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苏57卖到东亚的机遇窗口不断缩小

2020-09-19 13:40 作者:瀚海狼山  | 我要投稿



超级大国相互间为了争夺世界霸权,有些顶级武器,比如天基系统、洲际导弹、核动力航母、核潜艇、战略轰炸机、隐身主力战斗机,这些最顶级的武器,大多情况下是不对外销售的。正常情况下也没有多少国家敢买。因为直接购买超级大国的一类武器,就等于变相的在大国争锋中站队。虽然示好了其中一个超级大国,但必然和另外一个超级大国的关系有所下降,这并非中小国家的聪明做法。相反,购买二流强国的武器,反倒是风险最小的生意。比如法国的飞机和潜艇,德国的潜艇和坦克都经常在国际上获得超级大单,这就是见缝插针、渔翁得利在国际军火销售上的现实体现。前苏联和过去30年的俄方,一直以武器销售世界前两强的面貌出现。但是今后30年,俄式武器的综合性能已经和全球一流水平渐行渐远。


逐步进入和德法英面对面竞争的梯队之中。面对超级大国已经逐步不在同一个档次。俄方最近几年一直急于推销的“顶尖武器”,无非就是苏57战斗机;但是费力不少,却没有一个订单真正落实。不久前又有第一个海外客户是非洲国家的说法。但极有可能是一种搭配性的销售。也就是如果对方购买的是SU34或者SU35战机,那么直接搭配销售一部分苏57战机。哪怕深度打折,也一定要获得第一个海外销售成功的客户作为一个公开的广告。不过再大的非洲客户的影响力和广告效应也要大打折扣。毕竟非洲国家并非国际武器销售竞争的主流市场。何况这桩买卖是否成真,还要继续靠时间来证明。而长时间以来,能把战斗机大批量的销售到中东、欧洲和东亚地区,才算是真正打开了市场和获得了被公认的实力证明。


但是瀚海狼山(匈奴狼山)却认为苏57最终销售到东亚的窗口期正在不断地缩小。SU35S,2008年开始试验,2012年定型,2016年才下定单。而苏57以目前的状态,要想达到SU35S在2016年的技术状态,恐怕到2030年都够呛。有说法是东南亚是非洲之外最先装备苏57的目标市场;因此有必要提前采购一定数量的苏57作为蓝军进行针对性的训练。其实这种想法,里外都不现实。作为生产方,自然不想轻易的卖原版飞机让别人去破解。太少的销售数量和销售额去给别人家当蓝军,综合算来得不偿失。再说为了当蓝军而必须额外花费几十亿美元,也不算是什么高招。因为蓝军体系建设复杂,不是仅仅买来十几架对手的飞机就一切问题都解决了。说到底,在苏57真正卖到东亚之前,东南亚方面本身也在观望,都没有抢跑的欲望和必要,这事情就很难办了。事实上不用说仍然是半成品的苏57;就是SU35的后续销售都已经很难。


自家的重型隐身战机即使面对三代半都是一边倒的绝对优势。已经基本封闭了继续进口国外三代半甚至任何伪隐身机的可能。实践证明即使进口的所谓最强三代半,对自家的三代半也没有任何技术优势。雷达上视距离还不如自家的下视距离远。剩下的问题就更不用多说,既不能融入体系也不能发射自家的精确制导弹药,再多买就是多一群包袱。有这个资金多生产几批J20不XIANG吗?


苏57卖到东亚的机遇窗口不断缩小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