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要件诉讼九步法3.1-段清泉-02-发现案件事实

2020-07-22 18:43 作者:蔚蓝的⑤  | 我要投稿


发现案件事实

02-发现案件事实

  • 事实的思维方法及形态

    • 发现事实的思维方法

      • 案件事实的形成都需要通过归纳推理,从一定意义上讲,证明就是通过已知的证据事实去推知未知事实(客观事实)

      • 法律的适用就是在于案件与法律进行相似性和差异性比较的过程

    • 事实的六种形态

      • 客观事件

        • 案件事实就像一面打碎了的镜子,在法庭上证明案件事实,就相当于把这面镜子拼起来

      • 当事人陈述的生活事实

        • 当事人对事件进行陈述的事实命题,有真有假

        • 律师在听取当事人的口头介绍和说明之后,进一步审查当事人提供的书面材料或证据材料,根据审查情况提出需要进一步澄清的问题和相应证据

          • 在这个过程中,一般社会经验构成了当事人和律师沟通的桥梁

      • 律师重述的法律事实

        • 律师必须区分生活事实和具有法律意义的事实

          • 实际发生的生活事实及其陈述,只要不涉及法律适用,是可以和法律问题完全分离的

        • 律师对法律事实或者的整理,必须要戴着法律前理解的滤镜去对事实进行整理、选择和判断

        • 律师所处理的事实只能是通过证据,通过当事人的陈述所构建出来的事实

          • 证据自身不能自动呈现事实,需要认识者去发现、解释、推理证据背后的案件事实,也就是需要律师去合乎经验法则、合乎逻辑地去构建事实

      • 请求权基础整理的要件事实

        • 如果选定了请求权基础之后,就应该根据规范的构成要件去整理形成要件事实

        • 基本拟定请求权基础后,律师就需要区分不同事实的重要性,有些事实是主要事实,有些事是可以作为间接事实或辅助事实,有些事是会显得不那么重要,需要淡化或忽略

      • 程序法上的待证要件事实

        • 律师根据需要证明的要件事实去收集和整理证据,通过举证、质证呈现到法官面前

      • 裁判事实(法律真实)

        • 法官依据诉讼程序和证据法认定的案件事实,上升到法律真实的高度

  • 会见当事人和收集证据

    • 会见当事人

      • 律师对事实的整理从当事人的陈述开始,通过耐心听取当事人的叙述,了解事实的经过和来龙去脉

        • 通过三个小问题锁定案件的主题

          • 请问,您遭遇了什么 → 现状

          • 您的目标是什么 → 期望

          • 实现目标遇到了什么困难 → 案件的分析的重点

      • 影响因素

        • 影响观察的因素

          • 目击事件的时间长短

          • 时间与周围环境的关联程度

          • 事件发生时正在做什么

          • 观察力

          • 观察的动力和压力

        • 影响记忆力的因素

          • 案发后经过的时间长短

          • 对事件的熟悉程度

          • 是否有相同的事或人引起混淆

          • 影像记忆提取的因素

      • 认知式会见

        • 导入阶段

          • 首先让当事人放松,营造良好的沟通气氛

          • 律师有时候需要像谈话节目主持人一样善于引导

        • 开放式陈述

          • 律师需要做很好的倾听者,只是在非常必要的时候才插话或打断,主要是让当事人讲述事实并如实记录,弄清楚案件的经过

          • 在当事人陈述的过程中,律师不要持任何态度,不要随着叙述产生情绪变化,不要对当事人造成不必要的干扰,尽量让其自由自在地叙述

          • 不要急于对案件作出法律判断,事实没有弄清楚之前所作出的判断容易产生先入为主的成见

        • ☆调查

          • 律师对于适用法律的重要话题进行耐心、细致地询问

          • 在接触当事人的前期,要善于使用开放式的提问,在接触后期,如果对关键性的事实还有疑问,可以使用封闭式的提问,逐步通过漏斗式的提问方式帮助当事人完善案件事实

          • 善用逻辑帮助对方补齐事实,要积极地倾听、引导性地发问,归纳、整理

        • 回顾

          • 律师重复当事人提供的关键信息,一方面请当事人确认,一方面让当事人挖掘是否还有相关信息没有记录

          • 由当事人自行书写或以律师制作笔录当事人签名的方式收集当事人陈述,并以此作为案件代理的基础,如有调整或补充,务必再次补充和确认,避免职业风险

          • 在但是人不出庭的情况下,应注意代为陈述的准确性,避免造成自认

          • 在必要的时候,可以会见对方当事人,了解一下对方的态度,对事实的看法,以及是否存在调解、和解的可能

      • 注意事项

        • 律师对于自己一方当事人要认真分析辨别,结合其他证据审查确定本案的事实

    • 收集证人证言

      • 律师通过制作调查笔录(谈话笔录、询问笔录)等方式收集证人证言

        • 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拟定询问提纲,认真分析案件,明确询问的重点,还要对证人与本案当事人的关系了解清楚,做到心中有数

