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齐鲁文明,赓续海岱——走进《山东聚落》

2023-04-30 16:26 作者: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我要投稿

      传统聚落是传统社会与传统建造体系的产物。作为独特的文化景观,蕴含着人类对居住地自然条件适应的智慧,承载着各具特色优秀的原生文化,是随着传统社会人们的生产与生活实践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寄托着先辈天人合一、耕读传家等美好愿望,凝结并彰显了传统乡民在道德情感、社会心理、风俗习惯、行为规范与方式、理想追求等方面的综合表达。山东地域这些凝结着传统栖居智慧的乡土聚落,以其独特的乡土景观环境、风情各异的民俗文化面孔和匠作技艺,构成了山东各地域完整的区域乡土文化遗产精髓和空间记忆。

       山东是中华民族古老文明发祥地之一,海岱之域、齐鲁之邦。奠定于先秦齐、鲁两国文化的齐鲁文化是山东文化特质、文化精神、文化传统的内核,是经两千余年而传承不息的历史文化精神。山东地理环境有三个突出的特征,一是在地势上中间高、四周低,全省地形以泰、沂、鲁、蒙山地为中心向四周降低。二是在地貌类型上丰富多样,平原面积较为广阔。其地貌类型分中山、低山、丘陵、山前倾斜地、山间谷地、山前平原、湖沼平原、滨海低地、滩涂、洼地等14种地貌类型。三是由于流水侵蚀、切割,使山地丘陵呈现高度的破碎状态,分割强烈,沟谷众多,被称为“破碎丘陵”。

       综观山东地域传统聚落现状资源的区系类型与空间格局,可以分为九大区系,包括分布于德州、聊城、滨州、东营市域的鲁西北黄河滩区土坯房传统聚落,泰安、淄博、济南(含莱芜)以及潍坊安丘市、青州市等区域的鲁中山区石头房传统聚落,淄博市博山区、淄川区为主要区域的陶瓷业缘传统聚落,临沂、枣庄、日照以及济宁曲阜市、邹城市、泗水县等区域的鲁南山区石头房传统聚落,菏泽巨野县、泰安东平县、济宁嘉祥县和梁山县等区域的鲁西南土坯房传统聚落,即墨市、平度市、昌邑市等区域的麦草土坯房传统聚落,以烟台、威海为核心的胶东丘陵地区石头房传统聚落,青岛、烟台滨海地区的滨海石头房传统聚落和以荣成市为核心的胶东海草房传统聚落。其间又由齐长城、大运河和胶济铁路三条与山东特色人文价值密切相关的三条文化遗产带串联。

▼山东聚落航拍图

烟墩角村

雄崖所故城

青山渔村

纱帽村

小迷魂阵村

常山庄村

       “十三五”国家重点图书、国家重大出版工程项目、国家出版基金项目“中国传统聚落保护研究丛书”近日已由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作为分册之一的《山东聚落》,由山东地域不同人文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入手,探讨山东传统聚落在选址择地、风貌格局、街巷排布等方面的特点;由传统聚落的空间构成单元——院落入手,探讨其在漫长的建造历史中所积累的空间构成手法与技巧;聚焦传统聚落的基本构成单位——建筑,介绍与其匠作特点和意匠精神所相对应的传统建筑营造技艺体系;根据山东传统聚落历时近十年的现状实地调研和历史文献资料,通过不同层次的分析研究,探讨了山东地域的传统聚落区域类型、栖居智慧与保护之道。


中国传统聚落保护研究丛书

山东聚落

随书附载视频资源

书名:中国传统聚落保护研究丛书   山东聚落

作者:高宜生、王代赟 等

征订号:36760

ISBN:978-7-112-26990-7

定价:278.00元

01

内容提要

       本书在对山东省传统聚落与民居深入调研的基础上进行系统梳理与分析研究,通过山东省历史演进变化、自然地理条件、社会人文环境、经济生产状况、栖居审美习俗、营建物质基础等聚落演化生成要素,剖析了山东省聚落格局与空间形态、典型风貌类型特征、民居建筑特色与乡村景观特点,系统总结出山东省各地区传统聚落价值构成要素与民众栖居智慧蕴含,提出了山东省传统聚落保护传承发展需求与实践要求。

02

作者简介

高宜生

       山东建筑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副教授,乡土文化遗产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执行主任,建筑文化遗产保护研究所所长,兼任全国文物保护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山东省古迹遗址协会副会长,山东省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

       主要研究方向与专长:主动研究建筑遗产保护人才培养模式与路径、方法,发起创办山东省内唯一、国内第三的建筑遗产保护本科专业特色方向。深耕我国古代建筑与传统聚落民居研究近20年,连续出版国家“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重点图书专著各1部,主持山东省“乡村记忆工程”总体规划1项,完成国家及省部级课题5项,制订传统村落与民居领域国标1项,省标3项,切实填补了我国传统聚落保护实操技术标准的空缺。持续开展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研究,带头组建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省文化与旅游重点实验室,打造跨校多学科“政学研产用”一体化团队。主持近代建筑遗产预防性保护国家重点示范工程1项,完成中国大运河(山东段)、元中都、城子崖等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实践20余项,获预防性保护领域文化保护传承关键技术应用省级奖励2项。

王代赟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学士,城乡规划工学硕士,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讲师,乡土文化遗产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研究员,文物保护工程责任设计师。主要从事文化遗产保护和城乡规划方面的研究、实践,参与完成文物保护规划、遗产保护管理规划、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和相关研究五十余项。

03

精美内页展示


齐鲁文明,赓续海岱——走进《山东聚落》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