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社交恐惧症—— 森田之道

2023-01-18 11:58 作者:心理师王宇  | 我要投稿

  森田之道

  

     森田正马教授认为:神经症发生的基础是神经质,其表现是精神内向,内省力很强,有疑病倾向,对自己心身的活动状态及异常都很敏感过分注意、担心自己的心身健康,生存欲强,求全欲也强。他们经常把人们司空见惯了的正常生理反应或轻度不适感视为病态,精神过度紧张、忧心忡忡,久而久之,导致疾病。并于身心之间造成恶性循环,使病症愈演愈烈。

    神经质症状纯属主观问题,而非客观产物。它是由患者的疑病素质所引发的精神活动过程中的精神交互作用所致。注意力越是集中在这些“症状”上,感觉越敏锐,“症状”也就越严重,形成恶性循环。


    所谓“症状”,其实是来自于患者过于关注所谓的异常反应,又因为恐惧与注意力的固着与此,而产生的精神交互作用。最后,这种感觉就会变得敏锐起来,而这一敏锐的感觉又会进一步引发注意力固着于此,这样一来,感觉与注意彼此促进、交互作用,致使该不良感受越发强烈。

   另外,森田教授认为,有神经症的人是“完善主义者”,他们往往在欲求与现实之间,在“理应如此”和“事已如此”之间形成“思想矛盾”,并力图解决些现实无法解决的矛盾,对客观现实采取主观强求的态度,促使症状越来越严重。

    例如,一位男性患者,他的问题是每天都要照镜子看自己的眼睛和嘴巴是否正常,并且极其害怕别人的关注。这些问题起源于他看电视中领导讲话的时候嘴在不说话的时候是闭着的,而他突然意识到自己的嘴闭不严,从此他就对自己的嘴特别关注,担心被别人看成是奇怪的人。他整天都在想着这件事,结果晚上都焦虑的无法入睡。后来他又开始担心自己的眼神也是呆板的,所以每天出门前都要在镜子面前看自己的眼神是否不对劲。因此,他总是用余光去关注别人,但他又开始恐惧自己的余光会看异性的敏感部位或别人的包,让别人觉得他是流氓或小偷……



    社交恐惧的症状,比如,对视、余光、脸红、手抖等,如果追溯其起初,患者原本都是健康的人,只是由体验到了一些一般性的感觉或体验,又因为“完善欲”,而把一般人也会出现的感觉或体验当作病态的异常现象,从而引发了恐惧及预期不安。又由于精神交互作用,使这种感觉逐步加深,逐步强化固着,乃至成为长期的症状。

   具有神经质倾向的人求生欲望强烈,内省力强,将专注力指向某种不适上,这些不适就会越演越烈,形成恶性循环。森田疗法就是要打破这种精神交互作用,同时协调欲望和现实之间的对抗关系,主张顺应自然、为所当为。

    对此,森田正马谈到:我的神经质疗法,就是对疑病素质的情感施加陶冶,针对精神交互作用这一症状发展的机制,消除思想矛盾,并要顺应注意、情感等心理状态,按照患者的症状和体会,使之体验顺从自然的态度。这乃是一种根本性的自然疗法。


   打破精神交互作用,改善完美主义个性是治疗的关键。所以治疗不是战胜症状,而是从症状的形成机制了解症状成因,并体悟到自然非拙笨的人力可以改变,以顺应自然的心态缓解主观与客观的冲突,进而改变对症状的态度——从对抗,到接纳。   


社交恐惧症—— 森田之道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