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9年战争之烽火多瑙河(九):埃伯斯贝格战役
简介
埃伯斯贝格战役爆发于1809年5月3日。 约翰·冯·希勒指挥下的奥地利左翼部队在特劳恩河的埃伯斯贝格坚守。 而由安德烈·马塞纳率领的法国部队发动了猛攻,越过一座坚固的550米长的桥梁,随后攻占了当地的城堡,从而迫使希勒退出了城市。 埃伯斯贝格现在位于林茨的南郊,位于特劳恩河的南岸。
在法军接连不断的取得阿本斯贝格和兰茨胡特的战斗胜利后,拿破仑成功率领主力将奥地利的主力部队切成了两部分,希勒中将于5月2日率领自己的三个左翼军团一起向东方撤退到林茨。奥地利人希望减缓法军部队向维也纳的前进。 5月3日上午,马塞纳元帅军团的领导人员在特劳恩河西岸压倒了希勒的后卫。在随后的奥军溃败中,第一支法国步兵旅趁势冲上了桥,继而进入了埃伯斯贝格的街道。此时,奥地利人部队与法军部队进行逐街逐屋的巷战。
为了避免被推进河里,法国人将整个部队全部投入了街头的战斗,其中以埃伯斯贝格城堡为关键位置。在马塞纳率领第2师发起了冲锋之后,法国人终于将奥地利人赶出了城堡。希勒不愿夺回该城市,命令其大炮部队将其放火烧毁。在随后的大火中,两军数百名受伤的士兵死亡。这场战斗和沉重的人员伤亡是根本就没有不必要的,因为希勒已经被另外一支穿越特劳恩河上游的法国部队包抄了侧翼

基本信息
爆发时间:1809年5月3日
爆发地点:奥地利,林茨附近
战役结局:法军胜利
交战双方:法国/奥地利帝国
双方指挥:安德烈·马塞纳/约翰·冯·希勒
双方兵力:22100人,40门火炮/22000人,80门火炮。
双方损失:3700人/8400余人

背景
在4月21日的阿本斯贝格和随后兰茨胡特战役中,法国军队的拿破仑一世对希勒率领的奥军部队进行了严厉的打击,并迫使奥地利人向东南方向撤离,被切断了与卡尔大公率领的主力部队之间的联系。 从19号到21号的短短三天时间中,希勒的第五还有第六军团就损失了12140人,十一门火炮还有328辆补给车辆。 到4月22日晚上的时候,他的部队已经从开战的时候的42,000人缩减已经从开战的时候的42000人缩减到了27000到28000了。

22日,拿破仑与主力部队一同向西北进军,在埃克米尔战役中击败卡尔大公。 希勒不知道主要部队已撤退到多瑙河以北,这个时候他却转头正面对阵追击力不足的部队。 在4月24日的诺伊马克特-圣维特战役中,他对让·巴蒂斯特·贝西埃尔元帅进行了一次迎头痛击。 得知卡尔遭受失败的消息之后,奥地利将军迅速命令自己的部队开始向东南方向撤退。 但是在4月24日,卡尔大公自己则是向将军发送了一条消息,命令他退守向林茨,在渡到多瑙河的北岸后和主力部队会合。 为了赶超并摧毁希勒的部队,拿破仑在他的敌人的身后先后派出了两支部队。 皇帝在沿因河上的帕绍北部路线上指挥达武元帅的第三军,马塞纳的第四军和多米尼克·旺达姆的第八军。 而让·拉纳的第二军和贝西埃尔的部队沿着萨尔察赫河上的博格豪森向南走。


4月26日,马塞纳第四军的克洛德-朱斯特-亚历山大-勒格朗将军在谢尔丁与由约瑟夫·冯·德多维奇率领的希勒的后卫发生了小规模的战斗,并占领了渡口的桥梁。 当天,马塞纳的另一个师占领了帕绍,俘虏了400名奥地利人。 同时,希勒享受着他从波希米亚很远的卡尔大公那里获得的独立指挥权。 此外,他与奥地利皇帝弗朗西斯一世也保持着轻松的交流,后者希望在战斗中发挥自己的影响力。 受到皇帝的鼓舞后,希勒提出了一项计划,于27日对马塞纳的部队试图进行反击,并命令埃曼纽尔·冯·舒斯特赫·赫维中将率领的部队实施该计划。 但是到头来这个计划一无所获,奥地利部队不得不继续向林茨撤退。

