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闭岛》影评】观察,并发现自己内在的“怪物”

含有剧透。
这是显而易见的。这部电影的影评如果不含剧透,几乎无法落笔。
如果介怀,不如先看完电影再看影评如何?因为我实在不建议,在已经知道剧情的前提下去看这部电影;同理,建议全程关闭弹幕。虽然以恶意来揣测弹幕不大合适,不过万一聪明的你从只言片语中就窥见全貌了岂不是得不偿失?
以下正文。

一、尝试以一个“怪物”的方式思考——考利医生的治疗过程
这部电影最妙的地方在于,几乎一切诱导,都是由观众自己亲力亲为的。
也就是说,观众在自己搞自己。剧情上挖好的每一个坑,都是观众义无反顾自告奋勇地跳进去的。
诱导
先入为主,导演不断地抛出线索:法警、搭档、孤岛、逃脱的病人、精神科治疗、药物、幻觉、 角色扮演治疗……
观众在一无所知的情况下观看,本能地会去整理出一个逻辑框架,也就不可避免地对线索进行联想和补完。就像是吃着面包渣往前走的杰瑞一样,一粒一粒地往前,恰恰走向了被设计好的方向。
而这恰恰达到了导演的目的:诱导观众。
举个栗子,一个线索的先后抛出就有很大区别,将会是截然相反的两个方向:
究竟是药物引起了幻觉——还是幻觉需要服用药物?
荒谬
从一开始就通过音效、镜头和各种细节让你起疑,不由自主地像主角一样去推理,把这些线索联系起来。
然后,在见到山洞里的瑞秋的时候达到一个高峰。
山洞瑞秋的场景是第一次大规模的正面抛出信息,没有打任何马虎眼,这个是这个,那个是那个,全部挨个儿给你揭晓了。
这时候,其实只是把前面的诱导意图直接说出来,但是反而会让观众觉得“真相果然和我想的一样”,从而得到一个非常根深蒂固的印象。殊不知这只是导演想让你这么想罢了~
(我第一次看的时候也是难以自拔,这没什么,承认导演的手法高明不是什么丢人的事儿~)
紧接着,在第二次也是最后一次大规模正面抛出信息——也就是灯塔会面之后,观众感受到的荒谬感的爆发就会尤为强烈。
——我只是按照现有信息推理出了最合理的结论,考利医生却说这都是我这个精神分裂者的妄想!
难道,我病了?

觉醒
这恰恰是设计主角是一个非常聪明的精神病人的原因。
因为,精神病人和我们其实是一样的。
你会意识到,其实他们并不蠢,也不是怪胎,他们也有逻辑,他们只是病了。
从路人视角看看泰迪都做了些什么事情?
殴打病人,炸车,用镇定剂扎医生。你看,他是个疯子,是个“怪物”。但是你我就不会做出一样的事吗?就没有觉得是正当防卫吗?
毕竟,我们的恐惧,我们的怀疑,我们的本能,都是一样的。

二、盖棺定论——到底是阴谋论还是治疗?
是阴谋论。是治疗。
我们从手法上来分辨好了。
二重诠释
除了诱导之外,本片第二高明的地方在于——二重诠释。

你不承认自己是疯子,就得做额前叶切除
同样一句话,先后两次看,分别让我感受到了毛骨悚然、医者仁心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感受。
其实前文说到的逆序抛出线索的诱导并不是无懈可击,因为走错路了其实没事,回头看看,左右参照一下,要是离目的地更远了,回头就是。
但是本片所有的参照物都是双向的。这就是确保诱导滴水不漏的办法。
警卫神情紧张到底是因为主角还是犯人出逃?病人行为诡异到底是因为他们不正常还是另有隐情?考利医生说“你没有搭档”到底是医生的刺激治疗还是幕后黑手的扣帽子?……
每件事情都有两重诠释,非常厉害。无非是哪边的诠释力更强一点罢了。举个栗子,灯塔到底是清白的还是洗脑设施?在我们对灯塔一无所知的时候,诠释力是最强的,随着剧情发展诠释力就越来越低。
而逻辑上,只要有任何一个只证明治疗说的事实存在存在(例如四位法则,对阴谋说没有任何诠释力,但对治疗说是铁证),则就能证明治疗说是正解。
可以这么理解:
①A和B不能同时成立
②两重证据可以证明A,或者证明B
③一重证据只证明A
④在两重证据和一重证据都存在的情况下,只可能A为真
泰迪主观视点
这个恐怕是最坑的地方,我们代入了泰迪的视角。所以有些东西哪怕是真人出演,恐怕你也不知道外人到底看见没看见。
洞穴瑞秋是妄想与否这一点绝对是全片最大的坑,可以说这个线索强力到了左右真相的程度。因为洞穴瑞秋是全片唯一的正面支持阴谋说,而没有二重诠释的外人。
乔治诺伊斯的牢内对话断句,算是第二大的坑,这个线索直接关系到莱蒂斯和泰迪是否是同一个人所以也很强力,可以说是间接支持阴谋说的外人,不过有二重诠释。
然而没有什么实际意义。除了妻子和孩子这种被烧/被淹还说我死了这种明显荒谬、以及独眼莱蒂斯这种时间线不符的明摆着是幻觉的意外,洞穴瑞秋和乔治诺伊斯的断句是不能证伪,也不能证实的。

三、最大的梦魇,以及“怪物”
安德鲁·莱蒂斯的妻子是一位风姿绰约的年轻女子,然而无论是观众还是莱蒂斯本人,恐怕都是对她感到恐惧而不是感到美丽的。
这正是最让人为之心碎的事情。我们最大的梦魇往往不是自己最痛恨的人,而是自己最深爱的人。莱蒂斯的梦魇是什么?是纳粹吗?是尸体吗?是禁闭岛吗?是自己吗?是发疯弑子的妻子吗?
都不是。他最大的梦魇是被自己逼疯后亲手杀死了的,发疯弑子的妻子。
不光是强烈的痛苦和悲伤,同样还有罪孽和报应,懊悔和愤怒。
在这部电影中,莱蒂斯经历的一切就是我们经历的一切,不难发现他感受到的所有声音、颜色、故事和审判,都是他自己支离破碎而又漂泊无依的影子。
你会逐渐发现人的情绪是如此的丰富,然而人本身又是如此的脆弱。
悲剧,伤痕背后的事情,又远远比自己所以为的要复杂。

也许你会被情绪驱使着做自己从来不敢想的事情,但是那也是我们的一部分,生而为人,何足挂齿。
只是,警惕伤害自己的人,和被自己伤害的人。
创伤,一直离每个人都很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