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大力神变形记

2023-10-07 21:20 作者:danw15  | 我要投稿




        赫拉克勒斯(Herakles/Hercules)是希腊神话中最伟大的英雄,主神宙斯之子。

 

       希腊语“Herakles”(赫拉克勒斯)意为“赫拉的荣耀”(Glory of Hera)。赫拉(Hera)就是众神之王宙斯(Zeus)的妻子,她贵为天后,却生性好妒。而赫拉克勒斯则是宙斯和人间美女阿尔克墨涅(Alcmene)的私生子。

 

妒妇天后赫拉(Hera)


        “小三儿”生的孩子,为什么要冠以“大婆”的名字,叫“赫拉的荣耀”呢?

 

        原来,“小三儿”阿尔克墨涅由于害怕“大婆”赫拉,就把孩子放在篮子里,丢弃在野外。正巧赫拉与雅典娜路过这里,看见了漂亮的男婴。在狡猾的“长公主”雅典娜的哄骗下,赫拉给这孩子喂了奶。由于吸吮了天后的乳汁,沾了“仙气”,赫拉克勒斯就脱了凡胎,变得力大无比。雅典娜随即把孩子悄悄送回给他的生母抚养。“正宫娘娘”赫拉发现真相后十分忌恨,就派出两条大毒蛇来杀婴儿。不料吸取了赫拉力量的男婴轻易地捏死了大蛇。吃了天后的奶,就谁也奈何不了他了。(听着象宫斗戏?^v^)

 



        长大后,赫拉克勒斯成就了非凡伟业——他杀死了许多怪物,战胜了巨人,历尽艰险,成为希腊神话中最有名的大力神。

 

        但较少为人所知的是,后来,赫拉克勒斯在犍陀罗“被皈依佛门”,变成了佛陀的护法神——“金刚手”(vajirapāṇi)。


        这绝不是我瞎说:在犍陀罗艺术中,佛陀的身旁经常站立着一个身材魁梧、肌肉发达的“髭面”护法神,他腰围狮子皮,一手执标志性的大棒,一手高举金刚杵——在这个形象中,我们不难辨认出希腊神话中的大力神赫拉克勒斯。



        据研究,入主西北印度的希腊人后裔信佛后,就把大力神加持了,成了如来的护法神。我们不能责怪他们,因为中国人也干过类似的事:关羽不是也被封为伽蓝神了吗?

 

        希腊人崇尚艺术,长于写实风格,而古希腊宗教传统又偏重偶像崇拜。皈依佛教后,犍陀罗的希腊人后裔不仅创造出了最早的佛像,还将其万神殿(Pantheon)里的神祇加入了护法行列。

        

        犍陀罗佛像身边不仅有大力神,甚至还有阿佛洛狄忒(爱神)!

 

        据学者的研究,大力神赫拉克勒斯不仅是犍陀罗艺术中“金刚手”的灵感来源,也是后来佛教艺术中仁王、金刚力士、金刚手菩萨、哼哈二将的原型。

 

        如果我们仔细观察下面这一组大力神、金刚力士、仁王图片,会发现其造型元素的共同点和历史传承关系。虽然不是简单的模仿,但奈良东大寺的仁王身上无疑有古希腊赫拉克勒斯的影子。


左起:1、赫拉克勒斯雕像;2、Demetrius钱币上的赫拉克勒斯浮雕;3犍陀罗佛像旁的金刚手;4、日本东大寺的仁王雕像


        有人可能会提出不同意见,认为前面图象中的护法神只是取赫拉克勒斯的造型元素,他的真正身份应该是帝释(Sakka/Śakra)。

 

        在犍陀罗艺术中也可见到“三圣”造像:中间是佛陀,左边是梵天,右边是帝释。在巴利语佛经中,帝释是佛陀的弟子,也是最重要的护法神之一。“三圣”像中的帝释与赫拉克勒斯的造型有很大区别。

 

        佛经中也常提到“金刚手夜叉”。巴利语佛经中就常描述这样的场面:如果有人对佛陀提出的问题拒不回答,金刚手夜叉就会出现在空中;问到第三次还不回答,金刚手就会举起“燃燒的、灼熱的、熾熱的鐵金刚杵”,將他的头打裂成七片。

 

        日本著名学者水野弘元就认为这里的“金刚手夜叉”就是帝释。【注释】

 

        帝释无疑是“金刚手”形象的印度“正根儿”,希腊大力神只是请来临时客串的,类似“替身演员”啦。借希腊神话中的脚色演绎佛经故事,向相信“怪力乱神”的希腊人弘法,这也是一种“方便”吧?


        帝释与金刚手在中国佛教艺术中的形象是完全不同的。不知为什么,在中国,帝释常被描绘为女人的样子。在中国寺庙里,帝释天多被塑造为“男人女相”的少年帝王形象。在水陆画中,帝释天则被画成后妃“娘娘”的模样。

 

水陆画忉利帝释天王像


        看她这副“雍容阴柔”的样子,怕是举不起“金刚杵”啦。(^v^)


注释:

「金剛手夜叉」(vajirapāṇi yakkho)

觉音(Buddhaghoṣa)认为金刚手(Vajrapani)就是帝释(Sakka),菩提比丘和水野弘元等人也持同一观点。

参见:《长部注》Aṭṭhakathā Suttapiṭaka (aṭṭhakathā) Dīgha nikāya (aṭṭhakathā)

            Sīlakkhandhavagga-aṭṭhakathā

                3. Ambaṭṭhasuttavaṇṇanā

                    Dāsiputtavādavaṇṇanā

271.Vajiraṃ pāṇimhi assāti vajirapāṇi. Yakkhoti na yo vā so vā yakkho, sakko devarājāti veditabbo.


大力神变形记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