5月1日,勒格朗率领着1400人的前锋部队在里道和卡尔哈姆之间赶上了了舒斯特克的850人后卫部队。 巴登大公国的龙骑兵团发动了冲锋。 等到步兵开枪齐射之后,龙骑兵才向步兵方阵发动了冲锋。 在他们的指挥官贝克上尉被砍死之后,这个营的706名官兵尽皆选择放下了武器。 奥军基恩米亚将军的第8骠骑兵团两个中队被打死10人,受伤50人,被俘23人。 巴登人报告称仅有三人阵亡和十人受伤,尽管他们的大量马匹被杀死。 5月2日,克劳德·卡拉·圣西尔的先锋与卡萨兰扎公爵弗雷德里克·比安奇少将在埃弗丁东南3公里处的拉费尔菲尔德同样也爆发了战斗。 巴登龙骑报告损失了14人,而奥地利人自己报告没有损失。

放弃雷根斯堡后,查尔斯大公首先撤退到波西米亚边界的占姆,在那里他重组了军队。 他之后又从那里出发前往了捷克布杰约维采。 卡尔因担心拿破仑可能跟随他进入波西米亚,于5月3日写信给奥地利大公约翰,他计划在布杰约维采进行战斗。 直到5月6日,主力部队仍停留在该城市附近。 但是,在约翰·冯·克劳瑙中将和卡尔·威廉·冯·斯图特海姆少将的部队已经靠近了多瑙河北侧的林茨。

5月2日晚上,弗朗西斯皇帝离开林茨,渡过了多瑙河之后,赶紧就加入了他的兄弟卡尔大公的军队。 他向希勒发出指示,要求他依靠着埃伯斯贝格和兰巴赫的特劳恩河后面建立防御阵地,以延迟拿破仑的前进。 如果失败了,希勒可以捍卫更远东边的恩斯河防线。 希勒在兰巴赫附近派出了将军阿芒·冯·诺德曼少将的3,000人的旅,以保卫他的南翼。 弗朗西斯皇帝之后任命他的姐夫马克西米利安大公指挥维也纳守军,但大多数驻军训练不力。

5月2日,弗朗索瓦·约瑟夫·勒费弗尔元帅的巴伐利亚第七军团报告说,他们与耶拉契奇在萨尔茨堡南部的萨尔察赫河畔戈灵打了一仗。 贝西埃尔和他的骑兵,拉纳元帅与尼古拉·乌迪诺的第二军一个步兵师到达了特劳恩河附近的韦尔斯,发现桥梁已经被烧毁。 第三军的路易-樊尚-约瑟夫·勒布隆·德·圣伊莱尔将军,第四军的加布里埃尔·让·约瑟夫·莫利托和第三军的约瑟夫-洛朗·德蒙将军及其师在附近,拿破仑也已经到达兰巴赫。旺达姆的符腾堡人组织的第八军已经来到里道附近。 达武的第三军于5月3日到达帕绍,而拿破仑则命令玛丽·弗朗索瓦·鲁耶将军离开雷根斯堡,前往帕绍。 5月初,由弗雷德里克-亨利·瓦尔特将军指挥的拥有12,000名士兵的帝国卫队到达了因河畔布劳瑙附近。


战役打响
法军前锋部队和奥军的后卫部队进行的接火
5月3日早些时候,雅克-弗朗索瓦·马罗拉·马吕拉茨将军率领马塞纳的第四军骑兵师从埃塞丁附近出发了,继骑兵之后,依次是米歇尔-玛丽·克拉帕雷德,克劳德·勒格朗,卡拉·圣西尔和让·布代的步兵师。 法国骑兵在多尔宁遭遇了一只步兵小分队的袭击,后者位于阿尔科芬、林茨附近。 上午九点钟,专栏驶入林茨,向南开往埃伯斯贝格。
凌晨3点,希勒让他的士兵上路。他指挥基恩米亚的小型的第二后备军团在前面开路,而第五和第六军团的主力部队紧随其后。当天上午,由奥军部队指挥官比安奇、舒斯特赫、约瑟夫·拉德茨基少将和文森特率领希勒手上仅有的8个旅中的4个旅作为作为后卫。当希勒的车辆在桥上撤退时,奥军的马车在大桥上造成了堵塞。最终,混乱的士兵和马车一起挤过了桥梁,甚至比安奇在上午9:00时与杜卡第39步兵团和伊格纳斯·久洛伊第60步兵团一起挤过了河。
然而,舒斯特赫仍在西南部某处,因此文森特和拉德茨基在西岸集结兵力,为了接应自己的同伴们。文森特命令约瑟夫·霍夫迈斯特少将的旅的本乔夫斯基步兵团31团和普莱莱伊步兵团51团在他的指挥之下。他把一个营安置在克雷恩穆辰村,另五个营则是布置在了那里和沙林村之间。他用罗森贝格轻骑兵第6团来掩护步兵。拉德茨基有两个步兵营和六个骑兵中队,部署在文森特的左翼,观察舒斯特赫那边的动向。拉德茨基的旅包括格拉迪斯卡纳边境第8步兵团、梅尔韦特乌兰枪骑兵第1团和卡尔大公乌兰枪骑兵第3团。
舒斯特赫最终与基恩迈尔侯赛尔8团和奥托·霍恩菲尔德少将指挥的旅、克莱贝克第14步兵团和约迪斯第59步兵团会合到了一块,并开始过桥。上午10点左右,马吕拉茨的士兵在沙林村以北的树林中遭到奥军步兵的袭击。在等待步兵支援的同时,他在第一线部署了法国第3、第14、第19和第23猎骑兵团,在第二线部署了巴登轻龙骑兵、黑森大公国近卫枪骑兵团和符腾堡近卫枪骑兵团。很快,路易斯·雅克·科霍恩旅的将军出现了,在马塞纳的亲自指挥下,法军开始用刺刀冲锋进攻克雷恩穆辰村,科霍恩的旅包括第17、21、26和28轻步兵团,以及波河狙击兵与科西嘉狙击兵。

