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什么年代了,还在买传统电车?

这个发问似乎充满攻击性,但不得不承认这段时间,国内市场增程产品突然就多了起来,更随着某些套娃模式的胜利迅速占据了舆论优势。

嗯,兼具油车没有里程焦虑的特点和电车能耗低的优势,增程车在现在这个烧油贵纯电虚的状态下有着一种纯真的美,消费者用钱包投票,接下来的大卖似乎也成为一种定局。就连不少大V也纷纷站台“增程式不是落后技术”。
且不说增程式技术角度的先进与否,但我仍坚持认为,这只是这个过渡阶段的特殊产物,毕竟我们能见到新势力品牌下纯电车和增程车的“双生状态”,却很难见到传统油车向增程车的传承。
这不过是电车的遮羞布,毕竟当下能影响传统品牌的“好与坏”,但却能决定新势力的“生与死”。我想当一个靠增程车起步的品牌能造好纯电车的时候,真正的旅途才算开始。
不过也能见到几个跑得快的玩家抢着交卷,有关增程玩家做的“纯电”考卷,今天随机“批改”一张。

纯电的岚图FREE,行吗?
不乱来,更好看
开车去接摄影师的时候,他第一次看到这个车,呆呆的问出了一句话:“吉利星瑞还有SUV啊……”
诚然,前脸设计确实有些类似神韵,但更不如说岚图FREE在主动靠近传统油车的审美,走的都是简单大气的思路,同时也要考虑增程器的“呼吸”问题,做一块漂亮的进气格栅很有必要,也给车标的造型融入提供空间。



整车的比例是我对FREE造型最满意的地方,你确实要承认他是SUV,但绝不至于那么无聊,窗线、腰线和车头长度的比例都是非常克制的,这样确实会造成一定的空间浪费,所以整车的尺寸也一同放大,最终造就这台五米长、两米宽、1.7米的高的家伙,有着修长的车头,低矮的车窗造型,C柱结尾还带着一点点“霍氏转角”的风味,与其形容为SUV,倒不如说FREE是大五座两厢车。外观这一块,我承认FREE绝对是过关甚至优秀的。


人机功效可能是永远的痛
老生常谈的话题了,外观、设计说直白点是给人,特别是给“外人”看的。随着段位的不断提升,如何取悦使用者,是工业制成品都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很显然,岚图FREE也会因此苦恼。

打开车门比较吸睛的应该就是这块可以升降的屏幕了,根据官方的解读来看,是为了在运动的模式下专注驾驶,保留必要信息的同时带来一定的仪式感。古有帕拉梅拉升降小尾翼,今有FREE升降大连屏,虽说完全不是一类设备,但起作用都属于对气氛的烘托,效用大差不差,但很遗憾,这二位在本质的定位上就不一样,所以升降尾翼有着无数簇拥,而在岚图的其他产品上,我们再没见过升降屏幕的身影。

对于这个相对狭长的四面车窗来说,中控的如此设计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本不富裕的视野,再加上傲人的“三围”,让这台车很难在驾驶员做的舒服和开的轻松之间取得平衡,倘若遇到相对拥堵的情况多少会有些拘谨,通过交换驾驶,我们都认为这台车在拥挤路段更容易让“驾驶者疲惫”。车内其实很宽阔,车机的流畅程度也算是业界优秀水平,电控上有很多细腻的小心思值得夸赞,但很多功能按钮布置的位置或者角度并不在一个很轻松操作的范围内,没想到吧,其实体力也是接受成本的一部分。

如果侧重舒适,那么大马力就不是卖点
这么大个车,动力是无需担心的,双电机+气悬现在几乎成为了高端电车的标配。电动车最便宜大碗的就是马力,然而这个车的定位是否需要如此多马力,我看未必。

无论从配置,空间,行驶质感上看,这台车都是完完全全的舒适取向,而非很多销售强调的动态操控。在我使用的时间里,99%的路程都是我使用经济模式跑过的,这种情况下一切都刚好,气悬的调教也比较柔和,开起来有种雷克萨斯的那种“润”。反而是动力再大一点,方向和底盘响应都会变得相对迟缓且模糊,反而让驾驶者的体验打折扣。

你也不想夫人在副驾驶上摇摇晃晃臭骂你一顿吧。
摘掉增程器换成车头置物篮,这台岚图FREE还完整吗?出乎我意料的是,这台纯电版本的续航表现是我最喜欢的地方,一百度的电池充满实际使用接近五百问题不大,这个数值足够,充电也比较快,是少有的能让我缓解里程焦虑的车,特别是最后20%的续航表现非常实在,几乎不需要特别注意剩余电量,甚至还勾起了我一点点续航挑战的兴趣,倘若没有良好的能耗表现,如此一台纯电大车很难给人这种感觉,这下我再也不用买两台电车轮流开了,省下的钱拿去买悦刻五代多好。


掏心窝子说句话,电池组规模越大并不代表车就越好,这同样也不是解决续航问题的根本逻辑。只有优秀的能量管理和完善的补能体系才能给电车撑起一片天,只要大部分电动车的续航能稳定在这个区间500-600km我觉得就ok,毕竟大部分油车加油的续航也就如此。
过得好不好,同行很重要
单从具体的表现来看,盯准家用SUV市场的岚图FREE应该会有个比较好的成绩,但实际上,随着越来越多的品牌布局中高端,大家的日子并没有很好过。作为一台特别专注回归家用和舒适取向的车子,岚图FREE面对对手但确实显得不够个性,但这真的不是他的问题,踏踏实实做好一件事并没有错,但我们不得不承认这个巨变的时代充斥着太多焦躁的气息,说好听一点,这是叫做赶上电动车百花齐放的年代,说难听一点,无序竞争和无下限博出位的情况层出不穷,但我们依然坚信只有执着本心才能成就真正能打的作品,市场和政策终有一天会“天降正义”,彼时品牌能熬过去,那就是胜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