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服实用教程】史上最全来料数据分享,轻松拿捏汉服来料

衣长补充:1.有的人骨架大撑衣服,有的人比较瘦小撑不起来,那么就需要根据自己的身材适当增减衣长,30cm之类的那些数据都不是万能的。
2.圆领袍(常服/公服)穿搭顺序为贴里——褡护/直身——圆领袍,这三层每层递减五厘米是不错的做法。
通袖补充:1.再次强调回腕是通袖最短的长度,除非做短衣否则再短不能短过回腕的长度,短衣通袖也至少过手。
2.大袖与小袖我个人建议以袖宽50cm为界限,大袖一定要舍得把通袖做长,过短会出现影楼中经常出现的八字袖,丑到爆。孔府旧藏的公服衣长138cm,袖宽72cm,通袖249cm。
3.战国通袖可以参考马山楚墓,基本都在三米左右。汉代可以参考马王堆,没记错应该也在250cm左右(记错了当我没说谢谢你谢谢你)。唐代可以参考正仓院和丝博馆藏的一件仙人跨鹤纹绫袍。宋代男装目前北宋文物只寥寥几件,数据我并不了解,南宋款可以参考赵伯澐与周瑀墓文物,交领长衫类普遍通袖长放量大,在260cm及以上。圆领公服袖宽极宽,但通袖比交领长衫短,在220cm左右,属于一个特例。明代文物相对较多,不多举例。披风、氅衣等罩袍可以把通袖做的比内搭更短。
胸围补充(男装适用):初唐时期放量相对小,盛唐时期放量可达60cm,目前市面上卖的盛唐时期圆领袍基本没有符合要求的,这边推荐平和青记。宋代与唐代大体相似,北宋放量在40左右,到了南宋由于天气原因,放量不断增加,可以达到60cm,同时交领衫与圆领袍的领口都在变大,通袖也在增加。明初放量较小,15cm即可,中后期稳定在20——30cm外罩的披风氅衣可稍大,不超过40cm,但深衣由于结构特殊,放量会相对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