希勒吃午饭的时候,他的后防部队已被击溃
到了这个时候,罗森贝格轻骑兵已按照文森特的命令由大桥撤入进了城市。 村庄里面的奥军的守卫部队的士兵则是进行了一场艰苦的防御战,科霍恩的士兵将他们赶出了阵地。 在韦尔斯附近,贝西埃尔手下的希波吕特·皮雷将军率领着一个轻骑兵和另外一个猎骑兵团,袭击了正在掩护舒斯赫克撤退的拉德茨基,拉德斯基的战斗进行得十分的英勇和顽强,后来他因此获得了玛利亚·特蕾西亚军事十字勋章。 同时,霍夫迈斯特沿西岸的小溪部署下来了防线。但是随着法国步兵和骑兵开始发动的大规模进攻,他的努力终究是徒劳的。 看到情况十分的危急,文森特被迫下令撤退,不久奥地利人就在一片慌乱地撤过了桥。

上午11点左右,法国军队到达了长约550米(1800英尺)的大桥附近。两个穿棕色衣服的尖兵营的士兵在跑过桥梁之后,就冲进了城市西面的城门。奥地利炮兵使用猛烈的炮火覆盖了了这座桥,无论是友军还是敌人均死于非命,但它的炮火依旧无法阻止法军的前进。希勒参谋部的西姆布钦上尉已经准备好烧了这座桥,但那名军官并没有在现场下达放火的命令。希勒一直漫不经心地在埃伯斯堡城堡露台上吃午饭,他终于意识到了危险,开始发号施令。可是面对着法国的快速推进他的命令已经来不及了,一支乌兰枪骑兵中队借助着自己的马匹游过了河。一名奥地利参谋戴上了一个法国军人的帽子之后得以趁乱和敌军步兵一起跑进了城镇。费迪南德将军,布尔布纳·冯·利提兹伯爵成为一名俘虏,而霍夫迈斯特手下至少500名士兵,以及大批其他士兵投降或者被俘。舒斯特赫部队的克莱贝克团第二营连同他们的军旗一块被俘。不少士兵在试图游过因为积雪融化而上涨的河水时溺水身亡。

埃伯斯贝格市区里面的战斗
当天早上,基恩米亚的士兵到达埃伯斯贝格时,希勒就派他们前往了附近的阿斯滕。他在那座小镇以西的高地上布置了第五还有第六军团,而他们这个时候正在那里吃早餐。希勒迟来的派过来了三个营的维也纳志愿兵前来占领该城镇,又派了林德瑙第29步兵团的三个营驻守城堡,并派炮兵在城堡附近驻扎。在去城吃午饭之前,他没有下令加强任何防御工事。然而,埃伯斯贝格本身就是一个出色的防御阵地,北侧占主导地位的山顶城堡位于小镇后面,拥有两层楼高。科霍恩立即带领法军纵队开始包抄城堡的左翼,但守卫部队的后卫发动了猛烈的反抗,不仅仅对法军部队造成了严重的伤亡,而且还杀死了将军的马。他在镇上的其他部队也遭到了窗户和屋顶上坠落的致命的正在燃烧的建筑材料,而从高空上砸下来的无数奥地利炮弹还摧毁了街道。一名富有进取心的炮兵卡尔·伦克用他的大炮给法国人造成了严重损失,之后方才撤退,然后和高地上的炮兵部队会合。

