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动物体形和鱼一样,却是爬行动物,生殖方式既是卵生也是胎生
不知道鱼龙为何物的朋友,初次看到鱼龙的照片,肯定会认为它是某一种鱼,因为这种动物和鱼实在太像了,先看图片:

然而鱼龙其实是一种爬行动物,是由陆地上又重新回到海里生活的动物,在漫长的时间进化中又变回了鱼的样子,其体型特征既像鲨鱼又像剑鱼,也有点儿像海豚,但是它的很多生理特征却是和爬行动物一样的。

古生物学家研究认为,鱼龙是一种生活在距今2.5亿到9000万年前的海栖爬行动物,它出现的时间比恐龙还早,消失的事情也比恐龙早2500万年。在三叠纪中期,最早进入到陆地上生活的一些还未被确定的爬行动物,由于某种原因又回到了海里,这类爬行动物逐渐演化为鱼龙,其演化过程类似今日可见的海豚和鲸类的演化过程。我们看如今的海豚和鲸类,他们和鱼笼最大的不同只体现在尾巴上,如今的海豚和鲸类的尾巴是横向生长的,而鱼龙是纵向生长的,和鲨鱼的尾巴十分相似。

鱼龙的嘴巴很长,其中有200多个牙齿,是一种肉食性动物,性凶猛,主要以海洋鱼类和其他无脊椎动物为食。

鱼龙的繁殖方式很奇特,我们知道爬行动物都是卵生的,所以雌性鱼龙也是会产卵的,但是如果在海中产卵,势必很难孵化,所以鱼龙选择了在雌雄交配之后,雌性鱼龙将卵留在体内,经过一段时间之后,鱼龙的卵就会在体内孵化,然后像胎生哺乳动物一样将孵化出的小鱼龙生产出来,这种生产方式通常被叫做卵胎生,很好地保证了鱼龙的成活率。

通过化石来看,鱼龙中的种类其实也很多,体型大小差别也很大,有些鱼龙身体十分渺小,体长只有一两米长,体重不足100公斤,但还有些鱼龙身体很大,可达二三十米,已知最大的一具鱼龙化石发现于1992年,长达23米,重量有四五十吨,虽然没有蓝鲸大,但是和一些抹香鲸和座头鲸差不多了,可以说是地球生命史上少有的大体型动物,随着这种动物化石的发现,也许会有更大个体的鱼龙化石出现,从而挑战鲸类的体型霸主地位。


我国古生物学家曾经在1972年于青藏高原喜马拉雅山的珠峰附近摄拉木海拔4800米的高山上发现鱼龙化石,长度可达16.5米,在鱼龙中体型仅次于沙尼龙,估计其体重30吨以上,后命名为“喜马拉雅鱼龙”,这是世界海拔最高的脊椎动物化石,证明该地区曾是一片汪洋大海。


在青藏高原之外,我国安徽巢湖马家山地区也发现了鱼龙化石,如柔腕短吻龙、小头刚体龙,上个月(2019年9月)还发现了鱼龙类新种:“短腿巢湖龙”,生存在距今2.3亿年前,其体型并不大,体长约0.7~1.7米,重量或在3~15公斤,是已知恐龙种类中最小的一类。另外,我国的贵州、云南、湖北、广西等地也都有鱼龙化石出土。
