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福州持续高温,网友建议拆除镇海楼?记者追根溯源替它伸冤

2021-07-29 20:00 作者:帮帮团V直播  | 我要投稿

 

这两天福州午后的降雨给连日来的高温天气带来了一丝凉意,可以说福州人民渴望降温的呼声终于得到回应。

 

 

前几天,不少网友大呼“快热没了”。甚至网传有市民发了一份诉求件,希望拆除镇海楼,这脑洞也是让大家哭笑不得。

 

 

看来这不管是台风还是高温,镇海楼都会被带上,俨然成为了福州市民的精神寄托。那么这几者之间的渊源从何而来呢?

 

“网友建议拆除镇海楼还福州清凉”

它热搜了!

 

7月27日上午9点,

福建九地霸屏全国高温榜!

 

 

再看看微博热搜,

“福建局部39度热成糊建”

更是登上同城榜第六

 

 

这时,同城榜第三位的话题引起了我们的注意!

 

 

镇海楼,一个每当福州台风季到来,就会被不少福州人挂在嘴边的名字,它有着堪比“网红”的热度,似乎也有着群众基础还挺不错的喜爱度。

 

 

那么,期盼福州清凉,为何会有网友要求拆除镇海楼呢?这事来源于一封网传信访的诉求件。

 

镇海楼重建后,夏天再无大台风影响福州,需要适时的台风影响带来降水和降温。因此请求尽快拆除镇海楼,让台风重新光临福州,还大家一个凉爽的夏天。

信访诉求

 

看到这,先让我们心疼镇海楼一秒钟。

 

 

而更让我们苦笑不得的是,针对这一诉求,网络上还曾发起了一个“是否赞成这个提议”的投票,截止记者投出“不赞成”一票时,结果也很令人意外:3863票的数据中,赞成的竟然有近700票

 

镇海楼建立之初为城门楼

与抗台风毫无关联

为此,我们决定科普科学,还镇海楼一个“清白”。那么要了解一件事,最好方法就是先走近它。

鼓楼区博物馆讲解员 李雨洁

公元1371年对应的历史纪年是明代的洪武四年,刚刚从战争中取得政权的明代皇帝朱元璋,知道城墙在战争中的重要性,于是提出了“高筑墙、广积粮”的治国策略,派他的女婿驸马都尉王恭来到福州主持修建福州城。王恭在福州城北屏山上,修建了当时的谯楼,作为筑城门口的样品楼。因没有正式的名字,所以被称作“样楼”,后来站在这最高点上能够远眺千里闽江的入海口,同时还是昏烟时船舶入城的标志,有“临江控海”一说,后来改名为“镇海楼”。 

 

这样看来,镇海楼的建立初衷仅是修建城门,与有无台风毫无瓜葛。那么这样的说法从何而起呢?

 

清代文人谢章铤在他书中描述:镇海楼是建北城之标、障北山之缺。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它位于福州两座山的风口当中,作为福州城很好的一个屏障。特殊的地理位置,造就了一个抗台风的想法,“海不扬波”,把波浪压下来,祈求平安这个意思。所以更主要的大家应该是从科学的角度来进行解读。

 

 

看待台风路径与高温天气 要相信科学

那么,从科学的角度要

怎么理解台风的来与不来呢?

台风如果不受环境场的影响,本身是往西北方向移动的,但是比如说如果是在副热带高压底部的话,一般在偏东急流的影响下,就会有一个偏东的风量。

 

这样也就解释了,为何台风路径有时会在中途突然拐道的情况。这看似直奔福州的台风最终没来,是真的巧合而已。那么,福州连日来的高温天气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夏天的高温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副热带高压控制下,盛行下沉气流,会下沉增温,一般就是我们夏天常见的高温天气。但是如果有时候台风是在我们东面近海北上的话,福州上空是转为西北风或者偏西风,从内陆到沿海,随着海拔高度的下降,会下沉增温,就是台风带来的焚风效应。

 

在此,帮帮团也要提醒广大市民,正确科学看待气候变化。高温天气注意防暑降温,特别午后气温最高时段非必要不外出。

 

 

如果对镇海楼喜爱的朋友,也可以在凉爽的时候带着家人打卡这座已有600年历史的福州地标性建筑,特别在近期世遗大会期间,楼内还有 3D建筑投影秀、福建古厝实物模型展示、名人故居场景漫游等丰富内容,让你了解更多的福建历史文化。

福州持续高温,网友建议拆除镇海楼?记者追根溯源替它伸冤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