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定地震】未雨绸缪防灾情 应急演练于未然
据报道2022年9月5日12时52分,位于四川甘孜州泸定县发生6.8级地震,震源深度16千米,更发生多次3.0级及以上余震10次。截至6日7时,此次地震共造成65人遇难。震后,国家全力开展地震灾区卫生应急工作,累计出动各类救援力量6650余人、9架直升机,目前,灾区受灾群众已全部得到转移安置,在此希望受灾同胞能够尽早从此次地震灾害中恢复过来,重建家园,迈向新的明天。

采访灾后情况报道中,位于震区磨西镇“海螺沟寄宿制小学”,在地震发生时以40秒的黄金时间将全校师生全部疏散到安全区域,人员无一伤亡。如此高效有序的灾难疏散,该校长说道全靠每周进行的校园应急演练,在此不得不点赞该校方的先见之明和未雨绸缪,在面对突发灾难时才能保障生命安全。

无独有偶,位于泸定县城“泸定成武红军小学”,该校校长杨开锦也表示,由于每周例行地震安全演练,地震发生时全校师生迅速撤离至制定区域,安然无恙。就地震发生前一天,“泸定成武红军小学”在开学典礼上专门为学生进行了地震应急疏散和道路交通安全知识的安全教育。

如今校园安全问题越来越成为家长关心的重点、社会关注的热点、媒体炒作的焦点,近期,开学浪潮来袭,加之泸定地震的发生,坚博士结合校园安全工作实际,就近期面临的地震风险隐患及防范策略浅谈一二。

校园地震应急防控指南
地震避险预案可单独制定,或在地震应急预案、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中增加地震避险内容。
主要内容包括:
1.学校基本情况
包括学校性质、隶属关系,老师、学生人数,学校建(构)筑物类型、抗震设防标准、承重墙分布,周边地质灾害隐患,疏散通道、疏散场地情况,可能发生的危险情况及风险点等。
2.地震避险责任制
包括学校校长、管理干部、教职工地震避险工作责任及责任人,应急指挥组织及职责,地震避险时各自的岗位、位置、工作内容、操作程序,全体教职工工作范围内安全工作“一岗双责”(重点是地震时在岗、在校的教职工)等安全职责。
3.接收地震预警信息后避险行动
收到地震预警时,3层以下的低层居民可尽快有序撤离,逃向室外开阔区域,并下蹲护头,高层居民应立即躲到卫生间,承重墙角、结实家具下等安全区域,震后快速有序撤到室外,撤离前关闭电源及天然气开关,户外的人就近到空旷处避险,切忌跑回室内拿东西,开车的人不要紧急刹车,就近停在安全地带。
地震避险谨记:
保持冷静,
先躲后撤,
就近避险。
4.震时避险方案
根据可能产生灾害的情景、房屋的抗震性能和学生年龄特点、学生所处地点的实际情况制定避险方案,内容包括不同环境下的避险方法与要求等。
5.震后疏散方案
根据房屋的结构、布局、出口等实际情况制定疏散方案,内容包括疏散计划、疏散路线、疏散顺序、疏散方式和时机、疏散警报等。
6.保障措施
包括应急知识教育与演练,教职工应急处置能力培训,疏散通道与疏散场地准备(如疏散通道和场所应设立醒目的标志和路线标识),通讯、广播、照明等物资准备,意外情况处置措施(如有师生被压埋或重伤,有较严重的火灾、实验室的化学物品泄漏等)等。

人在天灾人祸面前都是非常渺小的,无能为力也无可奈何。人的命运都是不确定、不可靠的,我们之所以会成为现在的样子,实际上都是无数个说不准的意外和偶然,在这些意外和偶然之外,我们唯一可以做的就是在决定命运那一刻到来之前做好充足准备。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逃生亦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