克劳德·勒格朗的部队在危机期间抵达
克拉帕雷德将他的另外约瑟夫·马图林·菲德尔·莱苏伊尔和弗罗兰萨·菲卡捷将军率领的两个旅也投入了战斗。 莱苏伊尔指挥包括第27、39、59、69和76线步兵团,每个团都拥有4个步兵营,而菲卡捷领导的是第40、64、88、100和103线列步兵团。 这些部队由第19猎骑兵团和一支火炮部队所组成的的精锐部队所掩护。 马塞纳在西岸组织了拥有二十门火炮的炮兵阵地,以扑灭毁灭性的奥地利部队的炮火。 奥军部队从北部发动的一次反攻威胁着该镇上的法国部队,但到下午一点的时侯,莱苏伊尔的旅已占领了城中心市场,并试图突破城堡附近的敌人阵地。 莱苏伊尔的大队遭到重重阻击的时候,菲卡捷则率领三支纵队冲进了城堡,但遭到奥军击退。
保卫一处大公墓的两个维也纳志愿兵营最后用密集的火枪火力将法国步兵击退,然后还发动了刺刀反冲锋将敌人赶了回去。同时,剩下的一个营的志愿兵从小巷出来之后,由侧面和后方击溃了法国人。紧接着,这三个营的志愿兵在四个步兵营的增援下又冲入了城镇,并将法国人赶到了市场。第四和第五维也纳志愿兵营和林德瑙团也投入了这一次战斗。当他们向前推进时,他们俘虏了许多法国士兵,包括波河狙击兵的指挥官。法军立刻调过来了两门火炮发射葡萄弹,在逐户战斗中拼命地占领了市场。 马克西米利安·鲍姆加滕上校受伤,而另有两名法国上校被杀。奥地利的散兵和榴弹炮开始放火烧毁一些房屋,加剧了地狱般的气氛。当马塞纳无助地看着大火在遥远的河岸肆虐时,一些奥地利散兵也同时将这座桥的尽头烧毁了,但是一场意外的强劲的风却扑灭了火焰。

奥地利骑兵试图阻止法国人的进一步前进

在这个关键时刻,让·皮埃尔·蒲格上校的第26轻步兵团出现在勒格朗师长的面前。令人惊讶的是,蒲格让他的部队以最小的损失渡过了桥梁。柯霍恩出现了,命令道:“你要沿着这条街走到一个被敌人占领的城堡。”蒲格服从了命令,在走过一段距离之后,带领他的人离城堡不到40步远。这座城堡现在由约迪斯步兵团的士兵驻守,突然喷发出一连串的火枪子弹,密集的弹雨击毙了许多法国士兵。蒲格注意到,最致命的火力来自城堡大门上方的一扇有栅栏和环孔的窗户。他命令部下压制奥地利的枪炮火力,但是不到10分钟的时间,三名军官和53名装配着卡兵枪的士兵就倒在了地上。当奥地利人击落领先的散兵连时,蒲格的其他轻步兵部队排成纵队等待,无法开火。损失正在以惊人的速度在增加,普吉终于派来了一个名字叫盖约的中尉,他被称为一个优秀的射手。盖尤特进入了离致命窗口不到5米的地方,开始以最快的速度射击,子弹已经装好了。看到他,其他人也开始效仿这,窗户上的火力开始慢慢减弱。工兵冲上前去,开始在大门前挥舞斧头,而其他人则通过地窖进入了城堡,奋力想要砸烂城堡的墙壁。在工兵把城门砸烂不久之后,卫戍部队很快就被迫投降了。

由弗朗索瓦·罗克·莱德鲁·德·埃萨尔特将军领导的新增兵力,也就是第18线列步兵团进入了埃伯斯贝格。一个营将奥地利人赶建筑物,而另两个营向右转向,从侧翼将敌人击退。在半小时内,勒格朗占领了桥梁和城镇大门的安全。然而,随着法国人从城镇和城堡的东侧撤出,激烈的战斗继续进行。奥地利人顽强的坚守着自己位于高地的阵地,并且让骑兵发动了冲锋,把法国部队又逼退回了城镇。到此时,勒格朗的巴登骑兵旅已经抵达,由乔治·基斯特将军和哈兰特少将率领,由七个营的5500人奥军抵达。希勒下令他们榴弹炮和散兵烧毁城镇还没有点起火来的地区。下午4点以后,罗格朗和克拉帕德的步兵部队被大火切断了所有的增援力量,大火摧毁了四分之三的房屋。当埃伯斯贝格被烧毁时,希勒下令撤退。由于马吕拉茨的骑兵无法穿过街道,让法国人无法进行有效的追击。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为数不多的幸存建筑之一就是这座桥。

