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土通行证——你需要一把武器(霰弹枪篇)

提要:本文为对辐射系列中出现过的武器的汇总与简介(可能的话会尽量找出各种武器的出处),内容主要来源为辐射wikia词条,枪炮世界和imfdb(一个热衷于搜集各影视作品中登场武器的网站),并在后续的修正和增补过程中得到吧友@yuri141、@若枫清怡、@nimez等人的大力协助,特此鸣谢。
另,本文不提供各型武器在游戏中的各项数值,因此对于游戏过程而言是无意义的,乃至于帖子内容可能与游戏中性能数据发生矛盾,因为本帖的目的仅在于尽可能地完善废土的背景设定,让这个想象中的世界变得更加生动真实。 本文中所有配图均源自网络公开信息,图片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
霰弹枪篇:
单筒霰弹枪:

这是一种结构极为简单的武器,因此制造和使用它都不需要什么特别专业的知识。虽然在战前对于这种武器的型号还有比较详细的划分,但在核大战之后就没有多少人还在意这种事情了——毕竟,这样简单的结构,再不一样又能不同到哪去呢?当然,根据所用弹药的口径不同它还是划分出来了几个大类,在当前的废土上,显然是使用20号霰弹(口径为15.6mm)和使用12号霰弹(口径为18.5mm)的种类更加流行。
如命所述,这种武器的弹容量只有一发,打完后就必须再次装填,但是它的重新填装也并不困难,一个熟练的射手也可以用这把单发武器打出不低的射速。
虽然表面上看起来简陋的几乎和水管枪有得一拼,但是它的制造工艺倒是显得还可以,机匣表面明显经过了发蓝处理。枪托和护木也打磨的没有棱角和毛刺。武器的精度也相当地不错。

商队霰弹枪:

如其名所述,商队霰弹枪是一种常见于废土各个商队的武器,当然废土上的其它人也十分乐意使用它来保护自己的安全。一般而言,商队霰弹枪指代的是一类枪管截短了的立式双筒霰弹枪。它通常和猎枪或者许多其它稀奇古怪的武器一样,都是废土居民用各种零件东拼西凑出来的产物。因此很多时候在一把商队霰弹枪会出现及其违和的零件搭配:精致雕花的机匣和开裂朽坏的枪托用绳子和铆钉简单地固定在一起,而瞄准具则干脆就是一颗螺钉——对于枪械爱好者而言这无疑是极令人痛苦的景象。这样拼凑出来的武器显然不适合精确瞄准,但使用这种武器开火时时多半也用不着仔细瞧。

双管霰弹枪:

这把温彻斯特制造的双管霰弹枪有着寡妇制造者的绰号(显然和F-104的绰号寡妇制造者不是同一个意思),这是一把撅把式装填的武器,它在桃木制成的枪上固定有有两根并排的枪管,一次开火会同时将两发12号霰弹全打出去,在近距离上它的瞬间爆发力不容忽视。虽然说开一次火就得重新装填一次多少有点麻烦,但是有多少麻烦能是十四颗小铅丸一次性搞不定的呢?为了增强近距离的杀伤力,甚至有射手会专门把许多硬币塞入霰弹之中,这种打法显然相当地奢侈,但……一分钱一分货(字面意思)。
从外观上来看,显然这把枪的原装形态并非如此,有人费了点功夫把它的枪管和握把截短了几英寸,这使得它可以方便地带在身边。这把枪,如同所有人对它的第一印象一样,精度非常差劲,但在极近的距离上霰弹散布范围更广的特点反而让这种武器在恐吓人群的时候更加具备威慑力。由于截短了枪管,此枪得以被单手使用。这就使得它的持有者可以在对方不留意的情况下瞬间用铅子儿糊对面一脸。不过,由于它每发射两发子弹就必须重新装填,拿着它和一大堆有备之敌对射绝对是十死无生,能把他们各个击破则再好不过。

尽管温彻斯特生产的双管霰弹枪长久以来享有盛名,但是类似结构的武器在废土之上确实不止这么一种,许多武器公司在战前生产的双管猎枪在战后的废土上依然留存,而其中的相当一部分也被粗暴地锯断了长枪管和枪托只为了能把它们随时别在腰上。这些武器的基本结构大同小异,但是在外观和发射模式上还是多少有些区别,有的武器一扣扳机就有两发12号霰弹打出去,有些则分了两个扳机好获得额外的射击次数。


双筒猎枪:

