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人?商人?官僚?上海如何改变了中国历史【中国城市观察12】



北亚热带季风性气候
唐末明初,长江入海口泥沙淤积,现在上海陆地形成,盐渍化严重
南宋中期,上海成为港口
元1277年,市舶司(管理中外商船、征税)
明初-万历,耐旱的棉花成为上海主要作物,粮食贸易促进贸易发展
1840鸦片战争,半殖民半封建使上海全面提升,资本主义世界的东方心脏→中国政治中心,无产阶级革命起点
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上海开埠开放
1845年,设立英租界,华洋分住
1851年,上海出口额占全国1/3
1854年,英美法趁小刀会起义内乱,成立新的市政机构工部局,排除了清政府在租界内的行政管理权,国中国
1851年-1864年,太平天国运动使江浙地主、富商、官僚、居民流入上海租界避难,华洋混居
资本输出:1890年德华银行,1893年横滨正金银行,1895年华俄道胜银行,1905年花旗银行
清末,上海聚集成反清政府的政治中心,维新变法失败康有为、黄遵宪逃入租界,1911年辛亥革命
民国:上海是外交、贸易、制造业、金融中心,中国银行、中央银行、交通银行、农业银行相继搬入总部,1935年,银行机构182个,1933年,全国一半企业在上海,工人数量占全国43%
半殖民地发展本质:上海是列强掠夺资源、倾销产品的中转站,因此发展无法超过内地资源被掠夺、中国市场被占领的程度。近代战争和越来越低下的购买力,打断了上海进一步发展。1945年-1949年,上海物价指数上涨了3.5万倍。1936年-1949年,上海物价指数上涨了36万亿倍。
1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