        • 对证人的询问通常由两名律师进行,并在开始时首先说明自己的身份,所在的执业机构,所代理的案件及当事人

        • 询问时,要查明证人的身份及基本情况,以及证人与本案的关系

        • 询问证人时,应真球证人的意见,并由其明确表示是否愿意为律师调查的案件及当事人就制定的问题提供证言,得到肯定答复后,才可以进入实质问题的询问阶段

        • 询问时,应当告知证人如实提供证据,不得启发,诱导,要让其全面、客观地叙述他所了解的案件情况

        • 询问证人所制作的询问笔录,应交给证人核对或者向其宣读,允许补充,改正,在确认无误后,由证人在笔录上签名或者按手印

        • 询问未成年人时,应由其父母或者监护人在场

        • 询问聋哑的证人,应有通晓聋哑手势的翻译,并将这种情况记入笔录

      • 补救措施

        • 公证:对证人身份及证言表达过程中的真实性进行加持

        • 在符合条件时,申请人民法院调查收集证据

        • 采用双向视听传输技术

    • 收集和审查证据

      • 律师可以调查收集其他形式的证据

      • 合理审慎地对待证据材料

      • 要尽量站在中立的角度运用社会生活的前理解去审视案件事实,不要偏听偏信,先入为主

      • 需要原告律师具有透彻的洞察力和精准的判断力,分清楚当事人希望你看到的真相和代理案件你应该了解的真相,全面客观地收集证据,排除一些不合理的执业风险

  • 证据事实整理表

    • 时间轴

      • 布局简介

        • 中间为时间轴,中空留白,根据案情记入时间

        • 左右两端为事实和证据区域,左边记录自己一方的事实及证据,右边记录当事人陈述中相对方的事实及证据,在陈述过程中及时表明可能需要收集和补充的证据,避免遗漏

      • 时间的共同性

        • 只要是通过审查认定的证据和事实,无论由哪方提出,对哪方有利,都是曾经的客观事实的一部分,都属于共同的案件事实

          • 律师需要借助证据、一般经验、逻辑对这些陈述进行加工、整合,从而形成综合性事实

        • 从可视化的角度突出诉讼中的对抗性

          • 诉讼的对抗性划分了原告和被告,根据对自己是否有利,又可以细分为四个种类

            • 原告掌握的对自己有利的证据

            • 原告掌握的对自己不利的证据

            • 被告掌握的对自己有利的证据

            • 被告掌握的对自己不利的证据

        • 时间与事物发展的一致性

          • 时间轴作为证据信息的收集主线,符合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能够比较清晰的反映事物起因、过程、结果等各个发展阶段

          • 将时间与前后的事件关联起来,有助于更准确的理解事件的意义

          • 时间轴为因果关系的推理提供了线索

          • 根据经验法则和事务的一般进展,突出事件之间断裂、缺失的部分,也就是前后之间不能合乎逻辑、合乎事理进行连接的部分,提醒我们及时收集和补充相关信息

        • 时间与叙事的条理性

          • 沿着时间整理证据信息,既符合事物本来的发展进程,也符合人类基本的认知习惯,符合当事人叙事习惯

          • 可以提供当事人的沟通效率,避免当事人讲述过程颠三倒四

        • 时间的一维性

          • 按照时间轴来整理事实,脉络清楚,便于有助于根据案件脉络,理清矛盾之处,清晰模糊之处

          • 方便以时间的单一性进行事实推理

          • 方便以时间的单一性做索引目录,及时快捷的检索信息,清晰快速的定位证据

            • 收集调查的新的证据和信息,可以很方便地添加到相应的位置,随时更新

        • 时间轴与权利的时间属性

          • 法律关系属于观念的存在,总是在特定的时间结构中存在

          • 对时间轴最直观的运用,就是对各种期间的考察

        • 时间与程序的匹配性

          • 不仅要记录已经进行的诉讼程序,还要根据规定排定将要进行诉讼程序,以便不会错过期限

      • 时间轴的延伸和扩展

        • 法律事实或者推定为无

        • 时间轴与绝对权

          • 时间轴划分了支配权人和其他人

        • 时间轴与相对权

          • 时间轴划分了债权人和债务人

        • 时间轴与信息流

        • 时间轴与资金流

        • 时间轴与物流

      • 时间轴与证据

        • 当事人之间的法律事实推定为无,有事实必有证据,无证据则无事实

          • 整理案情也是整理证据的过程

        • 只有双方之间确实发生了一定的法律事实,才在双方之间发生相应的法律关系

      • 时间轴的使用方法

        • 按照时间轴记录的主要办法就是大事记法

          • 大事记法就是按照时间顺序简要记述案件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事件、重要活动和重要事实的一种记录方法