经常在各种影视作品里和愤怒的农场老爹一起出现的招牌武器,不像之前介绍过的截短版本,双筒猎枪的枪托和枪管都是完整无缺的。这就使得它的有效射程和威力都比前者要高出不少,不过相应地霰弹在近距离上的散布范围也没有前者那么大。
立式双筒猎枪和横置式双筒猎枪在战前都经常用于一种名为“打飞碟”的射击游戏,一名熟练的射手甚至可以光凭感觉就准确地击碎空中快速飞行的碟形靶标,因此如果仅仅因为这种武器看起来十分简陋就无知地轻视它的威力的话……衷心地祝愿你跑的能比靶子快些。

温彻斯特M1887杠杆式霰弹枪:

在所有手动上弹的霰弹枪中,杠杆式霰弹枪的火力无疑最为凶猛。它和牛仔步枪相近的结构使得它有着非常高的射速,但是较小的弹仓容量限制了它的进一步发挥,而且在填装弹药的时候只能单发填装这一点极大地延长了再装填的时间,但相应地在装填弹药的过程中突然遭遇紧急情况时它的使用者也可以随时终止这个过程(而不是像其它武器那样一定要走完整个装填的流程)利用已经填装完毕的弹药进行反击。

泵动式霰弹枪:

泵动式霰弹枪是人们最为熟知的霰弹枪构型,它招牌性的往复式上弹动作令人只要见过一次就绝难忘记。在战前有许多厂家都在生产这样的武器:温彻斯特、伊萨卡、雷明顿……在战后这些枪械依然被广泛地应用着,但已经很少有人能分清具体几种型号之间的区别了。
一般而言,使用泵动方式供弹的霰弹枪都采用在枪管下方平行设置的管状弹仓,而上弹动作则依靠手动后拉护木再复位来完成(不过偶尔也有几种型号专门唱反调,在后文中会提及)。这使得它的射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手速。和前述的M1887杠杆式霰弹枪一样,这把武器也是通过枪体下部的装填口一发一发地补充弹药的,故再装填时间长与随时可以中断装弹进程开火这两个特性也完全一致。
虽然不可否认这种霰弹枪的强大,但它显然无法避免所有霰弹类武器的共同缺点:缺乏对护甲的穿透能力。换用独头弹或是箭形弹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这个缺点,但也不能完全解决这个问题。如果说霰弹枪的潜力只能到此为止,那无疑是十分令人遗憾的,不过早在大战之前,人们在增强霰弹枪的火力方面就有了新的突破,但那就是另一个故事了……

有许多人选择为自己的霰弹枪换上长型管式弹仓,这样可以把弹药的容量往上提升不少,极大地提升了火力的持续性。但选择使用喉缩的人就没有那么普遍,喉缩可以极高地提高武器的精准度,在使用鹿弹的时候效果尤其明显,加装了喉缩的狩猎霰弹枪的精度会极大地增加,当然这也意味着这支武器在发射霰弹时铅丸的覆盖范围也被极大地压缩——这无疑违背了“霰弹”的初衷。


Neostead2000战斗霰弹枪:

这把霰弹枪的设计好像专门和主流布局作对一样,它的管状弹仓不像其它的霰弹枪那样位于枪管的下方,而是以两根并排的形式设立在枪管之上,这样它的弹容量和普通的霰弹枪相比就几乎大了一倍,而且射手可以在两个弹仓之中分别装填不同的弹药,并在战斗中能够随时进行切换。它的装填动作也和常见的泵动式霰弹枪正好相反,需要先将护木向前推出然后回拉才能完成装填(据称这样做的好处是能保证装填完毕时手指回缩远离枪口从而避免自己把自己的手指头打飞)。用惯了传统霰弹枪的射手大概会对它感到十分不适应,但它以霰弹枪水平而言堪称巨大的弹容量和能够随时切换弹种的能力也许值得人们花点时间来修正自己的操作习惯。

温彻斯特“城市杀手”战斗霰弹枪:

温彻斯特出产的“城市杀手”12号口径无托式自动霰弹枪是一把极为强大的近距离作战武器,根据厂家的介绍,“城市杀手”还可以针对沙漠环境进行相应的改进以提高其可靠性。在近距离的战斗中,它发射出来的密集弹幕就连AK-112突击步枪都难能匹敌。当然,在近距离上能够压制住它的武器也不是不存在(比如加特林机枪),但是它们往往并不像战斗霰弹枪这样有着充足的弹药来源。
不过,“城市杀手”战斗霰弹枪还远不是这种类型武器的的巅峰,与后来的HK CAWS战斗霰弹枪和邦瑟锤相比,它还是稍逊一筹,但是后两者在废土之上的普及度显然没有“城市杀手”那么高。
战斗霰弹枪:

