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工程造价学习|项目各阶段如何有效管控?
一、建设项目决策和设计的成本管理
在项目决策阶段,应对经济效益、市场容量和技术来源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并根据市场需求及时对各方面做出正确的评价。为使投资估算在控制项目投资中发挥作用,应合理确定建设规模,全面编制投资估算,制定切实可行的研究计划。同时要充分考虑建设期对工程造价的影响,以及各种可能的因素,在建设项目中投入大量的时间、物力、人力和财力。
二、建设项目招投标阶段的成本管理
施工招标和材料设备采购招标是建设工程招标的主要内容。开发商通过招标选择材料供应商和施工单位是必要的,是项目投资、施工质量和施工进度控制的需要。通过招投标活动,更好地控制工程造价,便于双方做出更好的选择,使工程价格更符合实际价值。因此,投标过程中的投资控制应注意以下要求:
(一)招标工作应遵循公平、公正、公开和诚实信用的基本原则。招投标前,为避免工程投资控制的不利因素,需要严格考察现场,严格审查施工单位资质,避免出现超等级企业投标、一级企业分包、二级企业进场的不正常现象。
(二)做好招标文件的编制工作。编制招标文件前,造价管理人员应广泛积累、收集、筛选、分析、总结各种有价值的资料。为了方便以后的成本控制工作,他们要尽量做到知己知彼。同时,对招标文件中涉及的项目进行反复思考,对影响工程造价的因素进行预测、分析、识别和评价。
(三)做好开标、评标、定标工作。招标工作必须严格按照相关程序进行开标、评标、定标。为了不影响评标的过程和结果,评标应当遵循科学、公正、择优、公平的原则。招标方应采取一定的保护措施。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非法干预此项工作,评标应在保密和严格的情况下进行。
(四)最低价和合理投标。所谓人们口中的合理低价,是指在保证工期和质量的前提下的合理低价。在我国目前实行的工程量清单中,为了避免投标单位之间以低于成本的价格恶意竞争,需要避免在定价报价中寻求绝对低价中标,以合理低价中标。

三、建设项目施工阶段的成本控制
在项目管理中,建设单位应有效控制和引导工程造价。在项目建设阶段已经完成施工图设计、工程合同和工程招标。为了减少节省投资的可能性,在施工管理阶段就要明确工程量并予以高度重视和加强。之所以这样,是因为项目投资的变更通常发生在成本控制阶段,此时浪费投资的可能性会大大增加。
(1)围绕成本控制的对象,掌握设计要求,熟悉和研究设计图纸,有效处理工程中会发生较大变化的环节和这部分工程造价。
(2)重点做好补充控制工作,根据对工程造价的影响,考虑和修改、修正合同。
(3)为了避免施工中的返工,造价工程师应全面跟踪项目实施的过程。要组织相关施工人员到现场踏勘检查,进行技术交流和图纸审核。一是对资金进行分析和预测,严格控制项目资金,特别是涉及金额较高的设计变更。对于需要变更的资金,及时与经济、技术进行对比分析。在施工现场,为了有效减少合同外的费用,施工单位可以与监理公司、建设单位、现场代表进行经济技术的核实和比较。
(4)建设单位应严格控制材料设备价格,努力做好设备订货、材料供应和采购等工作。
(5)至于建筑装修的效果和施工难度,尽量避免随意施工带来的危害。工程施工前,施工单位应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和各专业的施工图纸,提前明确各机电专业管线的具体标高位置,并要求进行综合管线的布置,这对高质量装饰工程的施工至关重要。
(6)合理选择项目管理方法是控制项目投资进度和质量的保证。因此,在项目的实施阶段,应仔细规划项目管理方法。
(7)工程造价工程师应对超额费用进行详细分析,定期处理变更索赔,并就如何控制工程造价使其突破预算提出有效措施和方案。
(8)详细记录工程测量情况,并加强现场签证管理。
(9)为了更好地处理可能的索赔等。、工程施工过程中应做好记录,保存好各种文件的图纸,以便为事故提供有效的依据。
四、竣工结算阶段的造价管理
为了有效地使竣工结算周期,必须避免固执己见,保持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服从真理,认真做好工程结算工作的虚假,在遵守职业道德的基础上保证“价”和“量”。由于是细致的计算和统计工作,所以在计算中要尊重实际,禁止低估和遗漏,要有细致认真的态度,要有准备,不能有任何侥幸心理。
综上所述,为了使资金的投资效益最大化,在项目实施的每个阶段,都要充分分析和利用建设期的重要信息,因为在不断变化的市场条件下,项目成本的控制和管理变得非常复杂。因此,为了避免工程资金的流失,必须掌握和控制工程造价的经济性,全面而有重点地监督工程造价的控制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