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海军大型战舰介绍-衣阿华级(Iowa Class Battleship)
衣阿华级战列舰是美国海军的最后一级战列舰。因为嫌弃南达科他级战列舰吨位太小(标准排水量35000t),限制了性能的提高。土豪美帝于1938年5月确定了南达科他级后续4.5万吨级新型高速战列舰的设计方案——依阿华级。

依阿华级战列舰共是世界上舰体最长、主机功率最大、航速最高、最晚退役的战列舰。原计划建造6艘同级舰:依阿华号(BB61)、新泽西号(BB62)、密苏里号(BB63)、威斯康星号(BB64)、伊利诺伊号(BB65)、肯塔基号(BB66)。实际完工服役前四艘,后两艘因二战结束而停建。

船员:2700人(越南战争后为1800人)
标准排水量:44560t
满载排水量:55710t(改造后57256t)
长/宽/吃水:270.4m×32.92m×10m
装甲:主舷侧装甲307mm;装甲甲板121-147mm;主炮炮塔正面495mm,炮座295-43mm;指挥塔正面445mm。
武器装备:三联装Mk.7406毫米/50倍口径 9门;双联装127毫米/38倍径高平两用炮 20门;四联装博福斯40毫米高射炮 60-80门,厄利孔20毫米高射炮 50-60门;(冷战时期取消了博福斯与厄利孔,同时削减127炮,转为搭载32枚战斧巡航导弹和16枚鱼叉反舰导弹以及4座密集阵)
船载飞机:3架水上飞机(冷战时换为直升机)
动力装置:8座Babcock & Wilcox重油锅炉;4座Westinghouse蒸气涡轮机;输出功率212000马力;4轴 双舵
水面续航力:续航能力20150海里/14节,15900海里/17节,9600海里/25节
最高航速:33节

1942年8月27日首舰依阿华号下水,1943年3月22日服役,1943年11月运载美国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参加德黑兰会议。1944年,依阿华号移师太平洋并加入太平洋舰队,期间参与马绍尔战役、马里亚纳群岛战役、莱特湾海战等战役。
1942年12月7日新泽西号下水,1944年加入太平洋舰队,先是作为美国第五舰队司令雷蒙德·斯普鲁恩斯的旗舰,后在在莱特湾海战中担任第三舰队司令威廉·哈尔西的旗舰,炮击过硫磺岛、冲绳岛。
1943年12月7日威斯康星号下水,1944年4月16日服役,在切萨皮克湾完成海试并加入太平洋舰队,主要为盟军舰队提供强大的火力支援,参与过进攻日本的多次战役,炮击过日本本土。
1944年1月29日密苏里号下水,1944年6月11日服役,在纽约对开海域和切萨皮克湾完成海试并加入太平洋舰队。太平洋战争中参与过硫磺岛战役和冲绳战役,并炮击过本州岛和北海道。1945年9月2日,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日本无条件投降的签字仪式,在停泊于东京湾上的密苏里号主甲板上举行,该舰因而闻名于世。(退役数十年后还打过外星人,保卫了地球)
1949年,依阿华号、新泽西号、威斯康星号编入预备役,退居二线,密苏里号则象征性地保持现役。

二战后,衣阿华级参加了朝鲜战争,越南战争,海湾战争,历经数次退役与服役,可谓百战老兵。直至2006年3月17日,依阿华号、威斯康星号才被从现役军舰名单中除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