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湛江学子“三下乡”:情系龙头,数十年如一日

2023-07-19 22:19 作者:敏敏要上岸哦  | 我要投稿

中国青年网江门7月15日电(通讯员 赖秀敏)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中国人喜欢龙,热爱龙,也尊重龙,保护龙,都为是龙的子孙而感到骄傲与自豪。为深入了解龙头的有关故事,传承非遗文化,7月15日上午,湛江科技学院会计学院“晨曦”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服务队前往古劳镇龙头传承人唐国星师傅的龙头制作工厂,采访他关于龙头的故事。 据了解,唐国星师傅已经学习制作龙头十多年了,他表示很幸运遇到他的师傅叶锦其,叶师傅留给他一句收益终生的一句话:你想做一件事就去做,不要想那么多,在做的过程这个事物会引导你教你如何去做。正是因为有师傅叶锦其的指导才让他在学制作龙头的过程中少走许多弯路。

图为“晨曦”队员采访唐国星师傅。林凯怡 摄随后,唐国星师傅还介绍龙头制作在选材上是如何选择的。传统的龙舟采用整块樟木雕刻,颜色以红、绿、金、黑、白为主。经过开料、勾画、雕刻、打磨、抛光、上色等十几道工序后,最后为龙头安装鼻球、龙须、龙舌、龙珠。龙头制作是一个细致活,要有足够的耐心,几乎所有的工序要靠手工完成,完成一个新的龙头最快也要半个月时间。

图为唐国星师傅制作的龙头模型。林凯怡 摄

图为唐国星师傅制作的龙头模型。林凯怡 摄龙头的制作是一种季节性很强的工作,每逢端午和八月最为繁忙。相比于广佛地区,本地的龙头雕刻更精细,寓意更丰富,刻有福鼠、祥云等内容。龙角配件则选用或者模仿形态对称的鹿角。唐师傅觉得有必要保留传统的东西,老龙头就是部落的图腾,不会改变,要原汁原味地保留下来。所以他一直都是在复刻以前传统的老龙头,他希望子孙后代可以看到传统的东西是怎么样的。

图为“晨曦”队员与唐国星师傅在大榕树下交流探讨龙头工艺。林凯怡 摄唐师傅选择将制作龙头作为业余,作为一种兴趣爱好去做,一做就是十几年。他认为当一个事物经济化,就意味着要有所妥协,不得不去改变龙舟的实际面貌。唐师傅还认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学好做龙头,就要多一份热爱,沉得住气。他希望更多的年轻人了解、参与和热爱龙头的制作。

图为唐国星师傅正在专注地雕刻龙头模型。林凯怡 摄通过采访龙头传承人唐国星师傅,“晨曦”队员对于龙头的热爱油然而生,传承非遗文化使命在肩。

图为“晨曦”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服务队队员与唐国星师傅合影。林凯怡 摄

湛江学子“三下乡”:情系龙头,数十年如一日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