分的谣言。

说风凉话的网友沸腾了!他们不会去核实分数的真假,只想要一个他们期待中的低分。

第二轮网暴随之而来。

有人挖苦:“你才考了508哦,距离600分还远哦!”

有人调侃:“508分,刚达到送外卖的标准。”

有人嘲笑:“500多分的学霸,我要笑死了。”

可惜,谣言掩盖不了真相。

等到湖南省公布高考成绩后,学霸女孩用645分的成绩打了那些幸灾乐祸

人的脸。

645分在湖南省是一个什么水平?

645分排在湖南省的120名,达到了清华和北大的录取线。学霸女孩的一只脚已迈进了清北的大门,如果专业选得合适,有很高的概率被清北录取。

但喷子不会承认错误,他们永远正确,永远有道理,这个社会就该按照他们的想法运行。

第三轮网暴又来了。

这次喷子们搬出了“读书无用论”,“考645分又怎么样?只会读书的人,进了社会啥也不是。”

3、

为何网络舆论会对一个高三女生有如此大的恶意?要一而再、再而三地去网暴一个刚刚成年的女孩?

因为有一部分人想佐证奋斗无用,给自己的懒惰找到一个合理的借口。

这些人看到别人发财就眼红,看到别人成功就郁闷。

身边的同学考上了公,归结为“他背后有关系”;身边的同事升职了,归结为“他会拍马匹”;身边的朋友发了财,归结为“他有个好爹”。

别人成功都是“运气好”,自己不行是因为自己“太善良”“太正直”“看透了一切”。

很多人自己混得不好,也见不得别人混得好。

当喷子在网上留言,调侃、辱骂“狰狞女”时,他们不曾想过“狰狞女”在争分夺秒地刷题、补课,用行动去改变命运。

刷微博顺便喷个人是多轻松的一件事,不用思考、不用付出,动动手指输出情绪即可。

久而久之,网上的“杠精”越来越多。他们不但要喷和自己不一样的人,还经常和别的杠精“对线”,在某些评论底下相互“杠”了几百楼。

所以,面对学霸女孩即将去北大、清华上学的事实,他们像一只鸵鸟,把头埋进沙里,仍毫无愧色地说“读书好有什么用?进了社会啥也不是”。

继续把自己的负面情绪强加在一个18岁的女孩身上。

4、

岳云鹏成名后,他很怕回河南老家。村民们骂他忘恩负义:“刘强东每年给老家人发钱,他怎么不学学?”

“岳云鹏有什么本事?运气好遇到了郭德纲而已。”

有同样苦恼的还有“大衣哥”。他说自己成名后,村民经常来找自己借钱。不借的话,村民就站在家门口骂他“忘恩负义”“见死不救”。

在这些村民“朴素”的想法里,“大衣哥”挣了那么多钱,就该分自己一点。

“人家一场演出挣五六万,我问他借七八百怎么了?”

他们不会换位思考:如果我是大衣哥,天天被陌生人堵门借钱是什么感觉?让“大衣哥”为村民无偿奉献,为何自己不先给村里捐点钱?

“大衣哥”为村里修路捐了两万,其他村民连20元都没出。但村民理直气壮地指责“大衣哥”:没修自家门前的路。

让我们与学霸女孩换位思考一下:她的成绩挺好,平时模拟考的分数都能上“双一流”。现在离高考还剩100天,她是不是该给自己打点“鸡血”?不留遗憾,最后努力一把,冲刺下清华北大。

熬过高三的人都知道冲刺的生活有多枯燥,绝大部分人忍受不了这份寂寞。唯有激情与梦想可以维持苦读的冲动。所以,请不要把“激情”和“梦想”解读为“狰狞”。

我们生活在一个多元化的社会里,对同一个问题有不同的看法很正常。遇见自己想不通、看不惯的事情,多换位思考下。莫要做只会从自我出发,单向思考的“二极管”。


作者:江左佑安



因“狰狞演讲”被骂上热搜的高三女学霸,考进了北大?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