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华语流行乐12级学者进!这些冷知识你知道吗?

2021-08-16 11:22 作者:周雨思-音乐审美养成  | 我要投稿

提起华语流行音乐,大概每一代人都有着不同的认知。

父母辈的人沉浸在经典老歌的世界,坚信好听的歌还是在以前的年代;八零后们对这个被网络神曲霸占耳朵的时代捶胸顿足,吐槽华语乐坛已死;九零后们怀念着二十年前的华语乐坛,叹息着华语流行音乐再也比不过欧美了;当然,也有零零后的年轻一代,认为上一辈人的音乐实在是太土了,对过去的音乐嗤之以鼻。

出生在不同年代的人们,都有着属于自己的年代歌曲与时代记忆。我们把时光滤镜加在那些伴随我们成长的音乐之上,所以,都认为自己那个年代的音乐,是最珍贵、最美好的。

但也因此,我们对于华语流行音乐的认知与了解,通常只会停留在自己的视角。大家都默认对自己从小听到大的华语音乐足够了解,但或许,我们所知道的往往只是冰山一角。那么接下来,我们就从不同的角度了解一下华语乐坛吧~


被欧美歌手翻唱的华语歌曲火遍全球


众所周知,华语音乐曾深深受到外来文化影响的,很多华语流行歌曲都是从国外翻唱而来的,比如当时邓丽君的《又见炊烟》《再见,我的爱人》等等,大家对此早已见怪不怪。

但或许很少有人知道,华语音乐也曾经被欧美歌手翻唱而大受欢迎。而且这件事,发生在邓丽君还未出生的二十世纪四十年代。

这首被翻唱的歌,是1940年由姚莉演唱的《玫瑰玫瑰我爱你》,作者是“一代歌仙”陈歌辛。他在这首歌融入了爵士乐风格,给当时的人们带来非常新奇的感受,传唱至大江南北。

1951年,在经久不衰的热度之下,美国歌手弗莱基·莱恩将这首歌进行了翻唱,由于其舒服而自由的节奏,在传入美国后也迅速走红,登上了美国billboard榜单前三。

之后英国女歌手佩图拉·克拉克也将这首歌融入了中国元素进行了翻唱,命名为“玫瑰”的谐音《May Kway》,使得这首音乐在欧洲也广为传唱。华语音乐的生命力,早在七十年前就得以彰显。



神曲并非当代社会的特有产物,上世纪中旬就诞生了


很多人认为老歌好听、华语乐坛正在走向衰落的重要例证,就是如今洗脑神曲的盛行。他们认为神曲是网络时代的新“品种”,是当代音乐人为了成名而走捷径的结果。

但事实上,神曲的诞生并非必须要依赖网络。上世纪的神曲,更多的是人们对当下生活的自我调侃,旋律简单、歌词接地气、节奏轻快,特别易于记忆和传唱。1956年,电影《金凤》中有一首插曲《光棍苦》,凭借洗脑的旋律、逗趣的歌词,成为中国最古早的神曲之一。

到了八十年代,在华语流行音乐全面复苏的年代,更是神曲的活跃时期。从家喻户晓的迪斯科曲目《阿里巴巴》到《成吉思汗》,再到八十年代末期的田震的《大冲击大流行》,都有着洗脑的旋律,在今天听来,无一不是充满特色的时代神曲。

所以说,每个时代的文化都是多元的,而每一种文化也都是前人生活留下的痕迹。我们没有必要排斥神曲的出现,每个年代的神曲,都会讲述一段属于自己的故事。


老一辈人一点都不土,街舞潮流厚米文化吊打当代


另外,或许对于大多数九五、零零后来说,上世纪的人们的喜好都是非常过时、老土的:穿得花花绿绿,唱着乡土气息的歌。你要是真这么认为,初代街舞王——霹雳舞大神孙红雷绝不服气!