后续
奥地利承认566人阵亡,1713人受伤,2216人被俘,总计4495人伤亡。詹姆斯阿诺德指出,法军很少给出准确的伤亡数字,但是按照自己的估计,他们的损失超过4000人,其中包括700人被俘。戴维·霍林斯统计,奥地利损失8340人,法国士兵伤亡1.2万人。弗朗西斯洛雷佩特里说,奥地利损失2000人伤亡,加上2200人被俘。他指出,马塞纳报告的总损失为2800人,其中1800人死亡,这是一个不太可能的伤亡比例。其中,罗格朗报告损失701名士兵,其中只有23名来自巴登旅。佩特里写道,马塞纳声称自己得到了7000到8000名俘虏,而拿破仑则私下写信给拉纳,说有4000奥军被俘。
迪格比·史密斯说,法国伤亡3605人,奥地利人损失7200多人,其中4200人被俘。另一个消息来源称奥地利损失6000,法国损失3000。佩雷列出的法国总兵力为22100人和20门火炮,包括克拉帕雷德的8400人,罗格朗的10000人,马鲁拉兹的2500人,皮雷的1200人。他认为奥地利方拥有22000名士兵和70门火炮,还不包括基恩迈尔的4500名步兵和800名骑兵,希勒允许他们撤退了。史密斯估计法国有22000人和48门火炮。
马克西米利安大公匆忙放弃了维也纳
那天早上7点,拉纳手下的工兵在威尔斯重建了桥梁。拿破仑并不知道埃伯斯贝格发生了什么事,命令贝西埃尔元帅的骑兵和乌迪诺将军的步兵穿过新桥向斯太尔进军。与此同时,莫利托的部队正在从L兰巴赫到克雷姆斯明斯特的路上,在前往斯太尔的途上。当他的部队到达那里时,他们被命令前往到埃伯斯贝格。由于大风,该地区其他法国部队没有听到激烈战斗的枪炮声。
当拿那是靠近的。昏时分到达埃伯斯贝格时,他看到许多被烧死的伤员。尽管皇帝已经习惯了观看血腥的战场了,但他还是为那些四散在地上的烧成了黑炭的尸体感到了震惊。拿破仑知道这场战役是完全没有必要的,因为拉纳元帅已经从上游渡过了特劳恩河,这么一来就可以迫使希勒不经战斗就被迫撤退。皇帝选择没有批评马塞纳,故意少报损失。他明白在未来的战斗中,将领和军队的进取心和勇气是需要的,所以他颁发了奖品。由于他的英雄主义,盖尤特中尉被封为帝国男爵,并得到了一大笔钱。第二天,在第26轻步兵团的检阅中,拿破仑向蒲格上校公开支付了一笔高额的补贴。希勒从法军的手里溜走了,在撤退的过程中烧毁了每一座桥梁。
5月7日,奥地利人在多瑙河畔毛特恩附近渡到了多瑙河北岸,那是靠近多瑙河畔克雷姆斯的位置。而德多维奇手下的1万名士兵被命令撤退到南岸。
马克西米利安大公率领35000名士兵占领了维也纳,其中包括安德烈亚斯·奥雷利·冯·巴林洛夫率领的14个营总计6000名的维也纳民兵。还有8个正规步兵营、6个民军营和6个维也纳志愿兵营,由基恩米亚和康斯坦丁·吉利安·卡尔·德阿斯普里少少将指挥的第二后备军团的阿姆科普掷弹兵旅,以及诺德曼和约瑟夫将军、冯·梅斯科·德费尔斯库比尼男爵一同率领的4个步兵营和5个骑兵中队。5月11日晚,法国对维也纳的轰炸使马克西米利安感到很不安。大公于12日放弃了这座城市,带着大部分驻军撤到多瑙河北岸,烧毁了所有的桥梁。安德烈亚斯·奥雷利·冯·巴林洛夫被留下来投降,包括13名将军,180名军官和2000名士兵。法国人发现了一个军械箱,里面装着相当于今天450万美元价值的古尔登钱币和大量的食物、弹药和100门大炮,马克西米利安未能将其运走或摧毁。下一次的战斗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阿斯佩恩-埃斯林战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