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动症孩子越来越多?还是家长想太多?这3个“误判”要避开!
0 1
今天给大家总结家长在判断孩子是否是多动症时,比较容易犯的3个典型误区,希望大家了解后,能够避开这几点,以免造成误判。
0 2
Q1:能不能用学习成绩来评定多动症?
大部分多动症儿童常常伴随学习困难、成绩差,因此有家长说“学习成绩好的孩子就不是多动症/成绩差肯定是被多动症影响了”,这种想法是片面的。
多动症的程度
多动症儿童由于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冲动以及认知功能差等多种原因,使得学习困难、成绩不理想。
但如果多动症程度较轻,对学习影响相对较小,学习成绩不一定差。
课程内容的难易
一般上小学一、二年级时,所学内容比较少并且比较浅,多动症儿童并无太大学习困难,甚至可能名列前茅。
随着升入高年级,学习程度加深,孩子的学习困难逐渐出现,成绩开始波动,之后每况愈下,甚至留级。
教育方法
如果教师工作认真、教学方法好,讲课形象生动、效果好,加上家长的辅导或请家教,多动症孩子的成绩也可能不差。
智能高低
这一点之前的文章也有讲到,多动症儿童的智能并不比正常儿童低,甚至有可能是相当聪明的,那么他们的学习成绩并不一定差。
当然,如果没有多动症,这类孩子会更优秀。
0 3
Q2:电子游戏玩的好的孩子就不是多动症?
很多家长都会觉得“玩电子游戏、看电视也需要集中注意力,因此孩子游戏打得好,肯定不是多动症,只是心思没花在学习上。”
游戏大多具有惊险、刺激、有趣等特点,画面经常变换,这些要素都会不断刺激大脑分泌多巴胺等神经递质,让孩子保持兴奋活跃状态,用高强度的刺激来达到“专注的效果”。
而到了学习知识等较为枯燥、轻刺激的环境下,多动症孩子大脑发育是相对落后的,无法正常的、适度的分泌神经递质,就会出现分心走神小动作多坐不住等表现了。
另外,如果多动症的病情程度比较严重,即使是这些具有高强度刺激的活动,孩子同样也会分心、无法坚持。
并且,正常儿童在服用兴奋类药物后,也可能出现活动减少、注意力增强等现象,如果以此判断,很容易造成误诊。
多动症不能只靠“任何表面现象”来判断,美国国家心理健康研究所一项为期10年的调查研究,总结了多动症患者的4个大脑发育特征:
1.脑体积小于正常人群
2.脑皮质发育迟缓
3.前额叶容量明显减少
4.前扣带回认知功能区无明显激活
所以一切的根源仍然是在于大脑,想要改善也是要从这里入手,改善大脑发育失衡的问题,达到同龄人水平。
#多动症如何干预比较好#、#多动症干预机构哪家效果好#、#多动症干预残联定点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