上世纪80年代,随着迈克杰克逊太空舞步的爆火,以及电影《霹雳舞》的上映,使得作为街舞文化的鼻祖——霹雳舞在中国掀起狂热浪潮,嘻哈音乐也就此埋下了伏笔。

比起今天的《中国有嘻哈》《这就是街舞》,霹雳舞当年的热度有过之而无不及,18岁的孙红雷就是在这样的氛围下,参加了全国霹雳舞大赛,并拿下了第二名的好成绩,成为了东北赫赫有名的霹雳舞王。

如今盛行的嘻哈音乐、厚米文化,都与当年的霹雳舞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从霹雳舞的盛行,我们也得以看到上一辈人时髦而火热的青春。


上辈人追星疯狂程度完全不亚于如今饭圈


如今,随着偶像文化的愈演愈烈,饭圈文化也成为一个绕不开的话题。追星队伍越来越庞大,而饭圈女孩被贴上“不理智”、甚至“脑残”的标签,“追星族”成为当下社会一个很难被理解的群体。

事实上,自古以来,“追星”行为就是社会的焦点。以前的人们追起星来,疯狂程度完全不亚于如今的饭圈。

早前在京剧圈有“票友”的说法,追的都是各种京剧名角;后来电影诞生,人们又开始追电影演员。上世纪三十年代,演员胡蝶随梅兰芳访问欧洲回国,粉丝们在码头疯狂“应援”,条幅上印着“胡女士万岁”,比现在的粉丝应援大胆多了!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追星行为在“谭张争霸”时期达到鼎盛,谭咏麟与张国荣的粉丝,能吵架吵到上报纸。

连汪涵这样理智的人,上学时也会参与粉丝的互撕之中。

而最夸张的是台湾偶像团体小虎队诞生后,引起了粉丝群体的狂热追捧。在一次活动中,粉丝们疯狂地骑着自行车追在小虎队所乘坐的车后面,于是“追星”这个形象而生动的词汇,就这样诞生了。

所以,追星也并非当代社会的特定产物,不管在过去还是现在都不稀奇。当然,任何时候,过度疯狂的追星行为都是不可取的,要把追星与真实生活理智地区分开来。


————

好啦,以上所讲的,仅仅是华语流行音乐发展过程中的凤毛麟角,关于华语流行音乐,还有更多新鲜、有趣、丰富的知识,等待大家来继续解锁。

为了帮助大家全面了解华语流行音乐的发展,更好地听懂流行乐,Yusi和团队精心打造并推出了一套精品课程《华语音乐养成史:多维解析流行乐》。

这次课程,Yusi作为主讲人,将带领大家仔细梳理改革开放后内地流行音乐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全过程,也将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多元化的视角来帮助大家理解内地流行音乐走到今天的必然和偶然性,系统性地解读40年来华语音乐历史背后的文化意义。


当然,每期课程,除了多维度的梳理与讲解,我们还为大家准备了非常硬核的专业乐理解读——Yusi会重点拆解一两首大家熟知的流行音乐经典作品,精细化讲解其中的乐理知识,让大家在听故事的同时不知不觉get华语流行乐的经典套路。

举个例子,你知道《月亮代表我的心》是如何受到了国外音乐的影响而诞生的吗?王力宏演唱的《龙的传人》与他叔叔演唱的最初版本差别到底有多大?还有崔健、周杰伦等作品的解读,都会在本次课程中广泛涉及。

目前,这套课程已经在B站上线,之后将以每周更新一期的频率持续与大家见面,一共会推出15期。感兴趣的小伙伴扫下方二维码进行课程试看与购买,现在购买课程即可享受【五折】优惠,只要六十八块就可以把Yusi精心准备的15期课程抱回家啦,平均每期不到五块钱!

还在等什么,赶快动动手指行动吧!(友情提示:苹果设备的小伙伴用网页端购买课程,可以不收服务费哦)


华语流行乐12级学者进!这些冷知识你知道吗?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