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序言

2023-12-09 00:46 作者:晦无  | 我要投稿

【本文转载自上海人民出版社1973年 仅供学习参考】


序言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研究生产关系的科学,它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共产主义必然胜利的客观规律,是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强大思想武器。

  在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以前,政治经济学领域中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马克思主义同修正主义的斗争,是以如何认识和对待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为中心来开展的。在十月革命胜利以后,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从马克思主义的科学预见变成了活生生的现实,产生了以研究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为对象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从此,政治经济学领域中出现了一个新的课题: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究竟是僵死的、凝固的、一成不变的呢,还是同历史上其他生产关系一样,是一个矛盾运动的过程?这种矛盾运动,是不是表现为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和斗争?在这个原则问题上,形成了马克思主义同现代修正主义的尖锐对立。

  毛主席在领导我国人民同现代修正主义作斗争的过程中,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捍卫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从理论上、实践上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毛主席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指出:“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基本的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这些矛盾表现为:“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已经建立起来,它是和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的;但是,它又还很不完善,这些不完善的方面和生产力的发展又是相矛盾的。除了生产关系和生产力发展的这种又相适应又相矛盾的情况以外,还有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又相适应又相矛盾的情况。”

  毛主席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论述,说明了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生产关系和生产力都处在不断运动的过程之中,它是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纲。因此,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必须联系生产力和上层建筑来研究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内在矛盾运动。在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内部,无论是社会主义所有制,或者是人们在社会主义生产中的相互关系和社会主义分配关系等方面,既有生长着的共产主义因素,也包含有衰亡着的资本主义的传统或痕迹。社会主义生产和再生产过程,同样地具有二重性,一方面它是直接社会性的生产,是为满足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需要的使用价值的生产过程;另一方面它又是价值的形成过程,还要利用价值、货币和利润等带有旧社会残余和痕迹的经济范畴。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发生、发展和转变为共产主义生产关系的过程,是在无产阶级专政条件下,共产主义因素不断战胜资本主义传统或痕迹的过程。这个过程体现在阶级关系上,就是两个阶级、两条道路、两条路线的尖锐斗争。正如毛主席所指出的:“思想上政治上的路线正确与否是决定一切的。”在正确路线的指导下,这个过程表现为无产阶级不断战胜直到彻底消灭资产阶级的过程。在错误路线的影响下,这个过程在一个短暂的时期内,也有可能出现曲折,甚至表现为相反反向的运动。研究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这种内在矛盾运动及其客观规律,是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任务。

  从研究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出发,苏联出现资本主义复辟这种现象也就能从本质上得到了说明。“一切矛盾都依一定条件向它们的反面转化着[1]。当资本主义传统或痕迹得到了发展,在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内部取得支配地位的时候,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也就蜕变成为官僚垄断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但是,历史的潮流毕竟不是任何人所能抗拒和改变得了的。风物长宜放眼量。资本主义在苏联的复辟,在漫长的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只不过是一支短暂的插曲。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早已经腐朽了。它的幽灵在克里姆林宫的上空徘徊,不过是一种回光返照罢了。

  勃列日涅夫之流近年来起劲鼓吹“发达的社会主义”,人们对此只能嗤之以鼻。这伙叛徒妄想以“发达的社会主义”作掩护,在国内,加紧对劳动人民的剥削和压迫,肆无忌惮地复辟资本主义;在国外,以“援助”不发达国家为幌子,加紧对殖民地和附属国的掠夺和压迫,妄图实现其称霸世界的野心。所谓“发达的社会主义”,也就是垄断资本主义或者社会帝国主义。

  但是,这块遮羞布又究竟能帮得了苏修叛徒集团多少忙呢?马克思在十九世纪四十年代,针对当时的德国反动制度,曾经辛辣地指出;“这种制度本身并不是值得重视的对象,它是一种按照应当受到蔑视的程度而受到蔑视的存在物。”“如果它真的相信自己的本质,难道它还会用另外一个本质的假象来把自己的本质掩盖起来,并求助于伪善和诡辩吗?[2]苏修叛徒集团及其反动制度,就是这么一种按照应当受到蔑视的程度而受到蔑视的存在物。

  我国的[-],深刻地触及了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各个领域。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及其支配下的其他各种矛盾,在这场大革命中得到了极其生动而丰富的表现。经过了[-]锻炼的我国人民,在毛主席无产阶级革命路线指引下,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中,不断改造其不完善和不相适应的方面,使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得到不断完善,由此推动着社会生产力的蓬勃发展。广大干部和群众在同[-]及其一类骗子的斗争中,为了加深对党在整个社会主义历史阶段基本路线的理解,自觉地掌握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规律,有着学习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迫切要求。我们编写这本《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目的,就是想在广大干部和群众学习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关于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方面的著作的时候,提供一本比较系统地叙述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知识的辅助读物。

  要写好一本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辅助读物,离开广大工农兵群众和理论工作者的实践和支持是根本不可能的。在编写这本书的过程中,我们得到了许多同志的热情帮助。由于我们自己理论水平和实际经验的不够,当尝试对我国劳动人民的伟大实践和[-]中所提供的丰富材料作作出理论概括的时候,对于有些所要说的问题,我们的认识还不成熟,不能完全从理论上说清楚。希望广大读者对本书的缺点和错误提出批评。意见请寄:上海人民出版社收转。

《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编写小组 

一九七三年五月·上海


注:

[1] 《矛盾论》。《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68年横排本,第304页-305页。

[2] 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4页、第5页。

《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序言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