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轻敲醒沉睡心灵
人生的道路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的。对于学生,经受一点挫折,是必然的也是必要的。要让学生对社会有正确的认识,对战胜困难有足够的信心。我在报刊上看到一些大学生,因为遭遇一点小小的挫折就一蹶不振,甚至自杀轻生。这固然与他(她)的个性有关,但如果在这之前能让他(她)对挫折有一点心理准备,就不会在挫折面前束手无策。
情感培养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让学生有一个健康的心理,正确对待困难和挫折,热爱生活,珍惜生命。只有用平等的态度和学生交流,学生才会向你 敞开心扉。
我曾经在一位学生的随笔中了解到她的家庭发生了一些矛盾,这位学生一时有些困惑。我在她的随笔下面写了一段话:生活中难免有坎坷,只要我们敢于面对,不怕困难,就一定能战胜困难。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我还及时和该生的家长联系,做她的思想工作,这位学生终于走出了心理的阴影,后来做了一名记者。
还有一件事也在我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那次,我看到班里一位平时比较开朗的学生一下子变得闷闷不乐,我就和她聊天,得知她的表妹得了白血病,刚去世,给她的心灵造成巨大的创伤。我和她讲保尔,讲《生命的意义》……
这位同学后来写了一篇《火红的石榴花》,表达了热爱生活,珍惜生命的美好感情。我把这篇作文作为范文在班级评讲,请这位同学谈创作经过,使全班同学都受到一次珍惜生命的洗礼。
叶圣陶先生曾经把作文与做人联系在一起。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感,既是作文的需要,也是做人的需要。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在这方面的尝试还是不够的。但只要我们有一颗爱心,有“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情怀,我们就能够如春风化雨,滋润学子的心灵,使他们能健康快乐地成长。
情感,也称“感情”。是指人的喜、怒、哀、乐等心理表现。它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反映形式,是人对世上万事万物的一种态度。文章,是作者思想素质、感情素质、思维素质、表达素质的综合体现。刘勰在《文心雕龙知音》篇中说:“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可见文章是心灵的产物。
朱自清的散文《春》中,自然界的风雨花草都是那么多情:“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桃树、杏树、梨树,都开满了花赶趟儿”“花下成百上千的蜜蜂嗡嗡地闹着”“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唱着宛转的曲子,跟清风流水应和着”,读了这些,谁不和作者一样喜爱这生机勃勃的春天呢!有些学生的作文枯燥无味,就是因为认识事物时没有兴趣,缺乏情感。
情感教育对一个人的成长影响有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