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陶宛呼吁抱团对抗中国,欧盟各国“忙于与中国做生意”

作者:刺客
所谓弱国无外交,立陶宛这个波罗的海国家不但弱小,而且非常可怜。作为美国欧洲战略的一个附庸,立陶宛只不过是大国竞争中的一枚棋子,长期被美国牵着鼻子走,即便面临大国惩罚也必须硬着头皮发起死亡冲锋。
前段时间,立陶宛政府在美国的指使下,允许台当局在设立所谓“台湾办事处”,因而遭到中国的猛烈反制。在中国宣布召回驻立陶宛大使之后,立陶宛驻华大使也被召回国。这就意味着,中立外交已陷入停滞状态。
立陶宛一个弹丸小国,居然对一个拥有14亿人口的大国发起挑衅,无异于是在自杀。尽管背后有西方在撑腰,但被推到反华最前线的立陶宛,还是感觉到胆战心惊,做梦都希望西方主子能够伸手拉一把。据观察者网4日报道称,立陶宛外长兰茨贝尔吉斯在日前的一份外交声明中,喊话欧盟和北约在对华问题上“合作”,并与印太及其他理念相同的伙伴协调对华政策。
显然,兰茨贝尔吉斯是在呼吁美国及其盟友抱团,为立陶宛的反华行动提供实质性支持。不过,立陶宛在西方的眼里所扮演的是什么样的角色,兰茨贝尔吉斯又不是不知道,却还妄图调动美国的所谓“民主联盟”力量,为立陶宛撑腰,无异于是在自取其辱。
为了引起西方主子的关注,日前,立陶宛驻华大使馆文化参赞伊万纳斯卡斯抱怨称:“立陶宛在中国的文化艺术活动自今年5月份起,就陆续遭取消或者暂停。考虑到中立关系的最新发展,双方已无法进行合作”。
显然,伊万纳斯卡斯试图通过“卖惨”,让西方主子关注立陶宛正在受到中国的“胁迫”,希望他们能够为立陶宛提供实质上的支持。不过,伊万纳斯卡斯的“悲惨”言论,根本就没有在西方引起任何的响应。美欧国家的主要企图,就是将立陶宛推到反华最新前线,至于这个弹丸小国会面临什么样的后果,似乎与他们没有多大关系。
所以,中立关系持续恶化,立陶宛所承受的代价,已不仅限于对华文化交流被叫停那么简单。日前,立陶宛当地媒体以“中国不再购买立陶宛商品”为题,宣称“有迹象表明,立陶宛农民正在因为失去相当一部分市场份额,而损失惨重”。据悉,被中国市场拒之门外的立陶宛商品,包括奶酪、木材和粮食等。
中国是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而立陶宛只是一个GDP仅数百亿美元的小国,中立两国每年总贸易额仅有十多亿欧元。如果双边贸易通道被切断,对中国来说几乎没有影响,但这对于立陶宛的出口贸易而言,则是一种无法承受的损失。
尤其是在立陶宛仍处于疫情暴发阶段、以及经济恢复遥遥无期的情况下,其对华出口通道受阻,无疑就是在给该国本来就不容乐观的经济形势雪上加霜。更要命的是,中国还是立陶宛抗疫物资的主要供应国,如果中国对其医疗物资或者疫苗实施出口限制,对立陶宛在抗击疫情方面,所造成的影响就可想而知了。
立陶宛因插手台海事务激怒中国而蒙受巨大经济损失,那些将它推到中国反制炮口下的美欧国家,却除了打电话为立陶宛撑腰打气外,根本就没有采取什么实质性行动。相反,欧盟日前还拒绝立陶宛提供1.5亿欧元修建边境墙的费用,让饱受非法移民之苦的立陶宛欲哭无泪。
立陶宛在西方眼里的地位,就跟乌克兰一样无足轻重。所以,当立陶宛真正与中国“接上火”的时候,美欧国家却集体选择装睡。对此,兰茨贝尔吉斯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无奈地表示:“倘若欧盟各成员国在对华政策上各走各路,而不是从27国整体角度出发,就会在很多领域遭遇失败”。
只可惜,现在遭遇失败的,不是欧盟其他成员国,而是立陶宛自己。欧盟虽然在口头上对立陶宛挑衅中国的行径“表示支持”,但欧盟各主要成员国目前都“忙于与中国做生意”,根本就没空去关注立陶宛的死活。所以说,立陶宛挑衅中国,获利的是美欧国家,但最终受损的却是它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