        • 言必有据

          • 根据大事记梳理现有的证据,本着言必有据,无证不信的原则

        • 暂不考虑证据的合法性

          • 调查阶段先以查明事实为主,证据的合法性在证据阶段重点考虑

        • 多方主体

          • 在复杂主体的情况下,我们只能大致区分两方阵营,当事人作为一方,其他各方主体统一放在相对方的位置

            • 理由:法律关系的全面分析需要两两配对考察,以便不遗漏任何可能的请求方向

        • 记录的标准化

          • 标准化记录,便于团队合作,便于高效地组织模拟法庭等

    • 主线图

      • 流程图

        • 在时间顺序过于琐碎的时候,流程图法是个很好的补充

        • 流程图主要涉及到具有法定程序或行业标准的时候最为有用,对流程的违反就可能意味着过错或违约

      • 关系图

        • 人物关系图

          • 涉及到遗产纠纷时,人物关系图能够清晰地表明继承和被继承关系

        • 法律关系图

          • 涉及到多个法律关系主体时,理清他们之间的错综复杂的法律关系尤为重要

      • 路线图

        • 在地点关系、物的移转、占有情况比较重要的情况下,可以画路线图进行辅助

      • 思维导图

        • 在需要进行多层次深度思考的时候,思维导图能够提供很好的帮助

          • 比如:争点整理

    • 总结表

      • 6W2H法全面梳理了案件中涉及的主体、动机、关系、因果、时间、地点、背景、行为、后果等因素,是对案件的高度概括和抽象,完成了这一步,才为下一步案由的分析、确定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 who:委托人、客户,主张的发起方

        • whom:委托人提出主张的相对方,是法律关系的另一方当事人,也可能是多数主体

        • what:当事人之间发生了什么事实,造成了什么后果

        • why:相关当事人的动机、目的、原因、主观意识状态、背景等

          • 这在一般条款的适用、评价性事实中非常关键

            • 如:公序良俗

        • when:时间,涉及要约、承诺的效力、除斥期间、诉讼时效等

          • 时间对于时效期间、除斥期间的计算、要约与承诺期间的计算、清偿期的到来、失权的效果等具有重要意义

        • where:地点,对于清场地的确定、风险负担、司法管辖、准据法的适用具有重要意义

        • how:做出了什么行为,对关键环节、关键进展进行精准把握

        • how         much:数额、价值、成本等晾上的因素

          • 如:赔偿范围的举证证明

    • 叙事文

      • 法律文书、相关材料都是以文字叙述方式表达的,要将前述信息以文字的方式表达出来,形成一个完整连续的生活故事

      • 在这个阶段,律师主要是运用一般社会经验和常识,不应运用法律知识过早地给出法律评价,因为评价具有自我强化 的倾向,过早的作出法律判断会不自觉地忽略其他的细节,要保持发现事实的开放性以便全面地从法律上认识和评价

  • 继续调查事实

    • 调查思维

      • 调查思维主要是“从证据中来”,收集和运用证据,结合一定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构建案件事实

        • ←→证据思维主要是“到证据中去”,对已经构建的案件事实进行运用证据说服别人相信的过程

      • 进一步调查包含三个独立的步骤

        • 溯因推理:通过想象性的假设和对案件的推理为我们已经获得的证据提供合理的解释

        • 反证法:通过设计验证“实验”支持或者推翻某种假设

          • 运用逻辑和经验推理,如果某种假设为真,会有哪些证据支持

        • 调查:寻找支持或反对该假设的证据,运用恰当的调查技巧具体实践上述“实验”

      • 在具体案件中,我们可能需要多次反复实践上述三个步骤,以便不断地查明案情

    • 运用证据事实表发现调查方向

      • 构建好时间轴之后,律师应该审核时间轴中的每个情节,并问自己三个问题

        • 根据生活经验和常识,构建一个连贯的故事,我们还想知道其他什么细节?

        • 根据我们对此类事件的构想,特定情节之前或之后还应当发生什么?

        • 根据我们的构想,时间表中的每个情节是否和其他情节一致?

ヾ(◍°∇°◍)ノ゙Fighting~


要件诉讼九步法3.1-段清泉-02-发现案件事实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