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00883学前特殊儿童教育〔复习资料〕历年真题+名词解释+简答题+意向考点

00883学前特殊儿童教育自考复习资料,选自教材〔学前特殊儿童教育 2002年版〕
作者:周兢
ISBN编号: 9787810426121
出版社名称: 高等教育出版社
复习资料包


00883学前特殊儿童教育自考复习资料内容包括章节知识点、名词解释、简答题、意向考点、选择题汇总和2006-2022年04月00883学前特殊儿童教育历年真题(真题会持续更新,部分考卷可能会没有答案)。
部分知识点预览



语言障碍的形成一般受生理、心理、环境因素的影响。生理因素是指发音器官缺陷或神经异常等。心理因素是指不良的情绪情感。环境因素则指环境中缺乏适当的语言刺激,包括刺激不足或刺激不当,社会环境为儿童语言实践与发展提供机会与条件,因此环境因素也会使得儿童语言出现障碍。
情绪行为障碍儿童是指排除智力障碍和精神失常的情况所表现的行为与社会要求社会评价相违背,从而妨碍个人对正常社会生活适应的儿童。学前期常见的情绪行为问题儿童主要有孤独症(自闭症)儿童、多动综合症儿童和其他社会性发展障碍儿童。
学前儿童行为矫正的基本方法
1、 正强化:正强化是一种常用的方法,与奖励是同义的。正确使用下强化可以有效地增强好的行为,但使用不当会带来副作用。每个人所喜好的事物不同,在奖励时要注意强化物的强化价值,还要防止过多剥夺或饱厌现象。
2、 间歇强化:间歇强化与连续强化相比较效果更强,同样也需要强化物的支撑;
3、 区别强化:区别强化可用来减少不当行为,要求在行为以低比例出现时给予递减强化;
4、 消退:消退是与连续强化相对应的概念。要防止给予不良行为注意,消退时要确保态度一致。
5、 隔离:隔离是当儿童表现出不良行为进暂时将其从有强化物的环境中分隔开,严重者可用隔离室。
情绪行为障碍:这些小朋友没有智力障碍,也不存在精神失常旳问题,不过他们所体现旳行为与社会规定、社会评价相违反,因而不能适应正常社会生活与学习。
问题行为、行为问题
常见的:行为过多、行为过少和行为不合适等。
原则:取决于小朋友旳行为和他们同等发展或成熟水平旳幼儿所,体现旳行为原则与否冲突。
特性:①持久性旳困难。②不受一般教育措施控制旳行为。③不理会现实。④客观困难旳存在。
体现:1.行为局限性 2.行为过度 3.行为不合适
多动症小朋友:多动症也称“多动综合症”、“轻微脑功能失调”、“注意缺陷障碍”等。发生在小朋友期内,行为体现与其年龄极不相称,以注意力明显不集中、活动过多、任性冲动和学习困难为重要特性旳一种综合病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