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器配置网卡链路聚合
1.1、链路聚合由来
随着网络规模的扩大,用户对骨干链路的带宽和可靠性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在传统技术中,常用更换高速率的接口板或者更换高速率接口板的设备的方式来增加带宽,但这种方案需要付出高额的费用,而且不够灵活。
采用链路聚合技术可以在不进行硬件升级的条件下,通过将多个物理接口捆绑为一个逻辑接口,来达到增加链路带宽的目的。在实现增大带宽的同时,链路聚合采用备份链路的机制,可以有效的提高设备之间链路的可靠性。
1.2、应用场景

在企业网络中,所有设备的流量再转发到其他网络前都会汇聚到核心层,再由核心区设备转发到其他网络,或者转发到外网。所以,在核心层设备负责数据的高速交换时,容易发生拥塞。在核心层部署链路聚合,可以提升整个网络的数据吞吐量,解决拥塞问题。
1.3、网卡链路聚合
网卡bond(绑定),也称作网卡捆绑。就是将两个或者更多的物理网卡 绑定成一个虚拟网卡。网卡是通过把多张网卡绑定为一个逻辑网卡,实现本地 网卡的冗余,带宽扩容和负载均衡,在应用部署中是一种常用的技术。多网卡绑定实际上需要提供一个额外的软件的bond驱动程序实现。通过 驱动程序可以将多块网卡屏蔽。对TCP/IP协议层只存在一个Bond网卡,在 Bond程序中实现网络流量的负载均衡,即将一个网络请求重定位到不同的网 卡上,来提高总体网络的可用性。
网卡绑定的目的:
1.提高网卡的吞吐量。
2.增强网络的高可用,同时也能实现负载均衡。
bond模式:
1. Mode=0(balance-rr)表示负载分担round-robin,平衡轮询策略,具有负载平衡和容错功能 bond的网卡MAC为当前活动的网卡的MAC地址,需要交换机设置聚合模式,将多个网卡绑定为一条链路。
2. Mode=1(active-backup) 表示主备模式,具有容错功能,只有一块网卡是active,另外一块是 备的standby,这时如果交换机配的是捆绑,将不能正常工作,因为交换机往两块网卡发包,有一半包 是丢弃的。
3. Mode=2(balance-xor)表示XOR Hash负载分担(异或平衡策略),具有负载平衡和容错功能 每个slave接口传输每个数据包和交换机的聚合强制不协商方式配合。(需要xmit_hash_policy)。
4. Mode=3(broadcast) 表示所有包从所有interface发出,广播策略,具有容错能力,这个不均 衡,只有冗余机制...和交换机的聚合强制不协商方式配合。
5. Mode=4(802.3ad) 表示支持802.3ad协议(IEEE802.3ad 动态链接聚合) 和交换机的聚合 LACP方式配合(需要xmit_hash_policy)。
6. Mode=5(balance-tlb) 适配器传输负载均衡,并行发送,无法并行接收,解决了数据发送的瓶颈。 是根据每个slave的负载情况选择slave进行发送,接收时使用当前轮到的slave。
7. Mode=6(balance-alb) 在5的tlb基础上增加了rlb。适配器负载均衡模式并行发送,并行接收 数据包
1.4、开始配置网卡链路聚合
以Linux Unubtu 22.04为例;
检查链路聚合组端口状态
查看链路聚合组详细情况;
备注!!!
如果是Infiniband网卡要做链路聚合,请先切换成以太模式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