这把战斗霰弹枪很显然是以PPSH-41冲锋枪为原型设计的或者至少是利用了一部分PPsh-41的现有组件制造出来的武器,至于苏式味道如此浓厚的武器为何在美军中配发,大概随着核大战的爆发也永远成了一个迷。和波波沙一样,这种霰弹枪使用弹鼓供弹,不过由于弹药体积巨大之故弹鼓的容量只有12发——对霰弹枪来说这已经十分可观了,要知道,即使是超级变种人那强悍的身躯在近距离下也扛不住几发霰弹的射击。
实际上,这把霰弹枪的结构是十分令人困惑的:它的弹鼓十分地靠前,但抛壳窗却依旧处在枪体的后部,这意味着弹药在装填过程中很可能要走过一段漫长的道路(相应地,这种霰弹枪在实际的使用中射速的确算不上很高)。
不管怎么说,在废土上这已经是一个废土游民能够得到的最好的近距离射击武器了。在连续发射的霰弹洗礼下,哪怕是身着战斗盔甲的雇佣兵也要退避三舍,在对付绿皮,僵尸、泥沼蟹、匪徒甚至死爪的时候战斗霰弹枪也有上佳的表现。不过,不知道是不是应急制造赶工的缘故,这把枪的制造工艺并不怎么优秀,导致它的耐用性受到了一定的影响,但是反过来说,这也意味着即使在战后的废土上,依靠一点点可怜的生产力也依旧有拼凑出堪用的战斗霰弹枪的可能。

在经过漫长的演变之后,这种武器——连同废土上许许多多其它的武器一样,都开始往标准化模块化的方向发展。在基础设计上也有了较大的改动:最为显著的特征就是装弹的位置大幅度地向后移动,且相对于结构复杂更容易出故障的弹鼓而言,弹匣的使用变得更加地普遍(当然在必要的时候还是可以使用弹鼓以提高火力持续性)。
早在大战之前,霰弹枪对有防护目标杀伤效果较差以及有效射程较近这两个缺陷就已经广为人知,虽然无法完全根除它们,但应用新式弹药来更进一步地缓解这些问题始终是可行的:由于口径较大的缘故,霰弹枪实际上具备发射高爆破片杀伤弹头的能力,与榴弹发射器(通常口径都在25mm以上)相比,12号霰弹18.5mm的口径的确是偏小,但在更大的弹容量和更高的射速下,使用爆炸弹头的霰弹枪同样可以制造可怕的杀戮。在当前的废土上,霰弹枪射手们狂热地追捧这种大威力的子弹,但只有少数幸运儿才有机会真正地接触到它。




镇暴霰弹枪:

镇暴霰弹枪是一把由弹鼓供弹的半自动霰弹枪。它的单发射击杀伤能力保持了霰弹枪一贯的高水平,在不间断打空一个弹鼓12发弹药时能够制造的破坏更是惊人。在连续命中的时候,它甚至可以击碎原本难以穿透的防弹护甲,或是将对方直接打翻在地,这就使得它成了一把可怕的近距离杀戮机器。与前述战斗霰弹枪相比,镇暴霰弹枪的半自动射速更快,弹鼓更换也更加便捷,这意味着它带来的恐怖的霰弹雨在弹药彻底打空之前几乎不会有停顿的时候——当然这也同时会让你的子弹更快被消耗一空,但是比起在突发的近距离遭遇战中因为火力不够猛烈而丧命来,这点问题连缺陷都不算。

HK CAWS:

HK CAWS(Close-range Assault Weapon System 直译作近距离突击武器系统)是自动霰弹枪研发计划的一个项目,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由HK以及温彻斯特联合生产。该原型枪是HK为参与到美军的CAWS项目中做的第一个尝试。比起温彻斯特的“城市杀手”战斗霰弹枪来,HK CAWS的有效射程更长,射速更高,当然价格也就更为昂贵了。不过,它的弹匣容量要比战斗霰弹枪(12发弹匣容量)小一点,只有十发。
比较有意思的一点是,在研究时这种武器最终决定要采用度和硬度均更高的钨合金弹丸,这种弹丸的存速能力更强,穿透力和射程都较传统的霰弹有了明显的提升。但在现今的废土上是不是能够为它配备上这种罕见的子弹就要画一个大大的问号了。
MK3-A2:

虽然从名字“邦瑟锤”上看这把武器显得有些笨拙,但实际上它却相当好控制,无托式设计使得全枪的质量分布十分平衡,即使在全自动情况下它也不会失去自己的可控性。它由Pancor公司设计生产,并曾经参加过美军的CAWS(Close Assault Weapons System)近距离突击武器的选型。但是由于生产公司破产导致此事作罢,到现在只有少数原型存世。MK3-A2是废土上能够找到的最强力的霰弹枪,可以轻易地撕碎废土上最强大的野兽。但作为采用过多新颖设计的代价之一,就是这枝霰弹枪的弹鼓重新装填十分繁琐,绝非能够在交火进行时安稳进行的操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