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代战机可能是新式短垂的天下

按照基本的物理规律,如果某种飞行器的推力是其自重的1倍以上,那么这个物体就可以垂直向上飞行。火箭就是因为推力明显大于自重,才可以垂直向上飞而且还是不断被加速,最终达到第一宇宙速度进入轨道飞行。但是直到当代,能够实现推重比大于1,可以垂直向上加速飞行的战机都很少。即使可以实现垂直爬升,也是在空战状态下。就是抛弃副油箱而且内油消耗一半以上。机体自重大大减小的情况下,飞机发动机同时开加力才能实现空中推重比大于1的状态。很多在航展上表演的战机,专门进行垂直蹿升,但凡是内行都知道,大多数航展表演机都没有任何外挂,而且内油甚至只加到最多四分之一,几乎以接近理论空重的吨位,再开加力来表演垂直蹿升的动作。但是这种飞行半个小时都维持不了,

也就让外行看个热闹而已。实际作战中,不论是陆基飞机还是舰载机,要确保最大作战半径和足够的滞空时间,都是尽量的满油满弹起飞。如果不能满油满弹起飞,则需要空中加油。不过绝大部分战斗机起飞时推重比都不能超过1;只有一类飞机例外,这就是STOVL战机,也就是垂直起降或者叫短距离起降战机。之所以能垂直起降,推重比当然起码要略微超过1。典型的海鹞战机,是靠飞马发动机的强大推重比维持。雅克141需要携带2个额外的前部涡喷小发动机。F35有全球隐身战机中最大的机体横截面积和最短粗的机身。这两者,其实都是为了迁就F35B前机身内部包含着一个直径巨大的升力风扇。这种设计,让其机身截面天然小不了。而机体长度也长不了,自然超音速性能就连早期的二代机都不如了。

总之现有的STOVL战机为了追求纯粹的垂直或者短距离起降,付出的代价都很大。最大的问题基本都是航程过短,带不了多少武器,因此仅仅有脆弱的战斗力,在大多数情况下,都会被典型的正常起飞的战机所全面压制。不过STOVL的好处也显而易见,这就是对陆地机场的长跑道依赖性不强;即使上舰,用1到2万吨的舰艇稍微改造就能携带十几架,这是绝大多数正常起降的战机都做不到的。未来战争越来越全球化和发现既摧毁。大型舰船和大型的陆地机场都是被打击的重点对象。如果失去了正常起降的基地和母舰,再强的战斗机都会无处降落。因此STOVL模式仍然是突破口之一。从预计的典型6代机开始,因为采用了更强劲的发动机,大多数6代机的起飞推重比已经接近或者超过了1,空战推重比可能会普遍超过1.5。而到了6代机的后期或者7代机的初期,

战斗机的起飞推重比可能会普遍超过1.3,空战推重比超过1.8。到了这个程度再加上全向矢量的技术成熟。跑道、弹射器和滑跑甲板基本都已经不再需要。因为起飞推重比一旦超过1.2,瀚海狼山(匈奴狼山)认为已经可以做到和火箭一样原地蹿升。因此7代战机大概率是新式短垂的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